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thinking wrote:你可以自己量一下坐...(恕刪) 謝謝J大的建議,當初音響老闆幫忙設定好後,後來因為打掃的關係不小心動到位置所以位置就很隨興的擺了....我會再使用J大的建議來試看看....感謝您!!!
Fabio_Lin wrote:很多廠商都會找一些...(恕刪) F大太專業了! 希望F大可以私訊小弟如何操作網站的數據,往後想要升級喇叭就可以預先評估要聽那些牌子了之前試聽了大約快十間店,真的還蠻累對各家老闆也蠻不好意思的....F大回文中提到的水平離軸和垂直離軸小弟毫無概念阿... 煩請F大再私訊或是回文也可以,小弟想更了解這些資訊....不過F大提到數據中分析60~50Hz這段掉很快,配重低音剛剛好?這段話當時在試聽時很有感!當時試聽有遇到覺得單用IKON 5去試聽音樂,低頻部分真的是稍嫌不夠味道...但又礙於預算有限無法再把喇叭提升到更高一階的IKON 6,後來朋友是建議其實低音部分不強求的話,可以靠重低音去補足就好...不過F大太謙虛了,這不是紙上談兵的評述...實際上聽感的差異跟您的分析都還蠻符合耶!!!
奧德賽 wrote:只是很好奇啦!不是...(恕刪) 奧德賽大抱歉讓您有業配文的感覺,上面的資訊都是從DALI或是其他廠牌官方網站上找的因為要闡述這顆喇叭給我的感受,可能寫出來的文章會很悲劇....所以硬是塞了一堆官方數據來填補空洞阿...
陳哈林 wrote:F大太專業了! 希...(恕刪) 說專業的話還差的遠,我怕觀念錯誤導網兄如果以下打的有錯誤,還請網兄指正喇叭是一個聲源,有自己的特性,在空間中會有交互影響大概就是三個點:1.喇叭 2.驅動裝置 3.空間因為每個人空間都不同,幾乎沒辦法像無響室那樣,相同的喇叭在不同空間,低頻段的表現會有點差異不過那些測試還是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因為低頻/空間的交互關係大概是在250Hz以下一般空間,在250Hz以上的測試結果是很有參考價值的,如果看到250Hz以下是很平緩的,那應該都是模擬出來的結果(所以那個網站測試圖上方有條白色的,大概就是指這區是模擬出來的)頻率響應測試看的是量感,並不能直接對照到質(當然有關係啦,量都不對了哪來的質XD)搭配失真測試,暫態,瀑布圖...比較能完整了解"質"以上面那張圖為例,如果紅色的線是擴大機輸出的訊號那,完美的喇叭應該會跟紅色的線平行(高低不同只是音量不同)但是現實世界沒有這種東西,於是實測圖跟紅色的線就有了落差:過量或是不及人耳對小量的差異應該沒那麼敏感,不要有銳角的轉折應該不會明顯察覺吧詳細數字我不曉得,不過那種緩和的2~3dB起伏,應該就很OK個人比較不喜歡那種銳利的轉折,或是像海波浪一樣比如說P牌喇叭(15萬左右吧?)這對A牌喇叭(定價超過百萬)這對與中線落差不大,但是上上下下太多又銳角,我也不喜歡(黑色)上面這些測試有三四條的線,那是不同角度測量的結果測試時會把麥克風對準高音單體(因為高音指向性強),測試會有水平離軸跟垂直離軸可以發現這些測試都是在一定的頻率之後才開始分離,這主要會跟高音單體的擴散性,還有聲音在一定頻率之後的指向性有關擴散性好,意味著離開軸向,高頻衰減的量不多您這對因為高音單體有兩個,低音單體兩個負責的頻段也不同,所以測垂直離軸時,上下的特性會不同因此高低會有影響水平的話左右就沒差,因為對水平測試來說是對稱的,測試結果看起來水平離軸有點角度時,高頻反倒比較接近中線因此我會猜說,不要toe in聽起來可能比較自然再看他的低頻段,60Hz以下的量感快速衰退,單純做兩聲道,一般音樂應該是還夠用,就是極低頻段可能會少了些感覺不過掉那麼快,補上超低音時,疊加的變數就小了些,因此我猜說,搞不好蠻適合搭配超低音的至於失真的部分比如說你單純打一個1000Hz的訊號,照理說喇叭只會發出1000Hz的訊號但真實狀況會跟著產生兩倍、三倍、四倍..的訊號,於是多出了2000、3000、4000Hz的訊號這就是二次、三次、四次...諧波,這些非預期產生的諧波,加起來如果比原始你打的1000Hz小很多,那基本上可以忽略不過要是過了門檻,可能會被人耳察覺,那就不好了一般好像是差40dB以上可以當做合格(-40dB換算是不是1%?)以上面提到的P牌喇叭為例上面是頻響曲線,下面是失真總合,這兩個線的差應該要在40dB以上才算合格看起來低頻段(50~100)這邊很糟糕,其他勉強還好低頻失真高,聽起來就是糊爛,分離度差...反正不悅耳就是一般網站測試比較少有測試失真,畢竟網站要營利,測這個很容易把國王的新衣扯下來,所以就...XD最後是個人感覺啦一般樂器基音很少有超過4000Hz,樂器在演奏時會有泛音(二次、三次...反正就是樂器自己的諧波啦),基音跟泛音組合起來就是音色的表現高音上部幾乎都是在負責泛音的部分4000以下盡量平直不要亂飆亂凹,以上還是盡量平比較好啦,不過基音段就亂來,大概也不需要試了超高音過量有時候聽感不會太差,畢竟人對高音的聽力是逐年衰退,超高音多一點有時候會有空間感(還是空氣感?)好的感覺但是過量太多,或是很早就量感爆發,會不耐久聽;要是聽力正常,盡量還是要求頻響量感均勻比較好====擴大機跟空間就不多談了總之音響就是重搭配,合自己胃口就好
補充:量測圖在沒有smoothing之前,看起來都不是平滑的,一般商業公開的圖幾乎都是平滑過的(就是修圖啦)看起來比較順另外就是,有的乾脆只測試到250Hz,反正之下因人空間而異圖表的間隔單位也是有趣的點,用5dB跟10dB,一樣的東西看起來就是不一樣XD以我的書架喇叭為例,原始圖會類似這樣兩個都沒有smoothing,5dB的間隔10dB間隔
Fabio_Lin wrote:說專業的話還差的遠...(恕刪) F大的資訊真的是又多又豐富,可惜小弟的理解有限有些可以理解部分有限...不過小弟想請F大撥空幫忙分析看看我文章中的ASW喇叭,當時試聽時我的耳朵是覺得他的高音表現非常的漂亮但女友的耳朵受不了,而我則是聽完覺得有種打了一場高強度的比賽的舒爽感!!!不過就像人類的體力一樣,高強度的比賽無法一直持續進行,所以後面就沒有選擇ASW而我好奇說不定使用F大分析可以理解,當時為何我們試聽時有那樣的感受了....
陳哈林 wrote:F大的資訊真的是又...(恕刪) 剛好網路上有這個的測試(俄文)測試連結看起來頻響表現很不錯,高頻沒亂飆,3~5K略微凹陷一點點而已(圖很小,目測約4dB的凹陷)應該不是高頻刮耳我猜可能是靈敏度高,音量過大造成聽覺疲勞ASW這對412靈敏度是91IKON 5是87擴大機要是不小心轉太大聲,乍聽之下是很爽要是聽覺敏感一點的人,應該就受不了了XD補充:412開孔在背面,擺位可能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