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賓 wrote:桃園的音響店不多,我...(恕刪) 百貨公司裏的集雅社就有實機可以看和聽了!其實版上發燒友都很熱心建議,但買音響和買車很像,除了比較規格、價錢外,最重要的是現場試聽與試開,才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
法賓 wrote:Dynaudio 我認為樓主要先選定組合方式,這個部分是大家比較難給你建議的,例如大大是傾向一次到位,我會建議選項三,我和六樓一樣推薦Dynaudio的主動式喇叭。如果大大是要開啟玩音響的不歸路,那就要考慮預算分配,或是認真考慮賣掉台積電
我之前預算比你低一點因為要連電視一起接所以後來是用Onkyo TX8270+Klipsch RP-150M剩下的都花在空間比較多(有獨立一間)如果現在再選一次同你預算的話,我會考慮用方案一RME ADI-2 DAC+Yamaha HS8之類的組合在音樂上表現應該會更好因為你都已經有其他裝置了所以比較不需要考慮整合性
Volf wrote:百貨公司裏的集雅社就(恕刪) 謝謝,我會找時間去新光三越看看。桃園市區有兩家音響公司蠻靠近的,可以一起去瞧瞧。以前在台北,正在接觸攝影的時候經常去博愛路、漢口街,有時候會繞道開封街去逛逛,後來卻是在音悅音響買了喇叭。wenyu0617 wrote:我認為樓主要先選定組...(恕刪) 我的確是想一次到位的,我以前的兩聲道系統很簡單,一對MbQuart的書架喇叭(西德製、可惜箱體受潮)、馬蘭士的入門綜擴(一個喇叭端子裡頭斷了個香蕉插)和NAD的舊款CD機(二手的、會挑片),因為搬家的關係,這套小系統就一起丟了。我現在對音響的需求是簡單就好,閒來無事或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泡個茶或喝點酒,聽聽熟悉的歌或是樂曲,或許還一邊看點書,這樣就夠了。說實話,我歷年來買書的錢大概可以買兩張台積電,但現在大部分都成磚頭,簡單說、我已經不想再為身外之物這個慾壑填太多東西啦。無論如何,還是感謝各位先進的指導喔!
現代人無論心理或生活空間…其實是被束縛的,「視聽」擺設多數不是錢的問題,而是空間動線的順暢否,所以建議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比較實際。大尺拍的多,硬碟空間需求自然大﹙PENTAX懂的﹚,哦!搞錯了,是空間大自然是擴大機+被動喇叭…等等機絲擺好擺滿;有適度迴旋空間,就考慮DAC+主動喇叭也不失「玩音響」樂趣;如屬工業極簡風,那非內建特異功能的主動喇叭莫屬;方向確定再來嚴選商品應該會比較有效率。
wenyu0617 wrote:那還考慮什麼,板凳已(恕刪) 一時忍不住手刀下單了,從大陸淘寶下訂了一對,反正都是大陸製,沒差。入手價格嚇死人,不計大陸到臺灣的運費或是關稅(不知道會不會被課),只有臺灣定價的一半!水貨商大概賣四萬七,不知道我有沒有小賺,哈哈。家裡頭原先有一條光纖線不知為何找不到,應該隨便買沒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