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聲道最好使用同品牌的產品,聲音表現才會一致,不要省小錢買「特工環繞」而浪費了整套十萬塊才是浪費啊啊啊啊
scientistfixyou wrote:
新房在今年3月交屋,...(恕刪)
1. 樓主內文說自己是"超級新鮮人",所以理當沒有太多經驗
2. 現代台灣的公寓大樓,普遍就是40~60坪左右的標準三房二廳格局,通常客餐廳連在一起,空間就這麼大,很難有專門的視聽空間
3. 客廳裝潢一定得考慮其他家庭成員以及傢俱的使用,不可能事事都用家庭劇院當成第一優先
4. 誰捨得新家客廳什麼櫃子都不做,叫人家去買現成的音響架來放就好?
5. 在上面的前提下,能把音響線先埋好,能有差不多的空間放5.1或5.1.2喇叭,就很好了
6. 試想,什麼音頻共振,高音準不準,中音甜不甜,低音沉不沉,什麼聲底圓潤,或偏冷或偏硬,等等等的。這種這麼主觀、抽象的形容詞或感受,真的對"超級新鮮人"有差?
所以到最後,所謂的家庭劇院要嘛就是新家客廳的視覺上比較豐富,爽度比較高,客人來看了有面子,要嘛就是只要有比傳統塑膠喇叭好的音質,看電影時能感受到四面被包圍的效果,就很滿足了。
有能力追求更好的效果或設備,當然非常好,不過更多時候大家可以用市井小民的現實生活來想想看唄~~



不惑之年移居美國,該買什麼車?
lin8810 wrote:
誰捨得新家客廳什麼櫃子都不做,叫人家去買現成的音響架來放就好(恕刪)
更多時候大家可以用市井小民的現實生活來想想看唄
因為我家買過音響架,也給木工做過櫃子,也看了不少其他人家中的裝設
音響架不會比較貴(名牌例外),因為工廠大量生產
裝潢做的櫃子很貴,因為人工量身訂做
裝潢做的櫃子最後還是拿來擺音響,結果很容易不合,做櫃子的人哪想到後面有那麼多線要走,要散熱,不然機器會早夭
音響架經過幾十年考驗,還能活到現在還在賣的,都是經過驗證的
喇叭空間不要被包起來很重要,不然花在音響上面的費用都是浪費
只是提供過去花錢買來的經驗,稍微注意既可省錢也會更有效
裝潢公司通常都是做太多(多做多拿賺錢),自己要取捨
一、關於地板:建議底下是實心地板(不要下面架空的木板),才扎實!
二、關於電視櫃大小:
高度:參考大型的重低音高度與深度,及電腦主機的高度(有些人會將電腦主機接上客廳電視,娛樂用),建議60公分。
深度:含散熱與線材空間,及器材之深度,建議60公分。
寬度:即「您的擴大機 + 重低音 + 數位類比轉換器(DAC) + CD/DVD/BD撥放器 + 電腦主機」之總和。
三、關於插座數量,盡量保留多點插座,我們就已較發燒的設計來估算插座數量
「前級擴大機 + 後級擴大機 + 數位類比轉換器(DAC) + 重低音 + CD player + DVD/BD player + 電腦主機 + 電視盒 + 電視機 + MOD + 2個預留口」,故需要12組插座,而且每個都要接地才安全喔(還可以讓聲音變好喔)
至於品牌就多去聽聽看了
國產大廠雅瑟、谷津可以考慮~~~~~~~~因為外國品牌太貴了!
如同上面幾樓大大的建議,要兼顧其他家人的想法和整體的美觀,尤其又是客廳,有些就被妥協了。
附上電視牆的立面圖,下方的電器櫃是我規劃的,設計師是無罪的,哈!
右邊3個櫃體會更改為沒門板,然後上方和側面嘗試開孔有助散熱
(因為是用系統做的,還沒和設計師討論可行嗎)
列出可能買的各機型的最大尺寸如下(單位是cm,電器櫃深度約55cm) :
1.落地式喇叭 (以KEF Q550含底座為例) : 寬29.9* 高92.6* 深31
2.擴大機 (以ONKYO TX-NR676為例) : 寬43.5* 高17.4* 深37.8
3.藍光撥放器(以Pioneer BDP-3140為例) : 寬36* 高3.9* 深20.8
4.PS4 CUH – 2000 : 寬26.5* 高3.9* 深28.8
5.DAC : 還沒研究。
以上,還漏了什麼電器嗎? 或是電器櫃尺寸要修改嗎(目前太座不同意單獨買音響專用架)?
再麻煩前輩指正。
謝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