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d_007 wrote:
CD和筆電,用的是同一套耳擴,同一套音效卡解碼喲。
普通筆電播輸CD機很正常,光是jitter和雜訊就容易比CD機高,而用不同的電腦軟硬體播檔案也有差異,若用專門播音樂的電腦(CAT)來播,會比很多未改裝的平價CD機還好。
CAT其實會比CD機好,但前提是要很懂電腦、知道如何調校,很費心,所以我到現在主要都還是聽CD
後來iPod興起,流行把它壓縮到mp3,主要是砍掉高頻部分,串流量從128~320K之間不等,屬有損壓縮.
FLAC則是運用串流量可變的方法在串流音樂資料少的時候減少串流量,但沒有砍掉資料,屬於無損壓縮.
個人用戶在用CD轉成WAV時,要考慮到雷射頭的讀取過程以及類比電路的一些干擾,所以沒人能夠保證轉出來的WAV會跟CD完全100%相同.
FLAC則還多了電腦程式存下來時的壓縮動作,以及撥放時DAC的解壓過程. 在這不同的機器一壓一解壓的過程中一定會產生某些差異的.
因此除非你的WAV或FLAC是官方原廠網站購買下載的,否則自己轉換之後是會跟原CD是有點差別的.尤其是你的撥放器材越高級就越聽得出來.
另外回答前面的說法,現在很多原母帶是用24-bit, 96kHz的方式存下來的,但在CD發行時要轉換成16-bit, 44.1kHz來符合標準的CD紅皮書規範. 這種過程叫做位元轉換,但是過程不涉及串流的壓縮,因此唱片公司把母帶轉成CD時不叫做壓縮,也就沒有所謂的無損或有損壓縮可言.
        內文搜尋
    
    
 從 APP 打開
從 APP 打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