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不過還是讓我有點Shock,570網兄怎麼知道的呢?我們是現實生活中的朋友嗎?除了傳統的CD外,我想因為方便的關係現在聽數位音檔的人很多,請問在網上常常聽人家說的這些無損數位音檔要去哪聽?或是購買呢?(我目前只知道youtube...)570 wrote:真的正常情況下算是...(恕刪)
YOUTUBE的音質要看但通常都是AAC128KB左右的確DAC的改善可能不大不過就我所知專門處理數位串流的網路播放機如MARANTZ NA11S1,PIONEER N-70A,TEAC NT-503等都可以透過各家的演算法去提升音質連上SPOTIFY這種320KB的音源都會有感的提升當然有CD轉無損或是HI-RES更好但是越往上你會發現差異越來越小(也有可能是受限於器材的等級)能夠分辨出HI-RES跟一般CD的差別我想就已經很厲害了HI-RES一般而言指的是高於CD音質的無損數位檔購買管道其實不少如MORA,e-ONKYO,HDTracks,Linn Records..等再上去還有所謂的DSD64.128.256(512還沒看過半首)購買管道有Super HiRez,NativeDSD,2L...等不過對於DSD,有些人很嗤之以鼻,認為是商業手段炒出來的這部分就見仁見智,24/96的PCM與DSD64還是聽得出來差異但是說實在的同一首歌你要去分辨出兩者的差異在哪整套音響的等級跟聆聽者的耳力都非常考驗小弟器材跟耳朵都很普通差異性就不敢講出來獻醜了我只能說DSD聽起來比較自然所以我還是買單了XD以上訊息提供handsome189大大參考樓有點歪了樓主若是還沒建構完成建議多去試聽比較一下還蠻多人聽不出來CD跟HI-RES的差異甚至DAC有跟沒有也聽不太出來因為我們的耳朵其實大部分都是聽YOUTUBE.KKBOX+199元電腦喇叭長大的盲測其實很難去分辨差異但其實聽久了高解析跟高檔器材你會發現你已經回不去了坑會越陷越深...XD
個人的經驗是YOUTUBE的音樂用好的DAC來聽是絕對有差的特別是些上傳的時候原生訊號的品質就夠好的音樂另外就是雖然YOUTUBE只有128K到320k不過根據研究結果能分別出320k跟44.1的人其實已經是相當少數所以320k其實就夠聽了
比較有水準的DAC,對於Youtube, Spotify, Apple Music等等提供有損壓縮的網站音樂的確都有正面的幫助.但是正如上面有網友大大說的, 音樂格式超過CD的1440 kbs的高解析音樂後, 能聽出差別的就越來越難, 必須要有極好的設備與很靈敏的耳朵才能夠聽出某些區別.同樣的, 用來解那些有損壓縮(<320 kbs)的網站音樂, DAC越高級之間的差別就越來越小. 以我自己的經驗, 800美元的Marantz HD-DAC1比起市面上100~200美元就能買到的DAC就有明顯差別, 但跟定價達到3000美元的NA11S1的差別就沒有那麼明顯. 因為音樂流量就只有320kbs, 你再好的DAC頂多就是達到跟CD很相近的程度,但不可能超越的.所以還是要看你平常聽音樂的訊源來自哪裡. 如果你常聽昂貴的高解析音樂,那投資昂貴的DAC, 前後級與喇叭算是正確的. 但如果平常只聽Youtube, Spotify之類的, 3萬等級的DAC就差不多快到頂了. 再繼續加碼到10萬以上的DAC來聽Youtube也許有進步一點,但幅度並不會太明顯.
我聽 youtube, sportify等串流音樂, 覺得跟無損音樂檔的最大差別, 不是在解析度, 而是在動態方面.串流音樂聽起就軟趴趴, 平平淡淡.進階的DAC, 也許在聽串流音樂對解析度幫助不大, 但拜助於好的調音, 音樂也會比較舒服耐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