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 A7X是很棒的主動式喇叭,最早聽過他的前一代A7就對Adam這個牌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無奈那時候還在唸書,沒錢買。還記得美國唸書的時候,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單顆的A7x還從549美金漲到了749美金。Anyway, 之前會想添置前級,無非是希望提升A7x的音量和音質(在家聽的感覺似乎都沒有比在當初試聽時的那種感動),再者是因為家中有幾個設備,都需要透過同一對喇叭來播放,所以需要一個可以做切換的機器。Dac9H配上A7x,真的是無心插柳。我不是專業的音響迷,只是有些古典音樂的蒐藏,A7x喇叭的高音是他的特色,聽一些大編製的管弦樂,沒有混亂成一團的低音(我沒有很喜歡哄成一團的低音),但是A7x的低音也絕對不是等閒之輩,當初會喜歡Adam的喇叭,也是因為聽了Diana Krall得先場音樂會錄音,那乾淨直接的高音,乾脆不渾的低音,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是我買它的原因。之前也有聽過Dynaudio和Genelec的喇叭,Dynaudio沒有讓我印象深刻,Genelec有,不過差不多大小的喇叭相比,Adam的價格更划算,聲音上也沒有相差太多。Dac9H和A7x的搭配,我覺得音量上真的更突出了,音色上變得比之前飽滿許多,連我岳父也說加上DAC9H後喇叭的聲音比較出來了。我不太會形容什麼高中低音的感覺如何如何,直接的感受就是:現在的A7x,會讓我聽音樂的時候有期待,聽的時候會持續想聽下去。希望有幫到您
發燒音響(除ALL IN ONE類)器材功能區分界線愈來愈模糊,以前”訊源”-”擴大機(前後級)”-”喇叭”大概就如此,彼此很少跨界;現在不同了,因應年輕人的”潮”,各種外型和組合都有,加上有限的居住空間,因此,適量及適合尺寸會是購置器物時的考量;單以DAC為例就很複雜,除晶片選擇,也要看附加功能,常見的有+USB,+耳擴,+前級,+後級,+網路串流…等等,還可以多重選擇,因此,購買DAC時,功能與聲音應同為重要考慮因素,避免擴充性不足,又佔空間!當然,純就"發燒"角度,一定要一部疊一部堆滿屋子才夠氣派,對不對!?就看個人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