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ngwiemore wrote:我翻到老玩家的舊...(恕刪) 整段文章只看到重點,不要浪費時間去堡線! 基礎只有40分不可能躍升到90分水準。 改變晶格? 沒有切電子顯微鏡我是不太相信這種論調。 需要run開個人只有感受 喇叭跟真空管,其他可能因為氧化、 還是其他原因而有錯覺!?
recyko wrote:補充一下線材只有適補充一下線材只有適不適合不是貴就一定適合(耐聽、順耳)結構、線徑、單芯or多蕊、材質各有特性選擇適合系統的就不會太意外臨時找的一篇文供參:https://blog.xuite.net/auster.lai/twblog..(恕刪) 感謝大大的文章,我原本以為什麼線都行我換線的目的其實就是看到原本的線,外觀看起來越來越不爽,然後就臨時之起意乾脆換掉好了XD
upsir wrote:這.........(恕刪) 喇叭就是標準 RLC 模型,原則上線材阻值越高推力損耗越大,最怕線材還伴隨有電感與電容,高頻環境下,電容相當於通路,線材伴隨有電感,高頻砍進去就是等效電阻模型。 因此廠線裡面包覆材質不外乎減少影響而衍生的編織等等。 希望進步年代,儀器發達,外加一點電學基礎,才不會被店家唬得一愣
upsir wrote: 我前面有post一張對岸買回來號稱麥景圖美國製造訊號線,基本上一米不到台幣100, 裡面是銅與銅鍍銀混合,我把各一對絞成一對訊號傳輸,基本上不論真假,品質已經超越手上上千元訊號線。 對岸不少裸線,真真假假,通常剝皮時,採用高級鐵氟龍外皮,品質通常都不會太差。 當然假貨也不少,被騙久了就會分辨了
我印象中這線不算細耶!你是用哪種RCA頭可以塞這麼粗的線進去XDD能不能把你線怎麼焊的也PO上來討論看看呢??除了喇叭線本身作為訊號線可能不適合以外我認為這麼粗的線如何焊在RCA端子上應該也是值得討論的問題
tkdiven wrote:我印象中這線不算細耶!你是用哪種RCA頭可以塞這麼粗的線進去XDD能不能把你線怎麼焊的也PO上來討論看看呢??除了喇叭線本身作為訊號線可能不適合以外我認為這麼粗的線如何焊在RCA端子上應該也是值得討論的問題..(恕刪) 我一開始也因為太粗塞不進去…所以我……把其中一條的外皮扒掉了然後再用熱縮管套回去焊接的話RCA中間的洞 銅線扭一扭還是進的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