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

SACD與SACD Hybrid的音質比較

koting12001 wrote:
可以去SA-CD.net查,裡面有錄音方式,或者是找特定唱片公司(eg: Pentatone, Challenge Records, Channel Classics...).
唱片可以去英國MDT網站買,每個月都有special offer,可寄台灣,比在台灣買便宜很多!

讚啦! 這訊息太有用了. 先筆記起來.

幫兩位大大加分. (都忘了M01有加分這功能了....)
Monte920 wrote:
舉個例子,這張原始錄音DSD的hybrid 維瓦第小提琴協奏曲,2ch聽起來就很感動了,multi channel效果更是超讚的!

沒聽過sacd multi channel, 有點好奇, 除了音質及頻寬以外,
multi channel的效果, 跟戴耳機聽的感覺相不相似?
戴耳機的聽感, 有點像是人在樂團中央, 不知sacd的multi channel是否也是如此?
另外, 家庭劇院系統, dolby , dts 5.1, 跟sacd multi channel比起來, 是否也類似?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沒聽過sacd multi...(恕刪)


SACD multichannel類似Dolby TrueHD或DTS HD Master Audio, 有點像是你買BD來看音樂會的環繞效果,但SACD是純音樂,沒有錄影. 只是解碼並不是用它們兩家公司的, 你若有環擴,只要放在Auto或Direct, 它自然會幫你解碼.

由於SACD錄音以古典樂為多,所以multi-channel所要表現的大多是音樂廳的迴音效果,聽起來比Stereo更有立體感. 上面Koting大介紹的公司都有很好的SACD錄音. 另外我也可介紹BIS, Linn, Chandos這幾個公司的SACD錄音都不錯.

唯一把multi-channel拿來玩定位的公司是Tacet. 他們喜歡把小提琴放左前方,把中提琴放左後方,把大提琴放右前方等等,此時聆聽者便成了指揮,而不是坐在聆聽席上面. Tacet又強調它們都是用真空管錄音,所以聲音較暖. 你也可以買幾張來試試看. 但如果你只有二聲道,就無法感受Tacet SACD的多聲道定位效果了.

這張彼得與狼和動物狂想曲的環繞效果非常有趣喔!
Monte920 wrote:
SACD multichannel...(恕刪)

謝謝Monte兄解惑.

這樣看起來sacd multi channel可以當成跟環繞音響系統差不多的東西, 只不過錄音的方式效果不大一樣.

我家的環繞音響已經好幾年沒開聲了..... 喇叭都被我乾坤大挪移, 到處實驗. 所以sacd multi channel 暫時只能用想像的.

Tacet的一般CD我有一些, 有機會再補一些sacd.
雖然現在沒得聽sacd multi channel, 不過未來還是很有機會的.
Tacet這張環繞測試片, 當然也要收了.
有機會引導小朋友聽聽彼得與狼和動物狂想曲,, 看能不能幫他們添一下音樂細胞.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剛才要下單買這張,...(恕刪)


即便在電商時代, 小弟也常直接去這品牌的台灣代理商買片
不過, 在台灣實體代理商有其成本存在,
一些國外大間的網路販賣商, 售價約一半(£11.25)或高些(USD20.75)

只是話說回來, 愛樂者也必須謝謝代理商將品牌引進台灣, 介紹給樂友...
Monte920 wrote: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20164969
舉個例子,這張原始錄音DSD的hybrid 維瓦第小提琴協奏曲,2ch聽起來就很感動了,multi channel效果更是超讚的!

今天收到這張SACD了, 二片裝800元真是超值.

聽了後有一個感想: Rachel Podger那把琴到底是什麼名琴, 這音色真美啊! 查了資料, 結果是1739年, Antonio Stradivari的學生Pesarinius製做的.

然後我切換到CD層, 結果琴聲沒那麼美了.....
Pesarinius地下有知, 也會十分感謝sacd技術.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今天收到這張SACD...(恕刪)



沒錯, SACD層較甜,較暖; 而CD層比較冷硬. 不過若是沒有比較,其實CD層也很棒,因為它的原始錄音好!

如果你讀它的製作技術資料, 他們用的master監聽喇叭是B&W 803D, 所以我們用B&W來聽的音色應該跟原來的會極為接近. 兄台的802D3還勝過廠商用的喇叭呢!
Monte920 wrote:
如果你讀它的製作技術資料, 他們用的master監聽喇叭是B&W 803D, 所以我們用B&W來聽的音色應該跟原來的會極為接近. 兄台的802D3還勝過廠商用的喇叭呢!

在聽這張CD美妙的琴聲時, 讀它的小冊子, 看到Mastering Room的喇叭是B&W 803D時, 真是小小的興奮了一下.
再仔細看, amp: Classe 5200, Cable: VDH特製線
只有喇叭是同品牌, 其他的都很不一樣, 出來的聲音, 大概也會有很大的不一樣吧!

回想到802D3剛進我家時, 唱出來的聲音簡真就是慘不忍賭, 小老弟604S3都有機會PK, 看看有多慘.

現在器材都到位, 系統調整得差不多了, 剩下空間擴散吸音再加強, 線材再小調就可以安定下來.

終於可以好好的欣賞音樂, 前陣子老是聽測試片, 聽到耳朵都快長繭了.

Monte920 wrote:
SACD multichannel...(恕刪)


我有這張彼得與狼,介紹的口白一直在五隻喇叭飛來飛去。
話說我SACD 主要也都是找多聲道的,個人木耳聽到好的錄音cd就很滿足了。
多聲道是聽立體感,這是兩聲道無法提供的。

這也是我保留在五聲道拿掉重低音的主因,要雙聲道與sacd 雙修。
雙修缺點是:劇院重低音交給主聲道落地喇叭表現震撼度差一點,雖然音質很好,但動作片要的是效果。
但這在多聲道sacd 的表現恰如其分,不會亂灌低頻。
台灣經濟奇蹟的幕後無名小卒
彼德與狼和動物狂想曲我買到最後一張
但是另外一張維瓦第小提琴協奏曲找不到
請問Monte兄要去哪裏找
美國亞馬遜網站嗎?
  • 1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