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想組pc當訊源,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燃燒羔羊 wrote:
想組pc當訊源,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
這次預算20,000左右

倒是覺得,20,000 的價位又不能一次到頂,先用這筆錢挑個中意好一點的 DAC (20,000 夠嗎?),然後用現有的 PC 邊騎驢邊看唱本....

先買了 PC, 就只是多了台 PC 而已,反而是當下什麼都不能做...

燃燒羔羊 wrote:
想組pc當訊源,有...(恕刪)


買張up board,便宜效果又好
什麼是醫療級電源?
Dac想買audio lab mini
Up board,又是啥?
我不會覺得買一台電腦沒有用啊,因為還要做其他工作,
Dac也編入預算了不過都要一步一步來、
現在倒是覺得周邊產品都比喇叭還要貴😢

燃燒羔羊 wrote:
什麼是醫療級電源?Dac...(恕刪)

http://www.100y.com.tw/viewproduct.asp?MNo=91436
類似這種, 還有一些進口的品質更好
用電腦建置會多很多香爐,多很多隻鬼
是我會直接把錢拿去砸
PIONEER N70AE
Marantz ND8006
這類的機種

只有幾萬塊,就不要違背聽音樂的初衷
聽音樂就該簡簡單單、輕輕鬆鬆
依此原則,用電腦當訊源,也不需特別注意什麼
頂多買一套不錯的播放軟體如J.river Media Center
燃燒羔羊 wrote:
什麼是醫療級電源?D...(恕刪)

如果,USB DAC外接,那買電腦,
你可以有幾項選擇

第一個是 Mac mini i3 8100 預算雖然多一點 但是 很適合音響用
雖然CPU有風扇 但只有4分貝,硬碟可以外接,容量根本不是問題。

另外 一個是 買Intel i3 NUC 迷你準系統電腦 無風扇 也便宜很多
效能也有一定保障。M2 SSD 有多少錢,就買多大。效能比十年前 i7 870 還強。
加個外接 UDH BD 還可放4K 當影音平台非常充足。

如果電腦的需求 只是上網、聽聽串流電台,不玩電動時。
買Windows 10的 平板電腦 就非常夠用,也會比較直接簡單一些
例如,Surface Go 10吋
或者一台入門筆電,ASUS TP412UA ...等等
也都是無風扇。
因為 其實音樂 不會佔太多CPU的功率
而且 音效卡已經用USB的dac
因此也不用太傷腦筋了。
只要考慮 音樂要放在外接式ssd 或者是 大容量的 USB碟、SD卡,就非常夠用。
現SD卡,都有400 GB了

再者 你選擇的這台dac 號稱可以讀Apple IOS 及 安卓
所以 找個 汰換的手機 或者是平板 配個SD卡 、灌些免費軟體,
另外找台PC 開DLNA分享硬碟,或買個WIFI傳輸碟等類似碟

就有專屬的媒體播放機了。

燃燒羔羊 wrote:
想組pc當訊源,有...(恕刪)

買台好一點的nas以後可以灌roon,然後usb輸出給dac
Nas使用模擬跑win10這地方很重要,要買好點nas記憶體加滿
電腦中有兩樣風扇是最難避免的:CPU散熱器、電源供應器

如果要組主流性能的桌機,那一定避免不了風扇,雖然 ATX 電供有出無風扇的(很貴,5~7千元),但 CPU塔扇怎麼說也得風扇,否則就是用"分離式水冷",然而搞那個分離式水冷就大工程了。


↑ 無風扇的全尺寸 ATX 電源

X68 若想追求完全零噪音,一般會選擇:
超低 TDP 功耗的CPU(筆記型處理器,或專為迷你電腦的處理器)

性能比不上主流,頂多算文書機。但完全無噪音,省電。



關鍵字:ATX 直插

專供低功耗電腦用的一種無風扇電源。(零噪音)
分成兩個部份:ATX直插電路板 + 外接變壓器



ITX尺寸合板:主機板 + CPU
(CPU已經焊在上面,無法升級更換)

TDP 僅 6~10 W,採用被動式散熱片,無風扇。

如果要兼當 NAS 機,建議選有 4個 SATA3 插槽的,省的還要額外插卡。這種 ITX 小板,只有一條 PCI-E 槽。4個SATA3,系統碟SSD佔一個,還有三個可以組硬碟 軟體RAID-5。

雙Gb網孔,如果要兼當 "軟路由"、"微伺服器" 也非常好用。

可惜的是:沒有 "光纖音源輸出"



目前市面上買的到的這種小板,有 N3160 和 J3455 兩種處理器。

J3455 性能比 N3160 好一些。,但 TDP 10W。
N3160 則是 TDP 6W。

好像內顯也有差,N3160 的內顯比較強一點,支持4K硬解。兩者都支援 4K 解析度輸出,但不見得支援 4K 硬解,詳細規格要上網爬文比較。以這種性能,只能軟解 1080P而已,4K影片必須靠硬解否則播不動。

