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推薦USB-DAC耳擴

謝謝網兄們的建議,看來這個預算選擇機型很少,會找機會試聽網兄建議機型再做決定,
回復綜合如下:
"如果不介意中國品牌的話,topping(拓品)的A90、D90還蠻不錯的,在PTT跟巴哈的評價不錯,晶片有用到AKM 4499;若在三萬多點還有RME adi-2可以考慮。"
RME adi-2 定價37900,有些超出預算,會找時間聽聽在做決定。

"這型在 01 很少被提到不錯哦,程式寫的很好,driver / FW 更新一直有在做,不會像一些有名大廠,即使 FW 有問題用到死也不會處理。"
你指的是Marantz hd-dac1嗎? 會再找機會試聽,只是不知2014年的技術是否像3C產品會過時?

"捏一點上UD-505"
定價42900,超出預算,網上評價一般,暫不考慮。上一代UD-503,網上評價出力不足,暫不考慮。

"我用Wood Audio WA6讓你參考"
價位符合我預算,真空管耳擴,造型復古有型,印象中真空管機一般出力不足,會再找機會試聽,謝謝。


"推中古mytek 192 或 M903192推HD598還不錯未來買高階耳機可以升級耳擴目前用192+750u+Z1R,非常好聽"
這兩款都超出預算,目前沒考慮中古機,謝謝。
hd-dac1是好聽在調音,而且調得還蠻平衡討喜得不會有那種過膩得感覺

它的聲音完全不是CS4398這顆DAC正常能發出來得暖聲,你只要聽過使用同樣DAC得其他小廠或陸廠機子就知道,通常得CS4398雖然坊間對於聲音說明都是中性偏暖,但實際上聽過hd-dac1後你會有種其他家用CS4398得DAC是中性偏白開水得錯覺

不過畢竟是略早期得DAC晶片了,指標性能上已經落後現在DAC很多,如果偏好細節表現得會覺得解析度不太夠,但我現在還是蠻喜歡這台得,因為它頗討喜耐聽(尤其人聲),不容易聽覺疲乏

但管弦或大編制還是找其他台吧..
ju5888 wrote:
RME adi-2確實在別的中文論壇有熱度,RME主打應該是專業市場

旭化成被燒掉之前,買了一台 B 版 AK4493 的 RME ADI-2 DAC,他日前更新 FW / Driver,並同時為他家產品新推出了遙控軟體,免費直接下載取用,這下好了,使用電腦播放數位流,不但免起身,連遙控器都可以省了,直接電腦上操作。

不過目前因為 AK 系列晶片已無法再取得,改使用 ES9028Q2M,是否對個人胃口,就看各人怎麼想了。

我也想問問
最近這1、2年約1萬出頭的一體機會比現在二手價同樣也1萬出頭的hd-dac1或是hp-a8這些來的好嗎?
JohnTitor

正常設計的機器如拓品 smsl,rme adi2等,其性能都比上面那幾台強上不少,但好不好聽關鍵在耳機,擴的比例非常非常小

2023-10-04 20:17
deaddreamer wrote:
謝謝網兄們的建議,看...(恕刪)


正常設計的機器如拓品 smsl,rme adi2等,其性能都很好,但好不好聽關鍵在耳機,擴的比例非常非常小
可以用功能先決,正常聽買拓品或smsl,其他的耳擴沒有更多的功能或更低的價錢都不用考慮
有用到eq請直上rme adi2,耳機要聽到極致,必定要從接近"中性的耳機"中找頻率響應最接近自己喜歡的,失真最小的
再用eq微調
哈曼曲線是個好用的調整標準

ps追加:看到有人說馬牌等傳統音響廠商在類比端比大陸牌好---不同意,好不好要看設計者功力,跟廠商無關

舉個實證,類比端性能明顯變 "差",看不出來贏在哪,能買90分的產品,幹嘛要買在及格邊緣60幾分的東西?

Measurements&Review of Marantz HD-DAC1 DAC/HeadphoneAmp
hd10105 wrote:
我也想問問最近這1、2...(恕刪)


DAC耳擴主要分為數位端跟類比端,Marantz等傳統音響廠的數位端通常是用舊晶片,但強在類比端是用獨立原件自行設計A類電路;而大陸DAC耳擴則是DIY思維,用新晶片在數位端堆料,類比端通常是幾顆OP打死,效果乏善可陳。

以耳擴主要的目的是接耳機,相較於喇叭而言需要的推力非常低,對於類比端的要求不高,買大陸的新DAC耳擴把成本都堆在數位端應該是比較划算而且有優勢。但你如果會用到DAC的LINE OUT,會接擴大機跟喇叭來用的話,那DAC1的類比端電流穩定推力又強,贏這些用OP的大陸DAC可不只是一星半點而已。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