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sb wrote:
聽到管機的音樂,覺的滿有興趣的,想要購入一台入門管機玩玩
-------------------------------------------------------------------------------
就直接買,你聽到音樂的管機,品牌不就好了!
"玩玩"性質,就不用太認真!!




倒是6個真空管中有四個是獻給唱盤(MM兩聲道與MC兩聲道),而偏偏我目前暫時還沒有打算要回歸黑膠,感覺上似乎有點浪費!

C2600跟C2700幾乎完全相同,只差在後者DAC的支援度較多. 而且C2700雖多了HDMI輸入,卻也不從HDMI接受SACD或DSD的訊號,那更讓我不覺得需要花更多的錢來買C2700. 我到經銷商試聽了C2700,雖然音質很棒,但8000美金真的買不下手(店家最多只願意95折). 其實店家真的很不錯,他們常常會有客戶來汰舊換新,他們叫我等C2600. 果然幾個禮拜後就跟我連絡有一台近全新的C2600,有盒並且還有剩下近一年的保固,他們開價還不到五千美元, 我就馬上答應接收了! 聽到現在很滿意(但其實PM11S3也很棒,只是不太一樣的風味). 我現在兩台都還擺著,訊源同樣是NA11S1與SA KI Ruby, 有時切換到C2600的DAC, 持續比較當中.
Monte920 wrote:
C2600跟C2700(恕刪)
C2700買過,朋友委託買的,之前先去聽過一台C2500覺得不錯,因此覺得可以買,想說只差在DAC吧⋯⋯
拿到貨裝好就發現一管竟是12AT7

後來做了一點功課
- C2700應該是晶管混合,甚至還有用不少的OPA先處理,再到真空管作2級放大,最後用一顆PNP功率晶體3級放大然後輸出。
- C2500為每邊一管12AX7,2級放大在同一管完成。C2700為12AX7+12AT7,所以第1級在12AX7,第2級在12AT7。這應該是利用12AT7較低放大倍率、有較低內阻及調整負回授的整體音質考量。
- 雖然有XLR輸出/輸入,但本機應不是內部全平衡設計。
真空管小學堂
12AX7應該是現在最常見訊號管,本身為雙3級管,就是內部為兩個實體的3級管。同系列還有12AU7及12AT7,放大倍率(電壓增幅)較12AX7低。
luxor_w wrote:
C2700買過,(恕刪)
我對真空管的研究不多, 不過你說晶管混合我並不訝異, 因為它上面的電路圖就畫得很清楚, 前面那些電路連結部分並沒有真空管, 一直到後來總輸入與總輸出才是. 還有, 在試聽之前我想像真空管的機器聽起來會比較"柔",會有所謂的老舊感, 但真正聽起來其實現代感十足, 跟電晶體擴大機的音色其實相差不多.
另外,我不懂你所謂的“不是內部全平衡設計”是什麼意思? 這台有三對XLR平衡輸入,四對非平衡RCA輸入, 還有三對XLR與RCA的輸出. 其他品牌的擴大機基本上也都是如此hybrid,有XLR輸出輸入,也有非平衡(RCA)輸出輸入,包括我的PM11S3也是如此; 而後級也是,絕大部分有XLR輸入的也都配有非平衡(RCA)輸入. 我的認知是即使是同一台機器,它的平衡輸出輸入就是平衡, 它的非平衡輸出輸入就是非平衡. 我不了解還有什麼"全平衡"?“半平衡"?
它的DAC的確很棒. 我手上各個機器裡有DAC的,音質表現最好的是NA11S1. 我覺得C2600跟NA11S1的DAC不相上下,很難評斷誰優誰劣. C2600 DAC出來的聲音比起NA11S1似乎多了一點那種我想像中的"真空管"味.
C2600的電平輸出很高. 我用PM11S3當前級,跟C2600接同樣的後級PK. 兩台音色不同, 都很棒. 但PM11S3的音量不知為什麼,比較放不開; 但C2600突然讓我的805D3發聲好像變成落地式的,嚇我一跳, 儘管都是用同樣的後級推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