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開箱】ADL Stratos + FOCAL CMS50

小弟現在手邊有古河 formula2和天樂 UM-3
設備為谷津U3+天樂KIT-M
想要升級 可是沒有方向
這種東西又無法試聽
煩請給個意見
謝謝
Furutech(跟Furukawa不一樣,聲音也不一樣哦!雖然中文都叫古河,用英文表示以清楚所指)Formula2在找USB線時聽過,一貫Furutech想走"中性"的聲音,為何中性用符號框起,因為這線的中性覺得是單薄所致;論產品外觀、用料及聲音質量...,Furutech USB線系列還是只有GT2 PRO個人比較能接受,也還稱的上是中性(當然價格...),後面就不仔細分析,以免有勸敗的嫌疑,而天樂UM-3沒聽過,就連廠牌還是現在第一次聽到。
器材方面,天樂KIT-M喇叭和他家的USB線一樣,小弟無法給您任何意見,真是抱歉!不過,網上資料說用的是Morel的單體,這可是有頭有臉的喇叭製造商,其用心和企圖可以瞭解,但是喇叭表現不全在單體,音箱設計及如何調校...也都是重要因素,這是題外話;谷津U3 AMP小弟也沒聽過,要不是為了搞套可以跟流行的小系統,而吸收一些器材新資訊,還不知道江湖出了國產銘器(稱銘器是因為風評不錯)個人則是-沒-用-過-所以,結論一樣"愛莫能助"!
但是,從您的器材選購方向,看的出來是做足功課,雖然都沒聽過(除Furutech Formula2外)我想問題應該不大,其實,我要說的是,要知道這世界上,很多東西是和"錢"有密切關係,往往只為追求多那麼一點點,相對的要付出不成比例的代價,音響就是一個典型代表;與其想多一點的聽覺和感覺而砸錢,不如將現有器材發揮極致,直到經濟能力提昇了,再來器材升級比較實際,換個方式說,依現有器材要有感升級,應該要上十萬元以上入門組合,否則只是拿錢丟水池「好像有又都不具體」,能理解我想表達的意思嗎?
其實,聲音沒有好壞,只有對不對味,開始聽音樂,除了比較正統的聽音樂的真善美外,去找您喜歡的聲音,各種器材設計都有它的特性,如回文開頭的"中性"號稱沒音染,其實是商人推銷術,什麼是音染,舉例說可能比較清楚,同一個人在室內外說話,聽起來就不一樣,何者有音染?都有,也都沒有對不對?我們會覺得哋~這個好聽,那就對了(放心去嚐試,別怕!沒人會把鋼琴聽成大鼓,大家對聲音認知肯定不同,但不會相差太遠)!有了喜歡的聲音才有器材升級的方向與目標,在此之前,千萬別輕言升級,善用您的器材吧!
對不起!話多又講不到重點;住那?我換下的GT2 PRO可以借您聽。
祝聽音樂順心快樂!

jeff70228 wrote:
小弟現在手邊有古河...(恕刪)
一直找不到理想中的電源線,市售用過不錯的產品不是線身太硬就是太粗太重(CMS50V2喇叭輕小且距牆太近容易傾倒),不然就是太貴(單價比DAC+喇叭還貴,像話嗎?),這段找線期間發現以前比較少見的現象,如:有賣SILTECH沒有型號的SILTECH線,又有一個Y廠只出喇叭線,他卻賣原廠電源線還盒裝,真叫人無言以對,是啦!線材都是導電,不是不可以用,但是在指摘別人黑心同時是不是也可以誠實面對消費者!我們到底還要忍受多久這種怪現象?
OK!拉回主題,可購買萬元左右的電源線,印象不錯且風評不錯,大概只有Oyaide Tunami GPX(R),但是這中間還是有變數,用過的Tunami是Furukawa的PCOCC,現在則是用新開發的102SSC,聲音走向不知道有多少差異?算了!買東西就是要憑著一份衝動,考慮太多,太理智什麼都買不成,再說對隨機附線的忍受度已快到臨界點,點著網頁這個Oyaide TUNAMI TERZO XX V2 XLR 平衡線好像也不錯(覺得是被它接頭上的施華洛斯奇水晶煞到),反正都敗家了,再多一點也沒差,"老闆,通通打包帶走!"


