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傳聞ONKYO JP申請破產重整, 將從東京證交所下市

這是日本品牌的困境,也是中國漂白成國際品牌的捷徑
這種例子太多
幾年前買的636用不到一年就出問題了,只剩影像沒有聲音,送修還花了3個月的時間。
現在環擴我只會選Pioneer或Denon,聲音也比Onkyo好,只能說一間企業出現經營危機都事出有因。
Monte920 wrote:
至於Onkyo美國的資產我看到的是賣給Klipsch啊(去年八月的消息), 我沒看到賣給D+M的消息.
https://www.audioholics.com/editorials/onkyo-usa-distribution-klipsch
日本音響業界專做音響本業還在苦撐的大概就只剩下D+M集團.


這就不太清楚, 目前Onkyo USA網寫出售給DM和polk audio,,, 可能切割出售有什麼細節

以集團營市佔率而言, DM(含子品牌)曾一直是世界最大的 AV設備供應商(現在多大不曉得)
D&M 和 Harman Group某種程度上把世界劃為二大集團,Denon Marantz後來又加入一間Polk audio, 然後改名為SoundUnited (聲音聯合國?)...

當年DM、Harman陸續出售, 鴻海華碩沒有趁機買下, 現在看來真是可惜......
過去5~6年音樂視聽產業超級成長期,品牌台商少了一個快速跨入的機會....

例如汽車市場..
真是有趣的創意商品~
tosca0222 wrote:
最近有出Onkyo的扭蛋
真的是 只能回憶了XD
當年不懂事出差Harman拿到名片時,翻到背後還以為是代理商代理了一堆大廠牌。
後來同事偷偷跟我說,這些就都是Harman集團的旗下廠牌。馬上肅然起敬

不過話說若被Asus買下應該只會耽誤到對方
僅對討論中與Gibson有關的部分提出我個人知道的資訊。
sbx700a wrote:
吉他生產線大舉搬到○國, 一瞬間市場上充斥滿滿的仿冒gibson.

sbx700a wrote:
說真的,洩漏產品機密才是最可怕,當年Gibson到○國生產吉他,淘寶馬上出現一堆Gibson吉他高仿A貨,youtube上大概100萬個影片抱怨仿冒品說不定是真的外流品,,,整個品牌價值一口氣爛掉, 官方完全不處理,, 競爭對手Fender沒做什麼事就贏了....

Gibson很早就在對岸設廠,仿冒品跟設廠沒有正相關,
Youtube上會有抱怨仿冒品的起源是eBay開始興盛、跨國交易變得容易後,這至少都有二十幾年了。

至於Fender也有在對岸設廠,並推出Made In China系列的Modern Player系列,
沒有甚麼人抱怨仿冒品的原因大概是Fender用戶本來喜歡自己找零件來組Partscaster吧..

題外話、仿冒琴最早可以追朔到七零年代的日本,當年日本舉國做假琴,
做到Gibson跟Fender都跨海去告但幾乎是敗訴居多,
最後兩家廠商被迫選擇跟仿冒廠商合作代工、或合資設立子公司。
而這些仿冒廠商中最勵志者就屬"Fujigen 富士弦"了,
從70年代開始搞假琴、搞到Gibson跟Fender都找它代工,還一度成為Fender大股東,權掌Fender墨西哥廠跟其子品牌Squier,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搞假琴也是可以很風光~
但泡沫經濟加上近年吉他市場沒有以往熱絡,Fujigen現在有將近七成的營收是來自Toyota的車內木飾板。

順帶一提、日本現在還是很多仿Gibson跟Fender的假琴,而且價格至少都是3000美金起跳,
但在日本有分公司的Gibson與Fender卻沒有任何法律動作,
這是因為除了之前訴訟幾乎沒有勝訴外、現在日本市場仍是這兩家廠商非常大的顧客之故,
所以這兩家雖然仍在世界各地興訟抓仿冒卻獨漏日本的理由就在這裡。

-------------------------------------------------------------------------------------------------------

Monte920 wrote:
Gibson的老闆本來就怪怪的, 他還曾為吉他鋌而走險進口非洲名貴但被公令禁止的木材, 而被FBI登門調查的事件.

Gibson被FBI抄過兩次,2009年是涉嫌進口馬達加斯加的黑檀,2011年是印度的玫瑰木跟黑檀。
2009那次是因為與環保相關的雷斯法案在2008年修改,原本沒問題的原木砍伐搬運logging變成違法,
但像Gibson這種木材用量大到有大型倉庫放原木的廠商無法避免會有好幾年前的庫存,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Gibson是被害者。
事件最後Gibson以繳交30萬美元罰鍰告終。
https://jp.reuters.com/article/entertainmentNews/idJPTYE87603420120807

2011完全就是被陰了,因為從印度進口的木材符合印度的輸出規範,Gibson進口十幾年都沒有出過問題,
但是因為"美國政府"突然要求這些木材必須在印度境內由印度人完成加工才符合新的法規...
所以FBI又去抄了,
這個事件直接影響到後面一年Gibosn的產品規格,讓Gibson被迫拿烤過的楓木混充玫瑰木來弭補產量的不足。
https://www.science20.com/science_20/gibson_guitars_and_lacey_act_misused-82210

===============================================================

Gibson基本上在樂器界惡名昭彰,除了一天到晚告人仿冒但卻幾乎沒有贏過外,
另外就是他們買過的品牌除了Epiphone外其他幾乎都呈現放生狀態,被Gibson染指過的品牌幾乎宣告死刑。
這種買後不理行為早從80~90年代就開始了...
Onkyo這次下市是繼老牌錄音軟體Sonar被Gibson搞倒後再次證明Gibson搞破壞的本領。
不過當年日本人泡沫經濟大肆收購海外品牌讓那些老外恨得牙癢癢,
現在只能說風水輪流轉,輪到自己被搞垮。
就過去合作的經歷而言,我覺得傳統音響廠商衰弱的困境不是電子大廠可以介入挽回的。

即便拿新興品牌舉例好了,就算Devialet,Blusound或Lumin是鴻海或華碩子公司,大家怎樣想?

就投資者角度,根本看不上啊

這是利基市場,適合合作的對象反而是專做利基市場的品牌。

不門當戶對,只是苦了雙方。
年初Tiffany沒人要的時候,如果被ASUS揀去,大家又怎樣想
使用中,有圖有真相(Nakamichi+Onkyo ⋯⋯⋯)
下市仍會持續經營是指產品還是一樣會出來嗎?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