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alien wrote:
基本上0與1是不會...(恕刪)
USB 資料傳輸是一定有buffer 的,音樂或影片是透過 usb ISO 模式傳輸,也就是說不檢查對錯,錯了也不會重傳。USB 硬碟就不一樣了,不能錯,錯了就一定要重傳,所以用了會重傳的BULK 傳輸。
但不管是 ISO 還是BULK , 都是一串一串傳,每一串Block大小固定,可能是64/128/256 bytes或其他數值。
因為是用區塊傳,所以一定有buffer, 每個bit,byte 之間的jitter, 也許就沒意義了,也許是每個block 之間比較會有jitter 的問題。
老CD 輸出是同軸用的訊號,固定頻率即時輸出,不用buffer , 因為簡易,常常聲音比較好。有時一台三千元的老CD, 聲音比一台 3萬元的 usb dac還好,好聽的老cd Walkman 已經絕種了,我最後一台掛掉時候,真是令人嘆息。
USB DAC 眉角非常多,要搞到正確設定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整條輸出路徑,細節沒弄清楚,花錢花時間搞缐材,只能説是廠商的福氣。
Antus wrote:
我猜你沒有實際測試過不同材質usb線對聲音的影響,實際試過也許想法會不一樣。
大部分的DAC都只有接D+D-, Vcc和Ground是沒接的。
.(恕刪)
別説笑了,GND 沒接, D+, D- 就沒有參考的0V
不用猜也知道你不是學電子的。用憑空想像你只能多花錢買經驗了。
可以沒接的是 VCC, 自供電的 USB, 兩邊的 VCC 要斷開
luxor_w wrote:
發問描述不清不楚,...(恕刪)
抱歉 描述不清
測試器材
1.Macbook Pro
USB
1.AudioQuest Diamond
2.ZONOTONE 7N Shupreme 1
Firewire
1.Oyaide NEO d+ FireWire 6pin-9pin
DAC
1.Focusrite Saffire Pro 40
這台只能接1394
Sample Rate最高可調96000 Hz 調48000 Hz比聽測試
2.NI Kontrol S8
Controller內建的DAC晶片Sample Rate只能跑48000 Hz
耳機
1.Sennheiser HD 25 II 換PCOCC-A耳機線
音源
隨便選一首320k mp3 同一首比較
上來發問是因為我真的想知道答案
為什麼01訊號到DAC的這條線 線材能改變音質
然後我與那位在爭論的 還有
他說是ADSR大概接近喇叭兩步的音質
我覺得是ADSR顆粒變多 不是接近兩步的音質
Alessandro Lee wrote:
抱歉 描述不清測試...(恕刪)
音樂選一個 320k mp3 檔,基本上就不用再比了。
為何不選一個發燒片無損檔來比。
mp3 320k 𥚃面的音樂描述檔,到底是不是44.1k 的cd 音樂?
NI Kontrol S8 這一台只能跑48K, 那有沒有支援44.1k? 應該有吧?
那 mp3 320k 如果是 44.1k cd 壓縮而成, 那 N1 Kontrol S8 會不會自動切換到44.1k?
那你 Mac Pro 的 midi 音效輸出頻率,你是設成44.1k, 還是 48k?
你的播放器是iTunes 嗎?
我是Mac 存 44.1K cd 發燒片
用line out 內含的光纖輸出接一條200元綠色便宜的光纖缐到 usb DAC
Mac 的midi 設定成 44.1k 音效輸出
越簡單鬼越少。
整條路徑都 44.1k, 不會升降頻換頻率輸出。
44.1k 的音樂,用48K 播,搞不好44.1k 先降頻取樣到16K 或 24k, 再升頻到48K. 那高頻就消失了。如果44.1k 數位轉換到48k 有更高明的方式,不用降頻再升頻,那問題小一點,可是天知道到底在 Mac 端軟體是怎麼轉頻的。損失多少?
很複雜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