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alx wrote:說起來慚愧 小弟也是...(恕刪) 別想太多啦,先前連假我也是連兩天工作一整天,昨天休息外面下雨索性我就在家裡聽音響聽整天還發文章,反正有時間就多聽吧說到QUAD紅木套組,說實話聲音真的不錯,無奈手上的金錢和空間都不太夠用,只好作罷無窮迴圈的大學生 wrote:這種高音型式不一定比...(恕刪) 先前逛音響展的時候,無意間聽到一位老闆說在對岸工廠已經能做出價位很便宜的氣動式高音單體說不定過去很多看似高價象徵的單體技術會下放到平價喇叭身上
Bear4212 wrote:其實我有去試聽過BS263...(恕刪) 有時候真的覺得箱音和渾厚感有一線之隔的差別像如果我把原來底下墊的十元硬幣換成三本雜誌聽低頻較多的曲子,會覺得低音變乾淨了,但也變瘦了然後換回原來用十元硬幣去當墊材低音的量有出來,聲音變得較有厚實感,也比較有氣勢但心裡想會不會是箱子晃動比較大力產生的箱音至於弧形設計最近比較流行的感覺看看ELAC今年的旗艦喇叭也變得特別起來
nvidiati423 wrote:氣動高音若沒有大推力...(恕刪) ICE 103在4歐姆下瓦數可達105W,至於這對小喇叭的承受功率是100W我想功率應該是夠,再說這款擴大機看規格是屬於大電流設計對應這對小喇叭也是吃大電流我用起來是蠻合用連賣我喇叭的老闆聽起來也說我搭配得宜
nvidiati423 wrote:不夠因為ICE 103...(恕刪) 我不太清楚你所謂難推的意思這樣說好了目前我在家裡用的音量大抵上在35如果片子或曲子本身的錄音電平偏低我還會再往上調到40,最多就到45因為在上去我就怕太大聲會吵到別人如果是要求更細緻的音像表現那還要再等等一段時間聽聽看才知道另外當時這對喇叭最早搭配的擴大機是叫Brik便當盒系列其中一部那個瓦數更小,平均是20w,最大也不過35w,也是照推無誤
nvidiati423 wrote:氣動高音若沒有大推...(恕刪) 氣動高音、鋁帶高音之流靈敏度相當高、頻率包含人耳敏感的部分,分音器設計考量比一般難。「推」不好通常是高音與中低音單體間的搭配,高頻量感高讓聲音不平衡....不是要大推力、或大功率後級,純是搭配問題。Adam若是P系列,要制服那個低音單體可要點實力。
MAX-MAN wrote:我不太清楚你所謂難...(恕刪) 以下為個人分享:推的好壞,功率只是其中一個參考,就後級與喇叭的搭配要拿喇叭在各頻段輸出阻抗的變化來比較;正規的喇叭廠會公佈,沒公佈的話,可聯想的空間會比較大。「大小聲」與推的好不好是兩碼事,要推出各頻段的均衡、發揮喇叭的實力才是重點。ICEpower 125ASX2這模組公布的規格很好看,加上電源是穩壓的,初聽很容易被它寧靜的背景、與利落的音色所吸引,只是,就算搭配易推的喇叭,細聽後也可能遇到低頻雖夠沉、但易軟腳,高頻細緻、但泛音不足,這部分還是得這系列模組大功率的那幾個表現會比較適當。一般人可能認為自己不聽樂器、不聽交響樂,只聽流行樂、或Jazz之流不必在意這種「金耳朵」才能分辦的事。實際上就算只聽流行樂,遇到捷奏快的就可能感受到「動感不足」、不過癮、不夠爽,在音樂欣賞上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