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以二手器材為主的二聲道系統

rainytu wrote:
家中原有二聲道為:U...(恕刪)

請教從谷津B80換marantz pm8005聽感會有很大升級?
704 wrote:
請教從谷津B80換marantz...(恕刪)

這個對我來說有點難比較耶....
因為我除了喇叭,其餘核心全換了,整體當然提昇,但我很難區分出是因為pm8005 還是na8005,或是NAS的關係,但聽平井堅、Adele 、lady gaga超感動就是了。
我的兩聲道器材也都是二手的
工作了10多年慢慢升級一步步換上來
今年已如願完成剛出社會時朝思暮想的器材
除了那台Esoteric為5年內機種其他都是10年前的型號了
但品像也都很不錯
我的經驗是買二手較高價的器材一定要當場看跟聽
正常來說
外殼跟螺絲狀況不錯表示主人不會亂放亂拆器材
同時試聽若聲音沒問題那裡面壞的機率不高
至於有沒有修過若只經一兩手應該問得出答案
跟二手音響店買也行,後續出問題有保障
但我覺得預防甚於治療,還是要自己看看聽聽

nicejeffery wrote:
我的兩聲道器材也都是(恕刪)


您的喇叭和我主系統前一對完全一樣,連顏色也相同,看起來有親切感.

另外,我的系統是新的一半,二手的一半.
主要的三套系統,喇叭都買新的.因為我以前遇過一兩次喇叭外觀很漂亮,單體也完美,但是聲音就是不對.是不是分音器被前面的人改過不得而知.喇叭不太敢買二手的.
前端訊源和擴大機則是有二手喜歡的就買,等不到就買新的,所以差不多一半的擴大機,訊源是二手的.
臥室小系統的LS3/5a就是買二手的,因為新版LS3/5a不確定聲音可以和舊的一樣,

不過買二手的我還是有幾個原則:
1.機齡太大不買,較老的修過的機會變高,儘量在5~6年內.
2.二手買靠的牌子,也就是不太有人修這類器材的.像是Accuphase就是可靠度比較高的.而Mark Levinson 432,432之類的就不敢碰,出問題的機會多.



1st : Linn LP12+trigon advance + Accuphase DP510+C2800+ad2800+ A65+Sonus Faber Amati Tradition +Dynaudio sub600
2nd : Esoteric K-07+Gryphon diablo 300 +ATC SCM11 V3
3rd : audiolab 8200cd+audiolab 8200A +Spendor G456
4th : Yamaha MCR-N670+KEF LS3/5a
ryang1212 wrote:
1.機齡太大不買,較老的修過的機會變高,儘量在5~6年內.
2.二手買靠的牌子,也就是不太有人修這類器材的.像是Accuphase就是可靠度比較高的.而Mark Levinson 432,432之類的就不敢碰,出問題的機會多.


內行喔
可靠耐用並非High END器材的特徵。但AQ真的耐用,而且不是普通的耐用。
ML的確要小心,同期很多好上天歐美品牌如Krell, Counterpoint, Threshold,時到今日很多內在都可能被動過刀。

5~6年短了點,10年(也許15年)以內都還可以。
再久一點上個世紀的器材可能要「經典」才值得接。

半個世紀以上的老件,說實在那時的器材再頂級現世來看可能也只普通,內在零件絕對老化了,一般消費等級的產品,懷舊跟練習翻新物件也還不錯。拆機內一兩顆絕跡很久的「多氯聯苯電容」出來玩,體會好聲也不錯。 (當時多半有這成分,有老化甚至破損一定要換,無差別全換最好,注意健康,換下來的電容請專業處理,勿隨便遺棄)。
我的二手音響的一部份
marantz PM-13S1
marantz SA-15S2
ONKYO C-724
DENON DP-60M
NEC A-10II
Technics SL-10
Technics SH-4030
Technics SU-A6
ONKYO MD-124
SANSUI B-2201
DYNAUDIO BM-5P
DIATONE D-66Z
不同的品牌器材音色都不同
luxor_w wrote:
內行喔可靠耐用並非High...(恕刪)


所言甚是.

