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設計來用於深夜聆聽的喇叭箱

前陣子發現一款對岸賣的迷宮喇叭

看起來還蠻特別的

不知效果如何

為避免廣告我只貼圖




lessontwo wrote:
前陣子發現一款對岸...(恕刪)


氣室裡面尖尖的物體,有學問
基本上有想要去消除駐波問題
他那個概念來自於雷達波截面積的測試實驗室
為的是讓測試物體能在沒有背景干擾的情況下,計算出乾淨的數據

我的氣室也是這樣弄
不過基於施工容易度,我並沒有做成尖尖的形狀
我的是長短條的圓柱形,不是尖錐形

至於氣道的話,就掉漆了
那個等距間隔的氣道
下潛幅度沒有漸漸放大管道的模式來的有效益



bigroom wrote:
最近想做一組適合深...(恕刪)


我說一下個人的看法

整體聆聽空間中的聲音平衡後是不會吵人的,人的感覺就只是有聽到聲音,不會不舒服。


樓主的做法很棒。

但是音響系統,是包含空間的,怎說?

樓主要的包覆感、臨場感,這是需要空間材能做到的。當然也有訊號模擬方式。

質感,這是一分錢一分貨,先省略。


反射音,決定 空間感大小、包覆感大小、臨場感。
喇叭箱體只是聲音訊號源,整體聆聽空間的反射,總之,空間感大小、包覆感大小、臨場感,以空間下手才是重點。

若用訊號模擬,這種方式非我專業,不在這邊說。


第二個:質感

質感與喇叭息息相關,除了喇叭就是腔體。

腔體中,
聲音的傳導:
1. 黏木頭的膠水:這個會影響聲音的傳遞,聲音振過去,不會想要木頭和木頭的接縫,把聲音吃掉,或是漏音,或是直接音與腔音相
        位失真。
2. 木頭方向性:就跟摸寵物身上的毛,有順毛、逆毛,我家貓不喜歡逆毛摸,聲音也是一樣,一定有一個面、一個方向最好聽。

3. 抑振點、導振點: 腔體振動起來後,一定會有幾個地方是能量的集中區、無能量區,說白就是建設性干涉、破壞性干涉影響下,
振最兇的與不會振的,要怎麼處理要視聲音情況,如: 聲音中細節音,被吃掉了或是被放大。

4. 反射面: 同材質下,表面的處理會影響聲音,如上的漆種、顏色。



若想要某範圍聽得到聲音,那就是使用 指向性喇叭。
就我所知,指向性喇叭都是用陣列喇叭(用很多顆喇叭),利用建設性干涉與破壞性干涉,將聲音波束變窄,這個要Chip的、要演算法,
在某音響展,實際聽過跟耳機的感覺一樣。 我的感覺是 不真實、不耐久聽,包圍感是訊號模擬,就像唱片中的空間感,有幾家唱片公司用人造手段做出來的感覺是一樣的。

但整體說真的整理很棒,因為那些聲音就真的是自己專屬的,別人聽不到。













Aton_gluon wrote:
我說一下個人的看法...(恕刪)

傳輸氣道裡的結構變化,我正在猶豫不決中
你聽聽看下面這三種變化,你覺得如何?


轉角無任何導板



轉角有反射板45度



轉角有圓拱狀
很好奇花費的精力和時間換算成你工作所得應該等同了吧
londontaipei wrote:
很好奇花費的精力和...(恕刪)


燒友自己做的箱子,其實已經跟金錢無關了
你看看這個,就知道了

不錯的雙塔,這前年,我也做了一箱。


Fostex FE-126E + Tweeter Vifa DQ25SC16-04
這適合蠻多人用的


好像是站立的重低音,這我不敢玩,我家沒有大空間


日本人的迷宮箱計算過程


這也是玩,在做比較實驗


非常知名的天鵝箱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