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在台灣ATC喇叭的知名度?

steffen wrote:
ATC喇叭因高音較暗對初哥或店家配置環境不熟悉的狀況比較下,很容易覺得高音細節不足第一關就淘汰


個人在使用ATC SCM20ASL PRO高音改善很多(與SCM100PSL比),原因在於新一代的喇叭(不能確定是否為全部型號)都會用上Proprietary 25mm/1” S-Spec這顆全新設計的純銀繞線高音單體,或許高頻可能稱不上最犀利,但仿佛噴了通鼻藥水,真的改善很多,尤其在高音音質方面,感覺的到頑固的ATC也在調整腳步.

其實ATC是英國三大喇叭廠之一,只是在台灣不知為何總是被定位在"專業"領域,也是因為有優良傳統與規模,對於產品品質可以絕對放心.
Kevin.Yu wrote:
各位前輩好~近來一直...(恕刪)


ATC的中頻真的出色,強大的人聲結像力以及音場還原度,加上中頻的厚度很夠,而且喇叭本身的韻味也相當濃厚,我覺得如果只聽人聲,ATC是一對非常值得入手的喇叭。

小弟聽過ATC10、50、100,個人目前最喜歡的是50,箱體大小適中比較適合一般家庭,再來就是三頻分佈較為均衡,我自己覺得100號會比較偏向中下盤,聽一些歐美的歌手很適合,如果是聽女毒的話,50號反而表現的更讚,這都要歸功於那顆優秀的饅頭中音單體!(最好的型號是五十號以上才有!)

但除了人聲之外,其他類型的表現就比較普普,高頻比較暗一點,低頻也是屬於寬鬆類型的,感覺上100號比較適合當作背景式的喇叭,很輕鬆愜意,不過ATC有個共同的特色,就是要到達一定的音量才會真正的好聽,所以不適合沒辦法大音量聆聽的環境,相對的要大音量,就需要提供相對應的空間。

跟同為英系血統的B&W相比,感覺起來雖然味道走向完全不同,但追求的目標其實有點相像,都是追求高傳真的喇叭,可能是因為都是同樣作為給錄音室用的監聽喇叭吧。

但B&W比較偏向忠實反應前端的特色,所以如果前端搭的不好,就很容易聽起來枯燥乏味,比較一板一眼的,相反的搭配的好,就能有兼具音樂性與音響性的表現,越是敏感的喇叭可玩性就越高。

而ATC算是本身韻味比較濃厚的喇叭,而且靈敏度、效率比較低,需要大推力的後級(而且最好一個頻段用一台後級推,也就是Tri-Amp),對前端的搭配要求反而比較沒有這麼嚴格,原則上只要後級夠力、推的好,他就能還原很正確的聲音出來,同樣都是追求高傳真,兩廠的做法就不太一樣。

下圖是年初幫朋友載ATC100回來,在我家聽了一個晚上拍的,隨意的擺位依然表現非凡,相當難忘的聲音。



可能剛好我家前端是Accuphase,搭上ATC真的一拍即合,尤其是ATC那濃厚的中頻,被Accuphase那極具透明感的聲音給化開,形成精準細膩卻又不失韻味以及厚度的人聲~充分的展現出歌手的嗓音,其厚實清晰的中頻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
lingo1388 wrote:
只是在台灣不知為何總是被定位在"專業"領域

ATC在世界各地不少錄音室都有使用,實際上在全世界的錄音領域都非常有名、不是僅限於臺灣。
所以它在臺灣不是被定位在專業領域,而是在一般音響玩家中的知名度沒有像在錄音領域一樣高吧?

剛好相反的例子應該是B&W,B&W在錄音領域有非常多的世界知名錄音師使用,
但在臺灣、音響玩家反而對它在家用領域上的表現比較熟悉。

不過在國外的音樂製作相關購物網站裡ATC有鋪貨、反而B&W幾乎沒看過,
這讓B&W在錄音領域的知名度似乎沒有以往那麼響亮。
前兩年圓山音響展,ATC都有參展,我記得前年的ATC攤位,ATC原廠英國老外還有來台灣

ATC的展房播出來的聲音是少數好聽的房間耶
原來ATC去年音響展有來阿
抱歉 小弟去年買完cd
隨意逛逛可能錯過了 才沒印象
今年我也有買票進場
到時候直衝ATC展間~
Kevin.Yu wrote:
最近經過中華路音響街附近
看到一家ATC招牌的音響店也大門深鎖...(恕刪)


該不會就是在說「龍聲音響」吧,今年四月底經過的時候還正常營業


ATC英文全名:Acoustic Transducer Company
(專業)聲能轉換器公司,從這邊就可以理解創始之初是從單體製作開始起家的
我也是SCM100 P的用家,高音會不夠亮的感覺,多半都是因為擴大機推力不足。

但跟高音亮的喇叭比,還是略有不足,這問題在最新版的新高音已經解決,可以說ATC接近完美更大進一步

用不同擴大機推,推出來的聲音差非常非常多
目前測試推得最好是Bryston 14bst , linear acoustic 150.2

大電流是最重要的,純瓦數大沒有用,想聽可以來找我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