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線材問題


ar3a wrote:
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歐...(恕刪)


線材絕對有差異, 但線材高於器材的搭配, 似乎有點不恰當, 更何況9萬的USB線, 這比喻是離譜了

訊號線一般都是有屏蔽的隔離線, 喇叭線則只有絕緣的外皮, 至於線材所使用的金屬, 常見的: 純銀. 鍍銀. 純銅. 無氧銅. 單晶銅. 鍍銠等, 每種線呈現出來的效果差異很大, 但沒有標準可言, 只能憑個人喜好來決定!

jawel wrote:
線材絕對有差異, 但線材高於器材的搭配, 似乎有點不恰當, 更何況9萬的USB線, 這比喻是離譜了, ...(恕刪)


不是比喻

沒記錯的話

是他真的買了9萬的USB CABLE 歐
訊源:Accuphase DP-70V 管機:Melody SP9-R 訊號線:TaraLabs The One 喇叭線:Shark 406、ATL
那這學費很貴,我的原則是線材不超過器材計價格的1/5,我所有線材的花費還未超過3萬元,但器材約25萬
jawel wrote:
那這學費很貴,我的...(恕刪)


更高價位USB線

試過


聲音真的可以差很大

就看個人了
訊源:Accuphase DP-70V 管機:Melody SP9-R 訊號線:TaraLabs The One 喇叭線:Shark 406、ATL
以這麼高價的線材, 我認為自然有它的定位和價值, 有機會可以聽聽看, 就我個人的追求, 一樣有個目標和需求, 我注重是平衡, 包括環境和效果, 在既定的條件下, 去達到最佳化, 對我而言才是理想!
剛開始才會以分配的比例依預算金額買器材
過了門檻後
很少人還能照著比例走

麥克華斯基 wrote:
好比開 賓士 卻用飛達的輪胎嗎...(恕刪)

要看什麼胎啦..

如果是這種 "競" 字輩的, 嘛係 貴甲靠北 ..


飛達在甩尾王賽界, 名號可是響叮噹的..

jpsu wrote:
剛開始才會以分配的...(恕刪)


我玩音響超過20年,我的原則始終一樣,因為我個人價值觀就是如此

若是要算這20年我花了多前在音響上, 答案超過佰萬, 換掉賣掉, 目前留下的就是這25萬的設備, 但我認為到一個合適的階段就夠了, 剩下只是訊源的汰換及維護的問題

jawel wrote:
若是要算這20年我花...(恕刪)


很少人還能照著比例走,當然不是沒人可以。

再說這20年來音響器材價格的漲幅是用倍數在算的,
如過新舊器材雜用,還要維持比例更加困難!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