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部分的人,在安靜的場所專心聆聽,即使沒有受過聽力訓練,都能聽出不同音檔的差異
我自己常聽TIDAL 的MQA音樂(有搭配具MQA解碼功能的DAC)
有時轉聽一些只有HI-FI(FLAC-based 16-Bit/44.1 kHz)的音樂
就會覺得這真的是HI-FI音質嗎,差異很大
這就像我常坐高鐵,偶爾坐台鐵普悠瑪號,就會覺得這火車怎麼這麼慢一樣
但坐高鐵時,我不覺得高鐵列車行駛的很快,因為我已經習慣這個速度了
KKBOX、SPORTIFY、APPLE MUSIC我也都有用過
本來很想給KKBOX機會,訂閱它的HI-FI方案
畢竟它是本土品牌,還有歌詞可看
可惜和TIDAL的音質還是有很大一段差距
最後還是選擇了TIDAL
SPORTIFY的界面我不喜歡,我也不需要它的免費方案
用過幾次就砍了
如果你有台dac,配上一定等級的耳機及耳擴,
其實,還是可以聽得細節的差異,簡單說就是你會聽到很多mp3可能聽不到的東西,
不過喇叭,線材,擴大機,聽音樂的環境,都會造成差異,
所以如果只是檔案有差異,配上一般內建的喇叭,應該是不容易聽出來,
TIDAL 在台灣用缺點太多,要VPN , 又貴,又麻煩,MQA還要DAC SUPPORT。 然後還要買ROON CORE (這才是錢坑)
YOUTUBE PRIME ,有音樂有影像無廣告,又便宜。算一算優點太多。
唱片錄音的好壞真的比有沒有無損重要多了。 說真的你把系統用的好 AAC 320K 真的就很好聽了,當然不能是128K這麼低的檔案 。 所以真不需用什麼 MQA 這種騙你錢的東西。
歌曲好不好聽 跟 有沒有差別,是兩回事。 AAC 320K VS 無損 聽起來有差。但歌手的創作跟錄音好,其實一樣好聽。
魯迅說: 若是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嘆、陶醉,就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