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問聽CD和無損音樂有差別嗎?

筆電當訊源比一體CD機差也不是不可能,當然轉檔會有變化一樣有可能

luswtin wrote:
筆電當訊源比一體CD機差也不是不可能,當然轉檔會有變化一樣有可能


感謝luswtin大大分享,五分奉上請查收。

CD和筆電,用的是同一套耳擴,同一套音效卡解碼喲。
還有播放軟體 USB線還沒玩
有時候雖然同一台機器
但是解法卻會隨著輸入而異
bond_007 wrote:
CD和筆電,用的是同一套耳擴,同一套音效卡解碼喲。


普通筆電播輸CD機很正常,光是jitter和雜訊就容易比CD機高,而用不同的電腦軟硬體播檔案也有差異,若用專門播音樂的電腦(CAT)來播,會比很多未改裝的平價CD機還好。

CAT其實會比CD機好,但前提是要很懂電腦、知道如何調校,很費心,所以我到現在主要都還是聽CD
去MYAV看看那篇電腦訊源那篇,就知道了。主要是硬體解碼的過程中,電腦訊源干擾太多
之前用一台七萬的CD播放器,效果很理想。現在的電腦訊源約2萬元,實力約7分,但是方便。
CD裡面錄製的音軌是有損格式嗎?
CD音軌是不壓縮的,原則上應屬於無損的格式。
https://kknews.cc/zh-tw/digital/oyg5rlo.html
http://www.tcgs.tc.edu.tw/~sagit/info/p6.htm
ldw406 wrote:
嚴格來講,從CD轉出來的不能算是無損檔案,因為CD 本身就是有損格式了
≡≡ 覺人之詐,不憤于言;受人之侮,不動于色;察人之過,不揚于他;施人之惠,不記于心 ≡≡
最早的數位音樂檔之一是WAV,規格比照CD,是16-bit, 44.1kHz, 串流量1411 kbps,沒有壓縮.
後來iPod興起,流行把它壓縮到mp3,主要是砍掉高頻部分,串流量從128~320K之間不等,屬有損壓縮.
FLAC則是運用串流量可變的方法在串流音樂資料少的時候減少串流量,但沒有砍掉資料,屬於無損壓縮.

個人用戶在用CD轉成WAV時,要考慮到雷射頭的讀取過程以及類比電路的一些干擾,所以沒人能夠保證轉出來的WAV會跟CD完全100%相同.
FLAC則還多了電腦程式存下來時的壓縮動作,以及撥放時DAC的解壓過程. 在這不同的機器一壓一解壓的過程中一定會產生某些差異的.
因此除非你的WAV或FLAC是官方原廠網站購買下載的,否則自己轉換之後是會跟原CD是有點差別的.尤其是你的撥放器材越高級就越聽得出來.

另外回答前面的說法,現在很多原母帶是用24-bit, 96kHz的方式存下來的,但在CD發行時要轉換成16-bit, 44.1kHz來符合標準的CD紅皮書規範. 這種過程叫做位元轉換,但是過程不涉及串流的壓縮,因此唱片公司把母帶轉成CD時不叫做壓縮,也就沒有所謂的無損或有損壓縮可言.
CD撥放機,價格從2千到20萬甚至更高都有,等級不同,聲音也不同

版大上面的回文說是用相同的多功能擴大機來播的

但您知道不同的RIP程序,聲音也不一樣?
Monte920 wrote:
另外回答前面的說法,現在很多原母帶是用24-bit, 96kHz的方式存下來的,但在CD發行時要轉換成16-bit, 44.1kHz來符合標準的CD紅皮書規範. 這種過程叫做位元轉換,但是過程不涉及串流的壓縮,因此唱片公司把母帶轉成CD時不叫做壓縮,也就沒有所謂的無損或有損壓縮可言.


對,我前面說的"有損"就是指這個位元轉換的過程,或稱"降頻",這個步驟會減損音質,所以我才說"有損",但"有損"這個詞通常是指轉成mp3之類的壓縮檔,所以我說CD"有損"並不準確、不符合慣用語,應該說「CD 音質比母帶差」,才不會讓大家混淆。用詞不夠準確,還請大家見諒。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