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新手主動與被動喇叭疑問


EddieFeeng wrote:
最近因為要換喇叭,...(恕刪)


我是主動的用家,從耳機入門,再從書架全音域玩到落地多音路一輪,最後回到書架主動,

如果你的目的是聽音樂,主動足以,同預算下主動大多贏被動,

因主動式喇叭的擴大機跟單體和箱體容積全都在原廠設計時就已在目標預算內採最佳化設計,

架構上又是主動分音,一擴大機對應一單體,最短路徑,又因為大部分主動喇叭設計來做為工具使用,

所有成本幾乎投在與聲音相關的部件上,

不像被動喇叭一部分成本花在外觀上,

被動分音又會消耗功率吃細節,大動態大音量高低音單體互相搶電吃,

需要多消耗至少一對喇叭線(甚至多對,bi-wire的話,萬一前後級分離再多一對訊號線),

不然也不會衍生出外置分音,bi-wire,bi-amp,mono-mono等被動式的玩法,

而這些全都濃縮在一對主動式喇叭裡面了;

反之你就是想玩設備,被動的確好玩很多,更改任何一個環節,聲音都會改變(但不一定變好),

也因為這樣你會看到很多人在問什麼叭配什麼擴適合,

就是因為每對喇叭響應頻率不同,阻抗不同,擴大機的瓦數不同,阻尼係數不同...等等的,

才會產生這些問題,所以回過頭來問你要聽音樂還是玩設備,有錢有閒有空間,就玩被動,

三者缺一,主動會讓你省很多事情,像樣點的主動一對三到五萬之間,

配台da兼前級就可以體會到主動式聲音通透,細節豐富,動態反映靈敏的特性,

被動系統光是要撐起細節豐富就所費不貲,也只好在韻味這件事情上大做文章...

大概木耳,韻味這東西我比較無感,但聲音通透,細節豐富,動態反映靈敏倒是讓我很甘願的掏錢就是...

況且玩音響有些人追求像死人心電圖一樣的響應頻率,雜誌對某些喇叭的響頻圖平直也無一不讚賞其精準無染好搭配,

那何必繞遠路玩被動,像樣的主動買一對,訊源,前級,電源線跟平衡線也夠玩的了,不用怕無聊,

倒不如說你可更加專心的去調整你的訊源跟前級,怎樣都比把預算分散到後級跟喇叭線上更容易集中資源衝高系統等級.

更不說大部分主動喇叭可調EQ,對應大部分聆聽條件不良的居家空間適應性高,更容易擺位.

只是我講的主動式喇叭比較正規,黑黑醜醜的那種,多媒體喇叭不在此限

a0926173300 wrote:
S2000 跟 A200...(恕刪)


原本是想死心就買S2000的,剛好大大你說到我很想知道的問題,A200線材部分真的有加分嗎?
原本想購入A200時,順便去沒屋頂買1-2千元的那種線材,這預算該買嗎?還是要很高級的線材?
先不管被動喇叭,如果這兩台真的差很多,那我真的就不考慮S2000了
enochsingle wrote:
我是主動的用家,從...(恕刪)


其實我原本就是想說,隨便買一台電腦喇叭,一直在小惡魔爬文,才看到E牌,然後一直研究
研究到S1000跟2000,因為預算大概1萬左右,才鼓起勇氣去一直不敢去的音響電試聽,然後又提升預算到2萬左右,
後來一直爬文,又一直看到被動喇叭這方面,才想說買好一點的被動喇叭,去玩玩線材(預算大概一條1-2千元那種),看看這樣配會不會比花2萬5買主動喇叭強
musiccomposer wrote:
主動式聲音通常較平衡...(恕刪)





只是主動式 要特別注意的是重量 因為有變壓器 散熱器 通常比較重

像是書架喇叭 放桌上還好 如果你想放在層架上 記得先看負重 才不會 一字 變成 U型
EddieFeeng wrote:
其實我原本就是想說...(恕刪)


不會,同預算下主動幾乎都贏被動,低預算下更是.