這種速度老實說很慢,當文書機上網分頁開太多都覺的慢。但用來做 NAS、影音播放、下載機,是錯錯有餘的。非常省電,零噪音。



機殼可以挑 ITX 迷你尺寸專用的。

如果要兼當 NAS 機,則選傳統 M-ATX 機殼,或者 NAS 專用機殼。因為總要塞硬碟進去吧。ITX 機殼塞不了多餘硬碟的,裝一個 SSD 就到頂了。




外接 DAC 其實用光纖比較通透,光纖是走光,不會受到電磁干擾。

USB 電磁干擾多,USB 就是電線,電線會把電腦的電波雜訊,傳到 DAC 上。聽起來像濛了一層霧。

但主機板沒有 "光纖輸出" 怎麼辦?
那就是插一片音效卡囉(只取它的光纖輸出,其它不重要)

若只要光纖輸出,買便宜 4百元左右的音效卡就好了,不必去買 2~3千那種的浪費錢。電容在厲害也沒用,因為光纖輸出是數位的,不是類比,不靠電容的。



↑ 典型的外接 DAC 端子接口。OPT 就是光纖輸入。




↑ 電腦端的 "光纖輸出口",與 "光纖音源線"
光纖線是類似塑料材質的,玻璃纖維芯,裡面是跑雷射光(激光)。




DAC 從幾千元~數萬元 都有。

如果用途是聽音樂,那大部分預算應該都要花在 DAC 上。還有高級耳機/喇吧。

DAC 挑選:

1) 不是金屬殼的,可以直接跳過了。
因為連最基本的電磁屏蔽都沒做,還號稱什麼 HiFI 高音質就是笑話。

2) 沒有光纖、同軸等接口,只有 USB 接口的,可以跳過了。
只有 USB 接口的是玩具,廉價的外接音效卡。不是專業 DAC。

3) 電源線圈,愈大沱的愈好。
只有認真看待電源純淨度,才是專業等級的。

醫療級電源,就是在示波器上,顯示為完美正弦波,無雜訊。

醫院有些重症醫療器材,若有電波雜訊導致誤判,病人可是會往生掛掉的。意思就是:以非常慎重的態度,去看待電源。

音響常用 "醫療級電源" 一詞,指的是電源純淨無雜訊(完美正弦波)。追求音質的人常會怪東怪西,怪電線不是鍍金鍍銀的,怪電源有雜訊......基本就是吹毛求疵,而醫療級電源就是用來排錯的,電源已經完美了,問題就出在別的地方,不用再懷疑電源了。當然追求 HIFI 等級,醫療級電源也是最基本的。

4) 電容愈大顆,愈多,愈好。
日系什麼的更佳
強調音質的,都用電解電容,不用固態電容。這與一般3C產品有些出入,一般3C產品會認為固態電容耐用,但音響界的看法是:固態電容的音質,輸給電解電容。

5) 網上爬文看測試評價、親自試聽。
硬體做工再好,實際還是要聽聽看,免得買到地雷。


*******************************************

覺的組裝麻煩的話,現成可以找:迷你電腦、工控電腦

工控電腦:工廠高油污、高灰塵、潮濕 的環境下,電腦不能有開孔,也不能用風扇去吹散熱,不然不出幾個月必定掛掉。油污灰塵太嚴重,有孔洞或風扇的,主機板會短路。

意思也就是:整機無風扇,無散熱孔。零噪音。

舉例比方:占美 迷你電腦(對岸 掏寶,台灣沒代理)
性價比很高。





它這個是 "準系統",就是 處理器、RAM、SSD 要啥規格,啥容量,都可以自選。

I3~I7 都有(筆電專用超低電壓處理器)

整機無風扇,波浪造型的機殼本身就是大型散熱片,會把 CPU 和零組件的廢熱,透過導熱板導過去散熱。

筆電專用處理器,市面是沒零售的, CPU 買不到,主機板也買不到,想 DIY 自組很難,因為根本買不到全新零售的。所以若要買筆電專用的,只能買這種準系統。

性能取決於買了什麼等級規格,當然愈強的愈貴。I7 就比 I5、I3 都貴。都是筆電專用的,不會輸給主流電腦。實際性能就和筆電一樣。

不過買這種現成的,要留意:有沒有光纖輸出
這種機子,大小尺寸一目了然,要額外插介面卡是不可能的。
內建沒有就是沒有了,無法擴充。
感謝fedora大的解說,我大概有個計畫了,
想再請教,風扇的影響只是因為風切聲被認為是多餘的噪音,所以才被燒友所唾棄嗎?還是另有原因?
如果是擔心風扇成為噪音源,本身音響收聽的環境又不那麼安靜,那選擇這種無風扇的還有意義嗎?
謝謝

燃燒羔羊 wrote:
風扇的影響只是因為風切聲被認為是多餘的噪音,


這是其中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風扇馬達產生電磁波,使電流有雜訊。
尤其,是使用USB DAC,之前在這版討論還蓋起大樓喔。

但,我覺的風切聲、硬碟讀寫、光碟機讀寫,在這淩晨時間,一切都變的非常明顯。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