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樹莓派DAC接環擴解碼疑問 (尚未入坑的新人)

這幾天思考要不要把我的經驗在這裡做個報告, 因為只是個人粗淺的經驗, 不一定是個客觀的事實, 但是覺得取之於本版, 當回饋於本版, 還是覺得應該把我的使用經驗分享給各位網友.

結論先報告: 同軸版(80分)>電視盒Airplay(70分)>DAC版(60分) (個人感覺罷了), 主要聽人聲和爵士, 音源Tidal Master.

之前有報告, 原本是Airplay給電視盒>>3.5mm Spdif 轉同軸>>環擴同軸輸入. 後來陸續買了對岸少*音響賣的兩片擴展板, 一片是PiFi Digi+, 另一片TDA1387 DAC RCA. 原先是買PiFi Digi+, 聽了覺得有改善後, 想說DAC板應該會更好,結果卻失望了.

用 PiFi Digi>>同軸環擴同軸輸入, 感覺聲音最開闊, airplay次之, DAC板>> RCA輸入給環擴, 出來的聲音感覺是悶悶的. 我都是環擴播放設定為Direct. 有嘗試聽交響樂, 這時感覺DAC板的聲音好像變複雜了些, 不知是錯覺還是這塊板子的效果.

總之, 個人的經驗, 受限於我的設備, 和接觸音樂的侷限性, 不代表實際狀況. 以上忠實呈現. 另, 有圖有真相, 附上
eri.chen_tw wrote:
這幾天思考要不要把我(恕刪)


一開始不就提醒你,spdif出去就好了不是嗎,

為什麼您會覺得類比輸出會更好 ?????

一塊DAC大抵就是 拆分解碼 數位濾波 OP 三步驟
前面兩步驟先不談,光OP這一塊就很有學問,您怎能要求一塊玩具般貧瘠的用料
能給你什麼驚喜,這些套件設計初衷都只是功能性的擴充,那阮囊羞澀的你又怎麼把花錢搞成學術研討呢.....
再者你環擴有direct模式的話,肯定都是能雙D解碼誕生後的機種了,所有的類比輸入
絕對先經過 A/D 一次 ,不然無法做音量調控。

故 1387 D/A ----> 環擴 A/D-----環擴主控音量IC-------> 環擴 D/A .... (當然變因音量調控可以捨去)
其結果可想而知
=================================
那 AIRPLAY 怎麼說呢,就是比SRC還要SRC ,內部不但強制弄成41/48K取樣,也轉譯成
ALAC/AAC多做一堆無謂的動作是導致衰聲主因,當初這樣的產品規劃理由我不清楚,可能為
了帝業,可能為了版權,我也沒興趣知道.
570 wrote:
一開始不就提醒你,spdif...(恕刪)


謝謝大大的說明, 之前在此Po文, 其實心中就有疑問, 環擴的數位類比是如何運作的, 所以才會有陸續地發問. 因為身邊的兩位摯友也有串流撥放的需求, 所以最後決定買來試看看, 不會浪費這些採購滴. 倒是大大的說明, 又讓我增長了一些知識
eri.chen_tw wrote:
謝謝大大的說明, 之(恕刪)


感謝分享
DAC卡我真的沒玩過,所以沒給建議
但個人認為,現代音響系統
有好的、多功能數位輸入的DAC前級
除方便外
對各來源訊源都能有效提升音質
是蠻重要的獨立設備
也能減少重複投資如訊源含DAC、一體機或DAC含擴大機
這些費用
建構系統也不會綁手綁腳,中間有落差

另幾百塊的hifi digi+光纖同軸不錯用了
幾千塊的allo我也有買,太犀利聽不習慣
收到櫃子沒拿出來過了..
eri.chen_tw wrote:
這幾天思考要不要把我(恕刪)


您這兩塊,看那 RCA 座及震盪晶體,應該算是同規格裏,最貴的版本.
clwu5724 wrote:
您這兩塊,看那 RC...(恕刪)
大大的眼力好,因為朋友有需求,所以就買最貴的版本。至於那是什麼,或有啥功能,我是不知的。
eri.chen_tw wrote:
大大的眼力好,因為朋(恕刪)


右上角那塊,電感,電容很講究,雖然它只有 RCA 模擬輸出,

但感覺就是比較用心,或說小細節都有處理.

右下角那塊,只有同軸與光纖, 板子上看來稀疏,但它真的只要這樣就可以了.

這塊把它當作是一台 DAC, 每台 DAC 都表現有些差異.

右上角那塊,如果還能換 OP, 還可以玩 ...............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