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三創試聽一些音響,並且請教一些意見之後,做了一些調整。
首先屏棄了 Soundbar 的選項,因為一直沒有聽到滿意的。另外被動式+擴大機也暫時不考慮。因為自己覺得知識不足,也不確定興趣多強,因此一下子不要走太深。而且不希望佈太多線。
目前是限縮到 3 萬 ~ 5 萬之內的主動系統。同樣是為了避免一下子跳太深。(後面會討論兩顆 HomePod 的選項)
使用條件為:
1. 聽串流音樂 80%,YouTube / Netflix / 電影 20%。
2. 預計添購藍光播放機(又一個坑?),希望能聽一些高品質訊源的東西。
3. 需要有藍牙,最好有 Airplay。
4. 2.0 或 2.1 聲道。
5. 客廳約 5.5 坪。左右喇叭距離約 2 公尺。
6. 以公司貨新品優先:畢竟是新手,又是買精密的主動喇叭,因此需要考量保固跟維修。暫不考慮水貨或是過保的二手。
7. 至於音質 . . . 我還無法清楚描述喜好。應該是偏溫暖、sound stage 清晰的吧?不是需要重低音或是節奏感很重的就對了。
目前聽過的:
1. Bose Lifestyle 600:當然這個近 10 萬元超過預算。但在三創聽到覺得聲音 . . . 意外的不錯?缺點是似乎只有後環繞是主動喇叭,然後我們又不需要後環繞 XD。
2. KEF LSX Wireless:4 萬以內,很符合預算。顏色活潑討喜,但不確定在大一點的空間是否足夠。音質比同時試聽的 LS50 差不少,因此有點後悔先聽了 LS50 XD。
3. B&W Formation Duo:這個也是超過預算,因此不該聽的。聽完我跟太太就對 soundbar 死心了(包括 B&W 自家的 soundbar)。
沒聽過但在考慮的:
4. Acoustic Energy AE1 Active:沒有遙控器跟藍牙是我比較擔心的地方。
5. Edifier A200:平價入門款,似乎很適合像我這樣的新手。
6. Dynaudio XEO10:稍微超過預算。但網路評價很好。
7. Klpich the sixes:只知道評價不錯,以及喇叭很大。除此之外沒有概念。
8. Dali Zensor 1 AX 3:平價以及較新技術。
9. Elac Narvice ARB-51:台灣尚未引進,也是略超過預算。但看 YouTuber 推薦,我覺得最吸引我的一點是也可以變成被動喇叭。很適合從主動式踏入音響領域的新手啊!希望更多喇叭採用這種設計。
最後,44th 的說法有說服我重新考慮接兩個 HomePod 的選項。我在網路上沒有找到太多用兩顆 HomePod 的討論。然後主要擔心的是 YouTube 必須每一次重連的問題,以及無法接其他訊號源(如藍光、CD 播放器或將來買 Switch)。如果 44th 有經驗也感謝你多分享一些。
justforwhat wrote:
首先再次謝謝大家的回(恕刪)
如果命題是多數使用NETFLIX,YOUTUBE這類串流平台,可以用APPLE TV克服。個人有一些DVD與藍光收藏,但在這大串流時代,都在積灰塵。所以這方面的經驗是你可以暫時不考慮未來DVD、藍光使用。
我不太清楚YOUTUBE重連的問題是甚麼?但是如果用一顆HOMEPOD沒問題,兩顆應該也不會有問題吧?
空間上,我的客廳大小應該與你差不多,聲音從來沒有開過50%。個人生活型態來說,聽音樂是輔助;可能是讀書、玩桌遊、做家事的背景,所以要求輕鬆愉快為主。音量開太大聲除了喧賓奪主,也可能影響左鄰右舍。
所以,我家裡有多顆喇叭串連,維持整體聲量在同一個LEVEL。
碰到SWITCH這類的遊戲機,就跟樓上說的一樣,目前要搭配非APPLE體系的訊源,沒有甚麼解決方案。
聽說有新的APPLE TV與HOMEPOD要出來了,不知道會不會放寬這些限制。
看起來,KEF LSX可能是適合你現階段需求的好選擇。
但我必須問一句,SWITCH遊戲音效有很要求嗎?電視本身喇叭效果不夠嗎?
我的意思是,如果今天是玩PS4、XBOX大作,畫面好音效佳是玩家們追求的,那就沒甚麼好說的。我對SWITCH的印象就是馬力歐、動森之類的小品,好像特效不高?
如果我是你,我會準備LSX的預算,但先添購多一台HOMEPOD,搭配75%的生活場景試看看。如果不能滿足心頭癢處,購入LSX,兩顆HOMEPOD拆開放房間、餐廳之類的;這樣全家都是AIRPLAY也蠻爽的。
justforwhat wrote:
客廳大約 8 坪。平常只聽 stereo 或是 2.1 聲道,不需要到 5.1 聲道。聽音樂比看電影優先。電視只看 Apple TV 上的 Netflix、YouTube 與電影。沒有有線電視也沒有 MOD。偶爾小朋友會用藍光 DVD 機。
所以你列出了幾個前提:
1. 不需要 5.1
2. 不只是使用 Apple 生態圈的訊源
3. 音樂優先
我本身有 HomePod,有自組 2.0,也用過一段時間 soundbar;使用上電玩 > 音樂 > 電影
我認為你的情況若空間上允許,還是自組 2.0 或 2.1 吧
因為你不是搞環繞劇院,所以線也不會很多
考慮到你重視音樂的層面,同樣的錢應該選擇自組會比 SoundBar 好一些
或者換句話說,SoundBar 這個選項在你的情況中其實沒啥 CP 值
至於選擇怎樣的被動+擴大機,先等你確定要自組了再去找吧
我只有一個建議,至少聽過再說
但聽過也要記得,店家的視聽環境跟你家不同,會有一些落差不要太上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