早期蠻多美國HiEnd 器材,因為熱,及電解電容壽命問題,到20年即使不修,也因電容效率大幅下降,而表現遠不如當年了.四大美系HiEnd擴大機 Krell, Mark Levinson, Threshold(Nelson Pass在創立Pass之前的公司),Jeff Rowland都難免.
前面三家的器材,尤其是A類,這麼熱用了20年零件老化自不必說,但連Jeff Rowland不怎麼熱也是時間一到就要修.
修過的聲音未必真的比較差,如果換上規格特性完全一樣的零件,至少比原本快要掛了,處於半中風狀態的表現要好,
不少零件找不到相同的了,此時聲音就會和原機不太一樣.
功率晶體是最麻煩的,很多都找不到了.此時要嘛就不能修扔了,找代用品聲音也大幅下降.

另外就是CD Player讀取頭的問題.找不到,再好的機器也是廢了,偏偏這又是有一定的使用期限的.
以前的Philips CDM1 不管聲音再好,一旦掛了就只能找拆船貨.現在連舊品也難找.
CDM4,CDM9稍好找一點,但也只好找一點.
CDM12,Pro2系的雖停產,不算難找,一般師傅都有.Pro2的蠻貴,但至少不是沒有.

用日系讀取頭的也半斤八兩,主要在於SONY 的KSS
像是KSS240也是掛了就找不到了,KSS151即使找到也是二手的,現在比較多的是KSS213.

用DVD Rom的目前還好,但連電腦的DVD都快不生產了,CD Player所倚賴的最大來源遲早也靠不住.

一個最簡單的方式:先上網把自己想買的CD 或SACD型號google "Laser Pickup",找出讀取頭型號.
再把讀取頭型號上網.像是Denon DCD S1,或是Wadia 861用的SONY KSS151A.
看看網上賣家多少,是否有未拆新品,以及價錢,就知道這台CD Player能不能買它的二手了.

Marantz CD95相當好聲,溫潤圓滑豐厚,價錢也不貴,都在2萬以內.最大的原因就是它用的Philips CDM1已經找不到了.
擴大機可以挑老機器,很多好機器使用的真空管或是電容等,都不是現在新機所能比擬的

不要說天價的WE 300B老管子,連大金獅 KT-88、MULLARD EL-34等,聲音都是遠比目前的全新真空管要好聽很多

晶體機也是一樣,雖然高價位的晶體機聲音不錯,但是價格高的離譜,老一點的機器,例如QUAD 44/405、66/606,MF A1 / A200、AUDIOLAB 8000B等,價位都已經跌到相當低的水準,聲音卻非常優異好聽

喇叭的部分,其實就不建議買老喇叭了,雖然以前的AR-3a很迷人,雖然BBC LS3/5a很好聽,但這些老喇叭的懸邊、彈波等,都已經老化,有人說,放了30年的老輪胎你應該不敢開上路,放了30年的老喇叭怎麼期待會有好聲音?

所以,喇叭比較建議買新一點的款式,甚至買新版。雖然老的LS3/5a聲音非常迷人,但是價格已經被哄抬到很高,而且很大比例都被修過或是被改過。或許買全新復刻版的(英國品牌版或是中國復刻版聲音都很可以),才是好主意
rainytu wrote:
家中原有二聲道為:U...(恕刪)

我也幸運的買到一些二手的設備,最近最常聽的組合為 Denon DCD-S10/ DENON PMA-S10 II/ PMC LB1, 聲音的表現我相當的滿意阿。
S10 相較於我另一台 CREEK Destiny 推 LB1 來說,音場層次都多了不少。
Destiny 推其他喇叭則跟 S10 各有優缺, 都是我買到很好的二手擴。
樓主抱歉,借板問一下。

最近看到一些舊器材,心又養了。

如 Mcintosh MX134,他是 2002 年出的,當年定價是可怕的 $7000,現在運氣好的話,不到 $1500 可以買到。不過影像的連接因為沒有 HDMI,早已過時了,但聲音方面還可以用。

請問如果品項還不錯,你會入手試試看?

https://www.soundandvision.com/preampprocessors/120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