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ylws5916 wrote:感謝各位大大熱心的解(恕刪) 其實表列cocktail x14、nuprime dac 9沒有使用過,都是上網找資訊,依經驗研判基本上前級之後沒什麼問題在此不討論,問題應該出在「cocktail x14、nuprime dac 9」這兩部機器功能重複﹙cocktail x14自帶前後級及dac、nuprime dac 9有前級功能﹚,如果連接錯誤容易肇事,此時「接線」至關重要,建議cocktail x14僅做數位訊源,nuprime dac僅做dac,所以cocktail x14-»同軸輸出 (Coaxial)-»nuprime dac-»RCA-»Rotel 前級﹙如有平衡亦可使用﹚,可以試試先!
Lanster Wang wrote:這台應該算是內建DAC的前級吧 剛好相反,這台是DAC內建前級功能!數位串流盛行開始,功能區分的成例已經完全被弄混,已經很難搞清楚誰應該和誰一起,一不小心搞會一堆功能重複的機器接來接去,真是好壞難料!
Lanster Wang wrote:就功能來看,沒有固定(恕刪) 絕大部分都是有、無經「衰減」,其實是沒太大意義﹙除非有直通線路設計﹚,而且它已經明明白白標示是「DAC」9,是數位類比轉換器,其他可以視為是「贈送」,不是嗎?
首次看過這樣的設計DAC竟然沒有BY PASS迴路,堪稱音響界的奇杷,我們先來看DAC、前級的主要功能DAC(數位轉類比)該機台的主要功能,是把的0與1的數位信號轉成類比變動的電壓信號,或著我們稱作波型,至於能轉換多少類型的檔案、數位信號格式、轉換出來的波型精準與否我們先不講,只要能轉出來就算及格,如果要更好的話,就信號輸出盡量不要失真或是損失,所以DAC本身是不需要音量控制,他信號都是全音量輸出避免音質劣化,最好還有些數位濾波功能,能濾掉一些高頻的噪音,後來有杜比解碼環繞擴大機出現,其實它本身就是DAC+前級+後級裝在一個箱子的機器,慢慢演變至今出現可控音量的DAC+前級一體機,但是真正好的設計,依舊會保留BY PASS迴路,留給玩家串接一台的更好的前級來使用,而DAC只做解碼不做放大。前級擴大機(10倍放大、音量控制、訊源選擇)不管是CD、LD、DVD、DAC、黑膠這些信號出來之後都很微弱,根本不能用推喇叭、耳機,所以要將信號放大,而放大信號就是前級的主要功能,一般來說都是電壓10倍放大,但是放大之後的信號雖然有電壓但電流不足(但是足夠推動耳機),需要送進後級供應充足的電流用來推動喇叭,前級的另一個功能就是控制音量與訊源選擇器。現在我們來看你的DAC具備前級功能DAC應當要有10被放大的迴路,而且必須能控制輸出音量,才能被冠上具備前級功能,於是就有廠商為了增加音量控制但是又不想增加成本,所以用衰減解碼晶片輸出信號的強度來控制音量,他必須在解碼晶片之後串接音控晶片,這會再次造成音質劣化,但如果你不需要音量控制,通常會有BY PASS迴路,不經音控晶片直接輸出來避免音質劣化,而這個音量控制方式,廠商給他一個新名稱"數位前級",這也就是你的DAC類型,但是糟糕的是他沒有BY PASS迴路,也就是說不管你要不要DAC控制音量,都要經過音控晶片,令人匪夷所思,要知道數位前級用的是"衰減"來控制音量(既然叫"衰減"就不是好的意思,這也是你的音量偏小的主因),而標準前級迴路是"放大",一來往差距驚人,故數位前級直入後級一般都會有動態不足、音量小等後遺症。不再花錢的正確做法依照你產品的指示,如果你DAC後面有串接前級擴大機,應當把DAC的音量轉到99階,然後用你的前級來控制音量,否則你的動態會不足,特別是中小音量時更加嚴重。龜毛又有錢的作法換一台純DAC、具備真正前級迴路的DAC、具備BY PASS迴路的DAC以上3選1
84196832 wrote:首次看過這樣的設計DAC...(恕刪) DAC就是DAC,只要做好數位-類比轉換就是好的DAC,最早的DAC那有什麼附加功能,如果記憶沒錯,最早加入DAC的功能是USB,其次是耳擴…,我買過內建唱頭放大器的呢,不同定位取向自然有不同設計功能,不足為奇;後來業者發現接主動喇叭可能是未來趨勢於是附帶前級功能也跟著上市﹙當然也有少數認為傳統的被動喇叭才是主流﹚,從演進史可知DAC其實還在「轉大人」尚未定性。這DAC雖沒使用過,但從它的設計可以瞭解設計者的初衷是要接主動喇叭﹙同廠後級+被動喇叭﹚,只是不知如何被樓主相中,以致功能、定位均顯尷尬,如此而已!!小弟不斷提醒「正要購入DAC買家」,不要只是看「晶片」「規格」,當下正值DAC戰國時期,任何形式都可能存在,千萬不能忽略「連接規格型式﹙如XLR、RCA、TRS…」和「附加功能需求」﹙+USB、+ADC、+AMP…﹚,這些和晶片、規格一樣重要,甚至猶過之而無不及。
現在的DAC輸出電壓都做得夠大,廠商在內部再加個音量衰減功能就拿來替代傳統前級了,Sabre自己都號稱它的晶片音量衰減後不會影響音質。我有一個玩法提供給樓主參考,我有一台SMSL M500也是無法固定音量當純DAC用,我就加了一台Audio Reality的鐵芯被動式前級再放大5.5倍,平常聆聽音樂時被動式前級是固定在可接受的最大音量,大小聲由M500的遙控器來控制衰減(理論上少1bit是-6db,少個1~2bits我是聽不出來),後級是Nuprime的Sta-9,訊號全部都走XLR平衡線。加了被動式前級後的聲音是直接乾淨又耐聽,呈現出很不同於接主動式前級的音色,我是很驚豔於這種音色,尤其是在低頻的乾淨度部分。花一點小錢(一台被動式前級的價錢還不到訊號線的一半)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樂趣,這也正是玩音響有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