日本鬼子果然擅於包裝,雖然沒有歐美那些天價線材精美,但是足以讓人有"值得"的消費心理


Oyaide Tunami GPX-R


Oyaide TUNAMI TERZO XX V2 XLR


煞到施華洛斯奇水晶

通通換上,開聲前三個小時真想去退貨,但心理明白這是必經的青澀期(不知是否應該為買到全新品而感到高興),之後,聲音整個變得不一樣,聲音厚度加倍,略再加了點魚露甘甜甘甜,音場又向外擴大了一倍,輕易穿出背牆,最值得嘉許的是音場高度從原來的二十公分左右,一下子擴充到一公尺有餘,這情景有點回到以前大系統的記憶(只是小一號),想到入手迄今,唯一聆聽不及格的是一位網友介紹我聽YOUTUBE「和楽器的暁ノ糸」(第一次聽這類型音樂)https://youtu.be/fcucbhJ-Orc
以前,音樂方面質量、佈局都還好,就是「龍」一出現忽左忽右,加上錄音怕OVER刻意降低,使得龍的吼聲和樂團交雜一起糊成一團,現在,龍在音場上方遊走吼叫,樂團在後方及下方繼續演奏,一點都沒有違和感,那管八尺聲音淳厚不說,光頭仔吶氣吐氣"影像"清晰聲線分明,值得!值得!值得!重要所以說三次,哈哈~繼續RUN線中…


lingo1388 wrote:
Furutech(...(恕刪)

感謝
因為網路爬文對於USB線材
都在討論有用和沒用
且相當兩極化
上開兩款USB也都是入門級的
我還真聽不出不同的地方
只略為覺得天樂的耐聽一點
細節也多一些些

試聽不同等級的線材又有點困難
所以想請教給予個方向
不過還是萬分感謝!!

註:小弟住台南..
那太可惜了,不然就帶GT2 PRO去聽音樂。

數位器材在CD草創期,就宣稱訊號無損傳輸,意思是無論什麼器材、線材訊號都一致,結果這廿幾年來"玩數位音響"較類比有過之而無不及,USB只是在重演歷史,很多學電子的會搬出各種理論,其實,人類現在的科技能力非常有限,根本上這些"學理"是否為真理都還是個問號(本人不反智),回到現實面,耳聽為憑,誠如所述「耐聽一點,細節多一些」這就有差異,只是大小問題(以價格來看兩條線應為同一等級,什麼東西賣多少錢商人比我們精),您認為有無影響?

其實您沒看懂小弟的意思,是說,現在如果小錢砸在小東西上,真的對"聲音"幫助不大,自己不是說「兩款USB都是入門級的還真聽不出不同的地方」,那幹嘛還想換?如果是我會先找條適當的喇叭線(沒介紹喇叭線,我猜是因為"沒什麼好介紹")個人認為對聲音影響程度喇叭線>訊號線>電源線,建議網上找Furukawa(要真品哦)喇叭切線,請商家代工焊RCA頭,一米不會超過1000元,便宜又好用,將來器材升級了,線還可以繼續使用,划算吧!(手腳要快,Furukawa已經不產音響線),國產萬隆PCOCC也不錯,但價格稍高一點(以上都是超值品,保證勝過五倍以上價格的"發燒線"),回想自己第一對像樣的喇叭線(之前是紅黑線)是YBA切線,印象78百元一米(現在價格)吧!裸線直接鎖擴大機及喇叭,聲音真的不錯,後來器材升級又再買一對來BI-WIRE,現在偶而還會換上聽聽;要注意市場上有非常多各個品牌假貨!!!前幾天故意去買假SILTECH,外觀做的真漂亮(不知道在讚美什麼,題外話,只是提醒您)

個人玩音響之路,是國產單機音響聽了大概三年(唱斷三根唱針印象最深刻,以前要花錢買唱片,現在電腦一開...真是幸福美滿啊),聽出喜歡的音樂類型和聲音,同時也存夠錢,找喜歡類型走向的喇叭(第一件進口音響是B&W喇叭),再找搭配的擴大機...,聲音改變真是只有天壤之別可以形容,當然,這些都是以後的事,現在好好培養音樂氣質,哈哈~開玩笑的,多聽音樂吧!聽出心得就會知道自己要什麼了!

