superxc wrote:是的,它的usb只能(恕刪) 預算先決,買預算內值得購買的至於什麼叫做「值得購買的(音響器材)」,大致有:有一條路,很笨!到處除錯,從除錯中修正,跌跌撞撞摸索找到自己的路第二條路,很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網路世界裡【抽絲剝繭】減少除錯次數,進而領悟正確而又屬於自己的路最後一條路,當個懶漢!人云亦云。但這條路永遠無法擺脫兩光嫌疑
pcman2004 wrote:英文苦手請問這兩個設(恕刪) 近年音響器材快速電腦化,產品複雜程度套句老音響迷用語「有如過江之鯽」;這款沒用過也沒見過;不過按韯圖畫面以經驗研判應該是指「輸出」調整,左邊是「音量控制」右上、下分別為音訊解析度bit/kHz調整選擇。一般狀況「標明廠牌型號」上網找規格會比較有效率,否則沒有實際使用﹙操作﹚經驗,靠「韯圖」又不知前後動作,多少需要運氣猜測,不見得能提供正確資訊。給您參考了!
pcman2004 wrote:英文苦手請問這兩個設(恕刪) buffer size , 因為收集齊了, 才會丟一個封包..設小一些, 延遲會比較小... 但比較吃資源, 吃頻寬.. 同樣的資料量 中斷多, 封包多.設大一點, 延遲會比較大..只是播放, Latency 即使到了 10ms, 也幾乎無感, 也看不太出來 影音不同步..https://www.google.com/search?q=ASIO+buffer+size&lr=lang_zh-CN|lang_zh-TW
如果,只是個人使用,玩玩電動。那麼,其是買個入門的TEAC UD 301,就很夠用了。但如果真的講究音質,音樂性。那麼花個幾萬元,買個TEAC UD505、Audiolab M-DAC + 、甚至CAMBRIDGE AUDIO CXN V2 、NAD C658、這類的音響,一般人1、2個月薪水買的動,也還不算HI -END。但有沒有必要,真的是考量你的預算。畢竟發燒友,幾萬元的DAC,不會只是拿來當電腦喇叭的解碼器。而且,當成電腦喇叭,又不是音樂專業工作者,有沒有這必要。建議評估評估。如有預算考量。又不是專業玩家。一般入門DAC,RCA轉XLR也是勘用。但這組監聽器其實,還是偏音樂專業用的。如果,你是音樂工作者,建議買一組可以錄音、播放的混音嚴。可能比較適合。例如,Yamaha AG03、Steinberg UR22C這類的,可能比較好。我不是音樂工作者,所以,這東西無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