一萬出頭jbl跟presonus都有好選擇
以前玩組合moon加dynaudio
現在naim muso-QB 好聽又方便
mashall acton 更是平價的選擇,聲音細緻平衡度好
如果預算在二萬以上,會再加一點購買高一層級的主動式喇叭,此價位中少說有十來種廠牌機型可選,請自行GOOGLE"主動式喇叭",無論那一對,保證不會令您失望.
EddieFeeng wrote:
原本是想死心就買S2000...(恕刪)


要加強低音先換電源線
https://img.alicdn.com/imgextra/i2/1069968546/TB23LiNaJBopuFjSZPcXXc9EpXa_!!1069968546.jpg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09.2.0.0.6b4ceafcUs9YHb&id=543284164424&_u=l2f27r9l5fea

日本 FURUKAWA 古河 T1 无氧铜电源线 2米自己做頭花 3百多 (很重郵資就一百多)
音場力道都加強很多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09.2.0.0.6b4ceafcUs9YHb&id=36616362982&_u=l2f27r9l2828

美国怪兽 纯铜 PowerLine 400 1米(含頭2百多) 改善不明顯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09.2.0.0.6b4ceafcUs9YHb&id=543266874589&_u=l2f27r9laeb1
丹麦ortfon高度风8N单晶铜发烧信号线音频线纯铜HIFI信号线RCA线
拿來做同軸,三頻均有提升,雖非 75歐 但比我試過三種標榜 75歐的好很多
含頭1米也2百多

我用 乐之邦 Monitor 02 US mark2 數位同軸
USB 自己改分離線由電池供電
含喇叭花不到2萬5 (都掏寶買) 就很滿意了 (都近場聆聽,1.2米)
另有一組落地劇院(JAMO S626)都是假日看電影時用的,A200 僅在低音上輸一點,解析反而贏一點

但 A200 有個缺點,在用數位同軸時,電源容易受干擾,家裡只要開關電源有時就會爆音,其他音源輸入時就不會
jun141 wrote:
我也是在考慮要買被...(恕刪)


The Sixes我前陣子有在信義誠品聽過,聲音非常漂亮 高頻足夠通透清晰 中頻溫和厚實 低頻紮實有力(跟r15pm比起來)

不過小貴稍為問一下是可以再壓低的

jun141 wrote:
我也是在考慮要買被...(恕刪)


這種擴大機做一邊的主動式個人不是特別愛,兩邊訊號路徑不等長,箱體有效容積兩邊也不一樣,重量也不一樣,

箱體共振頻率勢必也不同,以發燒的角度來說不算特別嚴謹的作法,擴大機輸出100W X 2,單看這點應該也不像

一般監聽喇叭一擴大機對應一單體的架構,那麼內部大概同樣是被動分音,一擴大機推一邊兩個單體,

說穿了就是掛一組擴大機的被動式喇叭系統,建議售價快四萬,不如買PRESONUS R65,

高音50W,低音100W,單邊150W,雙聲道共四組獨立擴大機分別推動四顆單體,主動式分音不吃功率/細節,

海爾氣動高音音場寬廣層次豐富,絕對讓你起雞皮疙瘩,

兩顆喇叭內部結構完全相同避免兩邊出來聲音不同,頻寬是紮紮實實的45HZ-22KHZ,

SIXES是40HZ-20KHZ@-3DB,那麼平直沒衰減的部分可能只有60~16(要看圖,沒找到),

R65還可以調整EQ對應條件不良的聆聽空間,SIXES擺著就是那樣了,

兩者價格在同個區間,除了漂亮(漂亮要花錢的),我看不到選SIXES的好處...

有USB DAC?這種多媒體應用架構的大多圖個方便,我不認為那個DA會很厲害就是了

我沒有聽過,我也不排除他很好聽,你可以去聽聽看,錢是你的喜歡可以下手,

但看規格我不會選他,經驗上架構嚴謹的監聽喇叭聲音都很四平八穩可以放心買,

那我會買架構嚴謹的.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