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綜合如下:
"如果不介意中國品牌的話,topping(拓品)的A90、D90還蠻不錯的,在PTT跟巴哈的評價不錯,晶片有用到AKM 4499;若在三萬多點還有RME adi-2可以考慮。"
RME adi-2 定價37900,有些超出預算,會找時間聽聽在做決定。
"這型在 01 很少被提到不錯哦,程式寫的很好,driver / FW 更新一直有在做,不會像一些有名大廠,即使 FW 有問題用到死也不會處理。"
你指的是Marantz hd-dac1嗎? 會再找機會試聽,只是不知2014年的技術是否像3C產品會過時?
"捏一點上UD-505"
定價42900,超出預算,網上評價一般,暫不考慮。上一代UD-503,網上評價出力不足,暫不考慮。
"我用Wood Audio WA6讓你參考"
價位符合我預算,真空管耳擴,造型復古有型,印象中真空管機一般出力不足,會再找機會試聽,謝謝。
"推中古mytek 192 或 M903192推HD598還不錯未來買高階耳機可以升級耳擴目前用192+750u+Z1R,非常好聽"
這兩款都超出預算,目前沒考慮中古機,謝謝。
deaddreamer wrote:
謝謝網兄們的建議,看...(恕刪)
正常設計的機器如拓品 smsl,rme adi2等,其性能都很好,但好不好聽關鍵在耳機,擴的比例非常非常小
可以用功能先決,正常聽買拓品或smsl,其他的耳擴沒有更多的功能或更低的價錢都不用考慮
有用到eq請直上rme adi2,耳機要聽到極致,必定要從接近"中性的耳機"中找頻率響應最接近自己喜歡的,失真最小的
再用eq微調
哈曼曲線是個好用的調整標準
ps追加:看到有人說馬牌等傳統音響廠商在類比端比大陸牌好---不同意,好不好要看設計者功力,跟廠商無關
舉個實證,類比端性能明顯變 "差",看不出來贏在哪,能買90分的產品,幹嘛要買在及格邊緣60幾分的東西?
Measurements&Review of Marantz HD-DAC1 DAC/HeadphoneAmp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