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聊聊 Class-D

宅男乙 wrote:
你最小也有500W,(恕刪)


謝謝您排斥(這字眼好像對您不敬 Sorry)discrete class-D,這是我的生存空間,我 56 足歲了,如果我只會 TDA895X,老闆應該不會要我!
componentbeggar wrote:
謝謝您排斥(這字眼好(恕刪)


五分奉上, 用discrete parts堆出來的東西是要下功夫的, 尤其是要大量量產的. 不同的產品特性有不同眉角. 沒真功夫應付不來的.
我上一台重低音的擴大機板是 1400瓦的 SpeakerPower SP1-1400-HT. 裡面就是採用了 2 個 ICEpower 700AS2 模組.

目前重低音的擴大機板是 4000瓦的 SpeakerPower SP1-4000-HT.

這兩個都是 Class-D amp.

跟據測試重低音的專家表示, ICEpower 的模組 burst 輸出較佳 但 SP1-4000-HT sustained 輸出較佳.

前一陣子友人寄放一台 Rythmik FV25HP 重低音在我這. 這台重低音的擴大機板 是採用了 1800瓦 RMS Hypex class-D 專利 servo.
CLASS D處理得好的話,聲音也不會差

數年前玩過 TDA8950TH,當時在台灣第三大電源廠上班,剛好遇到無鉛製程,倉庫一拖拉庫含鉛材料等著報廢,就領出來,不要錢的就拚命用,一缸子 Low ESR 電容放在 Class-D 電源端,降低 Pumping Effect,PCB 跟著 Project 偷渡來的,還改版過。

在電源廠時,遇到從飛瑞來的同事,給我一份 6KW UPS 電路,我一看,根本就跟 Class-D 沒多大差別嘛!都是 DC to AC,所以,搞 UPS 的工程師改行 Class-D 不會很困難。

componentbeggar wrote:


曾幾何時我的工作...(恕刪)

 
哇! 好專業

Class-D技術門檻高,自己做過幾台晶體管擴大機,後來聽過10年前廠家真空管機器後,diy晶體全部丟去倉庫不玩了!

可以看看eBay晶體管擴大機器二手便宜到賣菜價, 不乏大廠產品,買方市場就是這樣
前面提過 UcD 這技術是前 Philips 工程師想出來的,這位工程師離開 Philips 到 HYPEX,他在 HYPEX 又想出另一項技術叫 Ncore,Ncore 的 THD+N 比某些 OPAmp 還低,在 HYPEX 的網站,可以看到他們家 Class-D 產品有兩個系列,UcD 和 NC,NC 的售價是 UcD 的十幾倍。

這位前 Philips 工程師後來又跑去開新公司 PURIFI

關於 ICEpower 的架構,它是 bridge,兩組開關元件,單電源,無信號時,正、負輸出端都是電源電壓的 1/2,ICEpower 裝在主動喇叭內沒什麼問題,我手上兩個 ICEpower 模組都沒有輸出過電流保護,如果 ICEpower 裝箱成擴大機,可要小心了!

若喇叭端子不小心碰到機殼,ICEpower 馬上掛掉,我有一位學弟,學生時就在音響店打工,畢業後在那家音響店待了幾年後,就一直待在普誠,他從待音響店開始就修機器賺外快,現在假日還可以在那家音響店找到他,幾年前他碰到上述裝箱的 ICEpower 燒掉的機器,很幸運,網路上可以找到逆向工程的 ICEpower 電路,ICEpower 也讓我學弟賺了一次外快,有網兄問我可不可以幫他修國外帶回來的 Class-D,建議他去那家音響店找老闆,其實有些 Class-D 的八卦是我學弟告訴我的。
版主對D類擴大機如此專業,請版主介紹D類擴大機,給想踏入D類擴大機音響的愛好者,謝謝
yehero0428 wrote:
版主對D類擴大機如此(恕刪)

小弟也是從AB類跨足D類的用家,設計師如果經驗、技術到位真的沒啥好挑的
樓主對ClassD Amplifier頗有研究,看來我遇到同好了。
我也是學Audio的,早期還有設計一些ClassAB的Amplifier,只是後來轉向大電力產業發展,Audio只能當作是興趣。
其實ClassD的應用蠻多的,像我所負責開發的AC Source裡面同樣有使用ClassD Amplifier,其實它跟Audio使用的ClassD Amplifier沒什麼不一樣,電路工作原理也都一樣,只是輸出電壓跟功率高出許多,一般輸出電壓在0~310V,輸出功率在幾百瓦到幾百K瓦都有,甚至也有超過M瓦的。不過它的輸出頻寬比較沒那麼高,一般在DC~1KHz。
如果使用音頻訊號輸入到AC Source的ClassD Amplifier,它同樣是可以輸出音頻喔,只是高頻會被衰減。
AC Source這麼大的功率是沒有對應的專用IC可以使用的,而且這Amplifier輸出並不是接喇叭,而是可對應各式各樣的負載,及可承受多倍過載及短路,一般都是用OPA IC及數位邏輯電路組合出來的,在電路設計的複雜度相對複雜很多。
我目前針對ClassD也有開發一種交錯式架構,此架構可以將輸出電感的高頻電流自然抵銷及倍頻,因此可大幅減少輸出濾波容量。理論上如果將此技術應用在Audio,可以得到更佳的音質提升。

以上只是聊聊,交流一下。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