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揚聲器的效率

jawel wrote:
今天一套設備擺在你面前讓你聆聽, 你能告訴我擴大機的效率. 喇叭的靈敏度嗎?

這只是習慣性的說法, 當然用詞不正確, 但知道意指為何就好了, 會聽會分辨才是重點


呵...

1.耳是測擴大機效率、喇叭靈敏度之利器? 用錯誤的工具,做錯誤的事,智哉?愚哉?

2.純用耳得以進行電聲、建聲、電建聲耦合之趨於忠實之重播?

3.純用耳,得進行客觀之細辨、調控?主客觀之相合?

4.不當之說,得緣時啟於網上,對大眾可為良事。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Levelzero wrote:
比數據本身更重要的是背後測量的條件,比實驗結果更重要的是實驗的設計安排與目的,不去了解背景因素,數據和實驗結果只能拿來張冠李戴、腦補胡說用罷了。

看那些人見喇叭標示的靈敏度高就以為好推動、見喇叭標示的阻抗高就以為不用大電流擴大機伺候、見擴大機標示的阻尼因素高就以為控制力了得,事實往往不是以為的那樣。

A牌喇叭標個95dB零敏度,B雜誌社送聲學機構測量,因爲測量依據不同,結果靈敏度只剩89dB。C牌喇叭標個89dB靈敏度,B雜誌社送測的結果可能也就是89dB。

阻抗標示更不可靠了,標示8歐姆的喇叭,一個可能最低阻抗不小於6歐姆,另一個可能最低阻抗只有3.2歐姆上下。一個標示4歐姆的喇叭,最低阻抗說不定不小於3.5歐姆,比標示8歐姆的喇叭還高。

靈敏度高的(強調一下是真的有比較高的)喇叭,表示不需要高功率就能推出一樣大聲的音量,這往往是電壓相關性。阻抗曲線中沒有過低的阻抗區域、低阻抗點沒有伴隨大的相位偏移(作虛功),匹配擴大機就不用在大電流性能上太計較。

至少同時觀察靈敏度、阻抗、相移,以及難搞的阻抗相移組合是否落在關鍵的頻帶,之後再來判斷喇叭好不好推,才不會自誤誤人。




為 Levelzero 兄鼓掌,知其三昧。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thxman.tw wrote:
呵...1.耳是測擴(恕刪)


你也知道學理和實務的差別啊

工業的量化數據,是個標準依據的通則,不是人耳的標準,常看你發這些學術文章,真不知道在設備前你能說出什麼, 傳達正確知識很好,但也請尊重,越是高手越是內斂,這道理你不懂嗎
呵呵...

我忘記在哪看到的... 喇叭的效率 (efficiency) 基本上不到 1%...

Klipsch 喇叭官方靈敏度的標示就是在一般的視聽空間 (average listening room), 這樣就比無響室或是空中 (free air) 測高 6 dB 了...
喜不喜歡看t兄說文解字是一件事,是非黑白是另一回事。

長久以來,音響同好已經習慣把廣告文宣當科普文獻、把網友的分享當專家的指導、把自己日常的經驗凌駕於嚴謹的實驗之上。盜聽塗說、積非成是變成正常的事,這才不正常呀!

玩音響有什麼不滿意時,怪這個、懷疑那個的大樓還不夠多嗎?追根究底,玩家自己才是音響臭蟲裡頭的大魔王,器材背負的是莫須有的罪名,自己卻永遠逍遙法外。

吹牛皮裝高大上的樓還不夠多嗎?有幾個人在換過幾套器材後還會願意承認自己不懂聽、不懂分辨、不懂挑剔、不具備多少基本知識。

雖然這裡是音響版,但政治化、政治話也過於泛濫了,爭論的開端往往是捍衛自己的虛幻的名聲與虛幻的優越感要遠多過於追求事實與真相。玻璃心是裝B和犯大頭症的併發症,經不起指正啊。
Levelzero wrote:
喜不喜歡看t兄說文解字是一件事,是非黑白是另一回事。

長久以來,音響同好已經習慣把廣告文宣當科普文獻、把網友的分享當專家的指導、把自己日常的經驗凌架於嚴謹的實驗之上。盜聽塗說、積非成是變成正常的事,這才不正常呀!

玩音響有什麼不滿意時,怪這個、懷疑那個的大樓還不夠多嗎?追根究底,玩家自己才是音響臭蟲裡頭的大魔王,器材背負的是莫須有的罪名,自己卻永遠逍遙法外。

吹牛皮裝高大尚的樓還不夠多嗎?有幾個人在換過幾套器材後還會願意承認自己不懂聽、不懂分辨、不懂挑剔、不具備多少基本知識。

雖然這裡是音響版,但政治化、政治話也過於泛濫了,爭論的開端往往是捍衛自己的虛幻的名聲與優越感要遠多過於追求事實與真相。玻璃心是裝B和犯大頭症的併發症,經不起指正啊。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Levelzero wrote:
長久以來,音響同好已經習慣把廣告文宣當科普文獻、把網友的分享當專家的指導、把自己日常的經驗凌架於嚴謹的實驗之上。盜聽塗說、積非成是變成正常的事,這才不正常呀!


+1
大部分網友沒有專業跟專業器材,所言皆是2手資訊傳播,人云亦云,選擇相信。少部分則勤於創建新奇看法。不過這只是個論壇,不是專業國際研討會,所以不必見怪。
要拿個厚度計去買衛生紙。。。。。
樓上的回覆就是在討論當中常見的狀況之一,抓錯重點或抓不到重點。

這篇討論要提醒大家的東西,若要拿買衛生紙來比喻,就是有一些人,看到標示的抽數多就以為可以用比較久、看到標示的重量多就以為比較厚實,然後說得好像閱衛生紙無數、像紙專家一樣。結果前者容易破,一次要用上兩抽,後者過於粗糙硬質,比較適合拿來抹抹桌上的水痕油污,自我深度催眠或被洗腦成功然後用得很開心的人想必也是大有人在,忍不住提醒、提供不同意見的人反被當作妖魔鬼怪,這就是音響社群的現狀。
鄉民表示,不在乎 %, db, w, M....
只在乎多少 $$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