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請問加上前級是升級還是浪費錢呢?

steventsao.tw wrote:
是 Aries 還是(恕刪)


您好, 是altair g1
u811038 wrote:
您好, 是altai...(恕刪)

參考別人寫的,應該沒問題

AURALiC為牽牛星G1全新設計了模擬音頻放大模塊,相比前代更加強大的控制和放大能力讓AURALiC ALTAIR G1的前級放大和耳機放大水準都有了巨大的提升。我嘗試將其直接接駁Neumman KH120A主動音箱使用,AURALiC ALTAIR G1的前級輸出電平較高,整體控制力和聲音能量感都是可圈可點的水準,如果說讓它去PK我的AudioNote M10簽名版這種頂級前級放大器是不太現實的,但與我手中的Schiit Freya+前級相比,在聲音細節方面擁有碾壓般的優勢。

原文網址:https://71a.xyz/JJdW80
浪費錢

打開CD,打開DAC,打開前級,打開後級
這麼多動作.好像宗教儀軌.....

存在過多的幻想期待很正常.多逛逛音響展就幻滅了.
u811038 wrote:
您好, 是altair g1



這台等級不錯, 台幣大概至少十萬吧? 另外輸出電平有4.5V, 用來當成前級的功能是夠了.

只是如果你再加上二十萬元等級的Accuphase或McInotsh等前級會不會音質更精進? 那你要自己去聽, 沒什麼正確答案.

不過上面兩牌前級的XLR輸出電平最高各是7V與8V. 以我個人的經驗, 有時後級接收到較大電平訊號時, 表現會突然突飛猛進, 會有本來200瓦輸出好像升級到300瓦輸出的解放錯覺, 這不是單單只是把音量調高一點就有同樣感覺的.
Monte920 wrote:
這台等級不錯, 台幣...(恕刪)


你要不要先確認一下你的後級在 前級輸出 幾 V 時 就已經全輸出了?
我也是用 Marantz 30n 直接接後級,雖然聲音不差,但多少也有相同的疑問,現在看了大家的回答,幫助不少,謝謝。
steventsao.tw wrote:
你要不要先確認一下你的後級在 前級輸出 幾 V 時 就已經全輸出了?


數字的東西不容易解釋. 我只說實際例子.

之前我用PM11S3(綜擴,當年也是台幣15~20萬等級)當前級, 用Preout接Emotiva當後級. 後來換上McIntosh C2600當前級. 這兩台音底不太一樣, 這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除此以外, 我兩台都把它調到音量差不多時(有用iPhone 的dB app稍做確認), C2600的動態就是明顯較強, 那種感覺就好像C2600搔到Emotiva後級的癢處, 讓Emotiva後級工作時盡情奔放,聽起來舒暢許多. 而PM11S3當前級就是有點那麼放不太開,讓Emotiva表現得比較拘謹, 雖然音量是絕對足夠的. (或許是電晶體與真空管的差別?) 至於我另一台Marantz HD-DAC也是DAC/Digital Preamp, 本身也有音量調整, 直接接上後級雖然音量可以調到夠, 然而音底與動態就是不足, 要透過前級才好很多.

所以兩台不同前級的機器表現就相差了不少, 更何況這些所謂DAC/Preamp的Preamp部分都是所謂的Digital Preamp, 音量的調整是往下調,而非往上調, 那種音底以及動態的感覺還是會有很大的差別. 還是要自己去接不同的前級來聽才能親自體會. 聽了之後每個人的體會也許不同, 但至少先聽才能決定會不會浪費錢, 畢竟現在市面上比較像樣的前級機器都是要十幾萬以上的.
1. 負回授多, 系統穩定, 但聲音較不活潑, 用料可以比較差
負回授少, 系統較不穩定, 但聲音較活潑, 用料必須挑過
2. Marantz HD-DAC 當純粹訊源時, 音量應該算全開吧, 也代表了 不會丟失 bit, 這不就是你說的數位音控的問題嗎 ?


Monte920 wrote:
之前我用PM11S3(綜擴,當年也是台幣15~20萬等級)當前級, 用Preout接Emotiva當後級. 後來換上McIntosh C2600當前級. 這兩台音底不太一樣, 這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除此以外, 我兩台都把它調到音量差不多時(有用iPhone 的dB app稍做確認), C2600的動態就是明顯較強, 那種感覺就好像C2600搔到Emotiva後級的癢處, 讓Emotiva後級工作時盡情奔放,聽起來舒暢許多. 而PM11S3當前級就是有點那麼放不太開,讓Emotiva表現得比較拘謹, 雖然音量是絕對足夠的. (或許是電晶體與真空管的差別?) 至於我另一台Marantz HD-DAC也是DAC/Digital Preamp, 本身也有音量調整, 直接接上後級雖然音量可以調到夠, 然而音底與動態就是不足, 要透過前級才好很多.
來說說個人看法!
前級在系統中有如「水塔」般的調和功能,一般用戶當然可以不用,但是管線末端等壓力不足戶或是要享受大水壓洗澡樂趣…就必須使用,這個「調和」內容包含訊號質與量、電流、電壓…。
就以Accuphase或McInotsh為例,打開上蓋﹙McInotsh外部即可目視﹚,那顆碩大無比的變壓器首先映入眼簾,論體積、重量遠勝過市面絕大多數的DAC機,就連大大小小電容都有嚇人陣仗,如此種種為的是提供迅速、足量且乾淨的「電」﹙電腦音效卡 vs DAC最大差正是電,同理﹚;再看內部線路,四﹙六﹚組一模模一樣樣,整整齊齊左右對襯的平衡設計﹙McInotsh雖不是全平衡﹚,用來處理、傳遞高傳真訊號,這樣美的像巴洛克藝術,光是視覺就讓人心曠神怡,更何況是開機聽音樂,回頭看各類訊源訊號處理單元,鮮少大於它的1/8,雖然大不一定就是好,但足以代表它用盡心力和方法維護好聲音,是吧!
音響系統講求的是「均衡搭配」,以白話易懂說法表達,就是採計「最低分」,量化舉例:訊源﹙黑膠﹚75分→擴大機95分→喇叭85分,聽到的不是三者總和平均的85分,而是最低的75分﹙訊號損失的是回不來的,失真好不好聽又是另個話題﹚!所以,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75分訊源有必要用95分的﹙前級﹚擴大機嗎﹙最直接最關鍵的就是錢,雖然討厭開口閉口都是錢﹚?」,當然,有計晝升級不在此限。
總之,前級不是問題,如何發揮前級效能﹙有無需求﹚才是問題。
以上個人看法,見笑了。
bbchen07 wrote:
浪費錢

打開CD,打開DAC,打開前級,打開後級
這麼多動作.好像宗教儀軌.....


認同+1

【後級 POWER AMP】多數預設
前端0.775V就可以全功率輸出(以最大增益設計輸出)
許多年前CDP的標準輸出就有 2Vrms,已經完全夠用了
因此【前級】後來偏向功能性,還有心理作用
請搜尋:2024年 音響規格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