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這組合就是我想要的呀,讚不知道如果單買一顆聽音樂,跟b&o sound 2來比較哪種會比較好,聽到目前,phantom最適合的就是買二顆組小劇院本來也想買金的,但想到萬一要擴充,預算又要爆表了,純劇院好像二顆白的也很好
一直想去聽看看不同的版本的差異 入手一顆放樓下客廳 房間用Dynaudio Music 7 換條電源線調整一下就覺得還滿ok了看過香港的影片有提到換了更好的電源線跟腳架 沒有太大的差別 就不知道原廠給的品質就滿好的還是設計的關係了影片中有說用airplay音色比較差DLNA比較好(因該是這個我也有點忘了都是用wi fi連結 airplay傳輸會壓縮沒辦法超過16bit/44.1Khz)音訊應該也滿重要的感覺Devialet Phantom Gold 應該滿耗電的 給它穩定足夠的電流不知道能不能改變中高音的質感
先恭喜Daniel兄享受著Gold Phantom帶來的樂趣,字裡行間感受到你的喜悅。我現在用了一對Gold Phantom做Surround channel,算是比你早一步研究過使用Phantom接駁環繞聲的各種可行性,希望對你有幫助。用Phantom建環繞聲系統需要比較進階的設定,的確正如業務對你所表示,如果想方便最好是由他們幫你搭建一整套系統,你付款後享受是最好的 (Phantom一定是維持主動的);若真的很喜歡DIY或想挑戰自己,我大致分享一下方向給你參考:可以先看看我的一編網誌介紹取一個概念:http://blog.nick.hk/?p=6441. 首先你需要一台機器懂得將例如藍光碟的聲音訊號解碼再正確地分給各聲道輸出,最普遍的方式當然是購買一台環繞聲擴音機,由於Phantom本身就是Active Speaker,所以你也可以考慮購入高階的環繞聲純前級,只作Pre-out。2a. 第二步是最令人困擾的,就是各聲道的Pre-out如何可以駁入Phantom? 每只Phantom本身只有Toslink輸入,我找不到世上有使用toslink Pre-out的家用環繞聲擴音機,所以你可以選擇 (1) 使用Pro-audio級的processor (購買廠方方案就會用這類機器),質素好但價格高、設定也相對專業對於一般家庭用戶會有困難, 或 (2) 為每聲道加接一個RCA/XLR轉Toslink的轉接器,再以這toslink接駁每一只Phantom,缺點是大部份這類adapter聲音質素低而且極不穩定; 方法 (3) 為每聲道加一個RCA/XLR轉Dante轉接器,再在Phantom加一個Dante to Toslink轉接器,這是我用的方法,價錢也不算低不過我認為尚可接受,好處是使用network switch做媒介接駁,接線比拉toslink方便及更有彈性,聲音也非常好,不過也需要稍為花時間學習掌握設定的技術。2b. 第二步的另一個問題是LFE channel (5.1裡頭的 .1 超低頻channel), 家用的環繞聲分拆聲道pre-out是不會將這LFE channel混入去每個channel的,所以做不到5隻、7隻Phantom建構環繞聲最吸引的地方就是每只都是subwoofer環繞你,幸好大部份家用機當你將前置喇叭設定為Full range及同時你的設定內並沒有subwoofer喇叭,就會將LFE channel混入到Front channel內,但不會混到所有channel (以我所認知的沒有,我用的品牌也沒有,但不知道會否有某品牌新型號會有,不過機會是極微了。) 所以你的選擇只有 (1) 接受只有Front channel有超低頻輸出的事實 (我選了這個,反正低頻已經比獨立購買的subwoofer更好,而且有兩只), 或 (2) 購買原廠方案,他們會使用Pro-audio級processor先將LFE channel混入各聲道才輸出Toslink。或 (3) 使用"miniDSP nonaAVR HD" 這產品自己設定各聲道混音及輸出,再購買DIY的HDMI轉toslink電路板分柝出各聲道, 還要一點銲接功夫..... 我之前是用這方案的,優點是價錢相對平,缺點是產品不穩定我常碰到bug,而且它唯一支援PCM而不支援任何Dolby/DTS的訊號解碼,更加無法支援我最想做到的Dolby ATMOS及Dolby Vision、HDR輸出。說了一大堆,你應該明白要達成這目標有多困難?所以我一開始說,付款給廠方解決是最舒適又質素最好的方案。
之前有透過macbook pro + Amarra 播放 24/192 以上的音樂,聲音細節覺得跟我用耳機差不多,我以為透過AIRPLAY 可以撥放24/192請問用甚麼方式可以輸入24/192音源呢?S-WORKS Roubaix wrote:一直想去聽看看不同...(恕刪)
Devialet Phantom Gold 有線只有光籤輸入(這是我覺得他小缺點) 我這有一張創新未來 Sound BlasterX G5 這就可以光籤輸出有最高到24位/192kHz 外接像這種外接音效卡或是DAC 或是本來就有內建就直接光籤無線我就不知道了 有專屬的Apps這要請教用過了 應該透過這就可以 WIFI頻寬要傳音訊超夠用的 是蘋果不想給而已 到現在iTunes還是不給用flac檔 macbook明明都可以直接點了撥放了
Nick大真是神人等級玩家!原來這麼複雜除了分channel還得在類比跟光纖之間下功夫不怪您說原廠報價20幾不算貴而且整套系統就要跑的滿滿的光纖線材跟轉接頭系統穩定性如果也是個考驗空間規劃上好像比傳統被動喇叭只需要拉一條喇叭線還複雜了(尤其後環繞)不過好想體驗看看被.5的subwoofer包圍的感覺是否會震撼到不要不要的nicknick wrote:先恭喜Daniel兄...(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