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房間330*720就比你深一點而已我弄7.0.4如果是我~我會用5.1.2Klipsch R-15M一對不到9000,買前+後+天空再+中置52C+重低音10或12SW再挑台2萬多的環擴應該就爆你預算一點以後有要升級~15M就往後挪看是要弄7.1.4還是5.1.4也行反正肯定比聲霸好
曾經組過7.1, 現在使用5.1, 這麼多年下來, 真的覺得2.1就夠了.劇院的格式經常更新很難追, 還不如買個好一點的綜擴+落地喇吧+重低音,既可看劇院又可聽音樂, 空間使用上也比較俐落.建議去日亞或美亞看一下, 價格透明又有好貨.像是YAMAHA A-S801 可以外接重低音, 推力又夠, 加上KLIPSCH 落地喇吧與重低音,一整套2.1應該10萬內可以搞定.比起同價位下什麼都差一點的5.1音效會好更多. 至於SOUND BAR 那種東西, 除非是為了好看,不然音響效果要跟真正的2.1落地喇吧相比, 實力差非常遠, 千萬不要想不開去買.除非是專業的環繞音響劇院空間與器材, 那恐怕要花的費用不是小錢. 一般家庭用2.1就真的很足夠了.我看電影那麼多年, 聲音從後面出來的機會寥寥可數.....把錢省下來, 再買個投影機跟布幕, 有了投影機那才是真正的劇院, 那種氛圍是不一樣的,那怕是80吋的液晶螢幕都比不上80吋布幕的.不過當初我也是不聽前輩的建議才會想組7.1, 會聽得進去的都是已經有過經驗的.無論如何最後都祝您能夠順利圓夢喔.
James 007 wrote:曾經組過7.1, 現...(恕刪) 前幾年我也是想透徹後把劇院器材都給賣一賣,以前玩劇院每次看電影都會被我老婆罵?看電影不專心調東調西,一下感覺側環繞沒有一下感覺後環繞好像太小聲,疑神疑鬼~~~把一片電影調好,另一片電影又不行,搞得每次放假都在那搞劇院數值調整,整個房間喇叭吊的到處都是,後來想透徹後把劇院賣一賣回歸兩聲道後.......不只省下的錢可以把兩聲道器材搞好些,看電影終於可以專心看~~~不會再因為音效好壞而疑神疑鬼了其實小弟不會說該或不該買劇院組多聲道,而是自己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要用多少成本去追這些規格,家裏空間到底允不允許這樣做,評估好~~~在做!!,比較不會把成本都投進去了才發現空間不允許、發現規格追不完錢不夠花...等等問題再來起煩惱或者後悔,坑有兩種,一種是自己找理有拼命挖,另一種是廠商聯合起來幫你挖,前者自己可以頓悟自重而脫坑,後者跌坑像是中邪一樣不由自主的拼命掏錢無法自拔直至散盡家財
我去了台中中友的集雅舍試聽古力奇的聲音真的我比較愛目前店員幫我搭配的是雙聲道: klipsch RP-5000重低音:klipsch R-10SWI放大器:Yamaha RXV585(因為以後想要無線後環繞店員說目前有無線後環繞的只有YAMAHA)大約要8萬其實超出我預算滿多的想問版上有什麼建議嗎?
_kazkaz wrote:雙聲道: klipsch RP-5000重低音:klipsch R-10SWI.(恕刪) 雙聲道:RP-600M 或R-51M(以後挪去當後環繞)重低音:klipsch R-12SWI
James 007 wrote:曾經組過7.1, 現...(恕刪) 同意!後置音出現的場合很少!!用環擴的前半場環繞效果包覆感也很夠!不過未來無線後環裝置(主動式)愈進步,改裝成5.1也不是夢了。至於.2或者.4,建議最好是.4,整個圓頂移動的方向感跟沉浸感都比較足夠。空間不夠採用反射式天空聲道組合也不錯,預計明後年的無限後置喇叭會更先進,也可節省布建的心力,可以期待看看。加上後置的另一個意義,是讓沉浸感更完整一點,對於整個人物場景、聲音細節的演繹會更充分自然,有些情境就是要由後置發出的聲音才能表達導演的用意,大概是這些啦,所以個人的書房反而有個微型的5.1聲道,客廳就採用前半場的2.1聲道模擬7.1.2環繞。(一部片可以兩種吃法,順便比較一下環場模擬的差異,也很不錯)有時候工作音樂也會用proLogicII切換成5.1來體驗,利用沉浸感來加深專注度,也是不錯的方式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