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偷偷問] 不同世代的差異

Brian 168 wrote:
聲音的技術,並沒有什麼跳躍式進步。
只有不斷優化及消費者口味的變化。
我不會比喻是汽車或電腦,
用人體當界面,跟煮菜比較像。
一個是聽覺,一個是味覺。
在20年之間 視覺技術的進步大於聽覺。

音響普及的障礙在於以往網路不發達。
以往不如現在可以討論,訊息容易片面。
在80~90年代,機器壽命跟價值
會遠高於現在家電消耗品,用電視比喻
現在的液晶電視壽命在以往陰極管電視
是無法想象的短,價格約是同等。

回來講音響擴大機與喇叭,一般概念
可用10~20年壽命,相對現在家電
變消費品,大約3~5年,甚至日本系家電
原本設定5~7年堪用(零件選用成本不同)

用現在做擴大機來看,要從5~7年堪用零件
挑出可以堪用10年,用在機器上。
比以往從7~10年堪用零件,挑零件
做堪用10~20年機器的難度高。

聽音樂的口味,從電子合成音樂以來,
就已經有不同口味族群。
用比喻説,泡麵跟傳統煮麵,口味不同。
牛肉麵泡麵跟知名的牛肉麵,還是不一樣。


以前人普遍沒有那麼多的娛樂預算,加上資訊不對稱,
多數人就算有錢也未必真正聽過好聲音,
反倒是拜科技之賜,越來越多消費性商品的音質反而都有不差的表現。
至於機器容不容易壞跟結構設計複雜或是簡單比較有直接關聯,跟年代沒有什麼關係。

映像管電視比較經久耐用,液晶電視壽命比較短這也是迷思,
以前映像管電視壞掉大多能走維修,
現在液晶電視壞掉,多半說成不能修要消費者直接換新,不見得映像管時代比較經久耐用,
那個年代很多家庭的電視用到報銷為止,修上個一兩次都是十分常見的事,
還有液晶電視跟映像管價格也沒有同等,現在一台好的32吋電腦螢幕也要好幾萬塊。
也不一定,我的擴大機50多歲,落地喇叭也30歲。我覺得聲音都很好,比現代的環擴好聽。

不過我覺得看你是要聽音樂還是玩音響,追求的是不一樣的東西。如果是聽音樂,組一套自己聽了喜歡的就好,然後就別隨便去聽別人的音響。 如果是玩音響那就看口袋多深,坑就有多深。
Kaiserschnitt wrote:
以前人普遍沒有那麼多(恕刪)


可以去看看,留聲機到黑膠唱片的主要銷售,
是給有閒錢的人,還是純粹的一般家庭消費。
音樂的廣泛普及,依照本人所知是收音機開始。
資訊不對稱,對於好音樂跟取得好音樂的方法,
確實有侷限性。

機器的壽命跟設計,等你自己驗收手上的貨。
多說無益,網路不能解決這種事。

映像管電視與液晶電視的差別,不用爭論。
實際使用經驗就是液晶電視壽命較短。
這是經過眾人實證,原因有很多,
不過不是這一篇討論主軸。

電腦顯示器與電視看的是產品規格及定位,
要討論其中差別,請自己做好功課,
否則被引文的人,回答無意義內容,
也是辛苦。

映像管電視有買過的人就知道,
當時在約1萬元~數萬元,無法考慮
通貨膨脹,只看一般家庭收入,
就知道現在電視一樣考慮家庭收入
設計銷售產品價格,沒什麼不好懂。
樓主聽到的差異,未必是「世代」的差異。問題先入為主鎖定在這裡很難得到正解。
也許他只是擺位擺得好
我年輕的時候用的音響比較便宜,訊源主要是黑膠,聆聽空間也比較差, 回想起來, 我自己以前的音響效果絕對比不上現在. 但奇怪的是,對音樂的感動卻沒有特別的變化,有時候覺得以前年輕時聽音樂的感動也許更強一些.

但世代的差異很多只是靠記憶,這是完全不準的. 除非自己有機會把古董音響同樣搬到自己的客廳跟現在自己現代的音響作AB比較,否則大部分的評論都是靠古老的記憶,這根本就不準.
關於世代差異,當然存在

但我這裡提醒一下,世代差異的比較還是要蘋果比蘋果,而不是蘋果比南瓜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
1. 同樣體積的喇叭,相差20年的技術,解析度會讓你感覺差很多
2. 同樣體積的擴大機,相差20年的技術,推力會讓你感覺差很多

材質進步和推力進步,可以再小體積下做出更大的發揮
但....這不表示上古神獸會輸給新出的小喇叭

例如B&W鸚鵡螺搭4個Krell旗艦擴大機
就算是2000年的組合 (更早的就別提了),你現在要找一組書架喇叭跟他對打,結果一定很慘烈....

所以,當你買喇叭越大,你越不用擔心傳給小孩會落伍
(因為小孩直接丟掉.....或是燒掉,看心意)

單體的反應和驅動力是一直進步的;但小傢伙打神獸,或少單體打眾神(就是單體不花點時間數不完的)....門檻就在那裏
nicejeffery wrote:
把你的JBL書架接你爸的Mcintosh搞不好就有提升了

我的經驗是差不多價位的訊源(唱盤,DA,串流)新的會比老的強,
但擴跟喇叭則未必,反而可能早期用料較好,耐用度好,價格便宜,
可能跟環保法規要求不高(能盡量以聲音/耐用度為導向)與人力成本有關,
以喇叭來說,現在6,7萬能買到啥好落地,
以前Dynaudio contour 1.8mkii功學社新品只要6萬多,
現在落地的contour系列隨便2,30萬起跳,
擴拿我喜歡的Ayre來說,
以前的Ayre 10幾萬就很多型號可以買,旗艦一台也不過20萬左右,
現在...嘖嘖...兩三台就破百了,
弔詭的是當時出社會的薪資跟現在新鮮人沒什麼差異


真的嗎?我17年前買contour 1.8II 是8萬,已經是台北台中問到最便宜的了.特別開車下台中載.

當年功學社訂價14萬多,這已經低於6折了.

contour 1.8II原先國外訂價是3200美金,停產前調到3500美金,這訂價的東西台灣代理商不會佛心到實售賣6萬多台幣吧.

還真從沒聽過哪邊在新品賣6萬多的.應該是當年訂價9萬多的contour 1.3II吧.
感謝大家回覆,大家都講得很好,我想我還是去試聽看看好了...
不同世代的產品一定會有差異,但新的一定好聽嗎?那也不一定是。B&W的黃色和銀色單體算是二個不同世代,銀色單體解析強,清楚,音色中性自然,但還是有人嫌它和黃色單體比較,又冷又亮,較喜歡黃色單體厚實暖聲。
在我聽來,像是兩位有實力的唱將,A歌手唱這些曲子非常甜美,B歌手唱那些特別有味道特別有感覺。兩者都很好🙈分不出那個不好。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