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爸桌面有一組多媒體 3C 叭, Sony SRS-D25 作為螢幕揚聲器用
每次 Youtube 上網爬 名器/名叭 Demo clip 就由它發聲
這些百萬名器高音好的出奇 ! 明亮,空氣感十足,充滿泛音 勝過目前系統,
雖然宅爸高音群不弱啊 ?
令宅爸在想,要否花錢 換些器材(線材)玩玩看 ?
後來瀏覽到一些平價系統的 demo clip,明明差好幾級,高音還是好 ?!
問題出在桌面,牆面 全是強化玻璃,可掛一堆可愛照型吸盤
小小 1" 3C 叭 + 環境強烈反射, 讓大腦從 archive 資料庫比對出 Jet-III 等 Hi-end tweeters 資料最接近
而造成聽感錯覺.
支薪(不支薪)寫手,評鑑諸多器材時,應在調校優異環境下為之 $.02
畢節望族後裔
MBL 101 X-treme 是所有媒體小編不會放過的神器,各式報導極多,宅爸就不附連結了
宅爸注意到它的雙向 12"X6 X2 低音柱,crossover 不可調,固定在 100 Hz
劇院多半建議 LFE 80 Hz,視每人的喇叭加減之 or 丟給 AVR 判定
宅爸雖是落地叭,Audyssey treat as Large,crossover at 40 Hz
黃金方程式聽音樂時,
始終覺得低頻氛圍怪怪的(不是 bass/drum punch 的聽感),是一種環境低頻氣流氛圍,皮膚感
最後手動調整 subwoofer 在 100 Hz 聽來最舒服協調
不謀而合

另黃金方程式有專文討論, For music subwoofer 10~12" array is better
not the single larger sized woofer the better.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您想在 Bosto...(恕刪)
真是不勘回首
希望有朝一日也可以像宅爸一樣
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好好裝潢一下自己的視聽空間
現在還在出外打拼
所以在一次工作的更換環境中
順便把BOSTON XS 5.1出售
本來打算節省一點,用耳機HW-700DS頂先
後來還是禁不住自己的劇院魂,呵呵
但是因為畢竟出門在外,有些器材購入二手難免,畢竟下一次的遷徙也許又是一次升級機會(其實是懶的搬)
小弟現在中置從MIN21=>MK LCR55
左右聲道從MIN11=>PSB B1
這個升級是蠻有感的,果然單體大小還是有其先天限制
至於環繞一樣是MIN11
最近是有考慮要再升級
主喇叭
or環繞
or增加後級
剛好看到宅爸討論,忽然想到之前買BOSTON時也在口袋清單的球型的Jamo360
因為專門的後環繞似乎都會強調三面發聲
包圍感較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