以上,給您參考!
T-MAX 500 wrote:
感謝分享~最近CMS50...(恕刪)
lingo1388 wrote:
那太可惜了,不然就帶...(恕刪)

小弟的喇叭線為supra ply 3.4s
目前還在run in 中
這線像白開水一樣
沒有過多修飾的頻段


聽感喜好方向偏中低頻
但不喜歡太大港的低頻
溫暖舒適微風輕拂

這是標準的商家推薦組合,發出的聲音應該有相當程度的可聽度(不然賣不出去),再次強調暫時放棄任何"升級"的念頭,否則像同時有兩條同等級(又沒有明顯差異)USB線不是很浪費嗎!不過,絕大多數聽音響的人,在此過程中都繳了非常多的學費(小弟也是,希望您不會是下一位;網路上可以搜索"陳歡"看看玩音響是如何敗家的,直到老病有所領悟,寫下這些文章),現在"多聽"是唯一的路,多聽聽音樂多聽聽別入的器材(後者活動盡量減少,多了心會癢,玩音響的背後都有一群好的壞朋友,但是不去聽又無從比較聲音優劣,為難啊!)。

SUPRA線不知道怎麼說,說了實話您會想換,不說實話好像有點欺騙嫌疑,這麼說吧!它是我前面文章指摘對象之一,但純就聲音表現,挺適合作為入門線材;"太大港的低頻"在現在系統上絕對不會出現,只有"糊與不糊"的中低頻的問題(不大相信廠家頻率響應標示,看不出有任何40Hz以下的可能條件),OK!結論是聲音(和其他藝術一樣,是很主觀的)聽者覺得好就是好。

當前給您的建議是,稍微注意一下空間擺置,它是勝過器材、線材影響聲音的第一要件,小弟曾經為了它,拿掉床舖睡了好幾年的地板,瘋過了,現在房間小到小喇叭無法展開,一樣的是"聽音樂"和注意器材擺置(首要穩固,其次喇叭與四周牆面拉開些距離,再來尋找並善用房間內可用來吸音或擴散的傢俱裝潢,千萬別和小弟一樣瘋狂),所以,如何在現有能力、條件和器材下,讓聲音變的好,是走過許多冤枉路後的體悟!
有機會還是找對PCOCC線來聽,價格不高,主要是非常"值得",如果不是要調音調色的話,接在百萬音響上臉不紅氣不喘。

lingo1388 wrote:
這是標準的商家推薦...(恕刪)

感謝提供意見
小弟明白了
翻了一下舊資料,Furutech ADL Stratos購入至今有整整二年,期間,DAC仍然發展蓬勃,規格愈來愈高,令人目不暇給,只是對老人家來說不知道要拿來幹嘛(自嘲一下,也對過時器材自我安慰),咱倒也沒閒著,先是找同為半尺寸CD轉盤(如此才能節省空間嘛),現在CD唱盤已經不多了,還要轉盤!?要轉盤就算了,還限定要半尺寸!?埋首電腦做功課的辛苦可想而知,過程覺得是在自己整自己,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英國音響老廠Cyrus剛好系列產品更新(怎麼以前都沒關注過這廠牌?),CD轉盤有二個型號,為免過敏症發,一次到位吧!於是Cyrus cd xt Signature就是你了,詢問官網...蝦米毀!?亞洲還沒舖貨!!要我跟代理商保持連絡!好吧!只有連絡囉!等.等.等.等~半年就這麼過去了,怎麼還沒到?哈哈...驗關!再等!青春就這麼消逝了!有這麼久的嗎?代理商您不留我電話和資料,當我是來亂的嗎?終於進門了,感謝天!



說實話,產品外型和既定"音響"有些差距,感覺比較接近儀器,說不定台灣地區還真只有咱會買,可能無需費事描述聽感(沒人有興趣),整體來說,面版操作真在不怎麼樣,Signature捏~,吸入式進片有點汽車音響等FU,可是聲音,我願意用"英國+"來形容,"飽滿有光澤"是最為滿意之處.

會選擇ADL Stratos還有另個因素,就是有MM唱頭放大,只是手邊僅有MC唱頭,所以一直閒著,經考慮再三,最後選擇Grado Prestige Gold 1 MI唱頭(輸出大,國外雜誌評價不錯),老花來唱頭唱臂調整,除了需要補光、放大鏡...,手的穩定度也不行,偏偏這些對調整來說都很重要,唉~又是一件苦差事,終於完工!!!沒想到經過偏亮偏高解析的ADL Stratos,聲音有非常大的正面幫助(不知道是我技術好還是器材好?開玩笑的啦,老花使得沒有很精確調整),真的不錯,閒置數十年的流行音樂一聽再聽.



附帶報告,新版Audioquest唱片刷效果非常好,大力推薦!!!



至此,全部開箱完成囉~~~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