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問所謂"這個喇叭很難推"到底是甚麼意思?

>不知是否有人可舉個例子,列出靈敏度高(>90dB)而音質又極為優異的喇叭? 不需要很辛苦的推就可以有優秀音質的?

這隻 + 7W 300B, 迷人 ~~~~~~




遊客 wrote:
這隻 + 7W 300B, 迷人 ~~~~~~...(恕刪)


都可以躲一個人在裡面唱歌了, 真實現場原音...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justthinking wrote:
因為歐姆越低時 電壓就越高 設計以及用料不是頂級的擴大機 沒辦法駕馭高電壓 所以只能打折處理


不知道是我理解錯誤, 還是大大筆誤, 應該是歐姆越低時, 電流就越高(同一台放大機接不同阻抗喇叭而言)
就我的理解, 放大機的放大倍數是指電壓的倍數
CD訊號輸出電壓固定為2V, 那以最終推4歐姆的喇叭來算, 要得到100W時, 放大倍率應該在10倍
至於放大倍率如何分配在前後級間, 就看設計者的設計
但當電壓被放大後, 因為負載阻抗的不同, 電流就會跟著變, 功率也就跟著變
P=V^2/R
而前級擔任的是訊號放大, 後級功能是功率放大
因此後級都要有很大的電容跟牛(輸出變壓器)這就是重量的來源
如果所採用的是較低於設計額定負載的喇叭, 那對後級是很大的考驗
因為瞬間電流的輸出是否足夠, 如果不夠應該會產生壓降的情況, 喇叭振幅會不足
也就是說量會不夠, 應該就會感覺虛虛的聲音
順便提一個一般人不會注意到的
一般後級會有一個喇叭保護的電路設計, 低於某個頻率以下的會把電路斷開
不然的話, 喇叭單體會燒掉

rdcmd wrote:
不知道是我理解錯誤, 還是大大筆誤, 應該是歐姆越低時, 電流就越高(同一台放大機接不同阻抗喇叭而言)


謝謝指正 這邊講的的確是current不是voltage 已將原文修改為電流

至於喇叭的靈敏度 我個人的經驗是跟音質沒有絕對關係 而是跟喇叭的設計有關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覺 書架型喇叭的靈敏度 通常都比同系列的落地型喇叭來的低

這是因為喇叭的設計本身就是一種妥協 所以設計時不免有些trade off (這個定律叫做Hoffman's Iron law 有興趣可以google看看)

音箱體積

靈敏度

低頻延展度

以上三者很難兼顧 一般情況下 為了其中兩項 只好犧牲另外一項

以書架型喇叭來說 顧全了音箱體積小 以及低頻延展性的同時 只能犧牲靈敏度

以落地式喇叭來講 顧全了低頻延展性 以及高靈敏度後 犧牲了音箱體積

當然 Hoffman's Iron Law只是一個Basic 喇叭的設計還牽扯到了很多其他的項目

像是單體串連增加低頻表現 靈敏度 還有分音器的設計等等 這是一個很專業的領域 我懂的也只是皮毛

再看看有沒有其他大大可以補足或是指教了
小弟最近也在物色綜擴,希望可以給點意見,現在大概瞭解大瓦數的重要性了,那a類擴瓦數小該如何正確解釋,有玩耳機,但是音響才剛剛接觸,像在是想要組一套系統,喇叭目前暫定proac tablette aniversary, 擴看到schiit ragnarok不知道這台如何,喇叭線歡迎推薦

還有有看到rega 跟 audiolab的東西,目前是覺得rag好像用量很猛?什麼400va的變壓器。。。


我也是一知半解
推力應該不是只看瓦數,應該跟擴大機內部工作電壓也有關係
擴大機規格很少看到列出擴大機內部的工作電壓多少
自己去多聽、多看、多體驗就會漸漸瞭解,光是在網路上問東問西問不出什麼東西的,這就像光用文字形容東西有多好吃一樣,說半天不如自己去嚐一下就懂了,只不過音響的音色認知更需要時間與經驗的累積。

Monte920 wrote:
所以照您所說的黃金比例, Yamaha A3050應該是最接近的,它也是唯一敢標示2 ohm輸出的, 其他都還是差了一些,甚至連貴鬆鬆的NAD也達不到這個比例(當然它本身在8ohm已經有200W的大出力). 而大家一致好評的Anthem MRX710竟然沒有標示4 ohm, 不知道是懶得標示還是數據不好看? 如果是認證過的話照說應該會標示才對啊? 可是並沒有!

會誤導人的還有試測條件
AV AMP標示的功率
只有極少數是在所有聲道同時輸出時測得的
注意"環擴的輸出功率標示至今 如 Marantz SR-7009: 125W at 8ohm, 165W at 6 ohm 但不管哪一家廠牌都沒有如100W at 8ohm x7(7聲道) 或是 100W at 8ohm x5(5聲道)

為什麼.....因為環擴推力輸出標準是以單聲道為測試基準而非"全上"

我記得15年前雙D解碼時代的中高皆環擴還敢這樣標而且有少數甚至敢標RMS.....但現在連旗艦也不敢這樣搞了!!

乂空翔乂 wrote:
小弟最近也在物色綜...(恕刪)


Westlake 04,07 這兩個大小香腸線系列,Cello String 2 跟 Cello String 3,Acapella 銅線,MIT Shotgun,MH-750 一些二手的老喇叭線再不然的話找一些 Furukawa 日本正古河電工的八芯電源線庫存品自己買台製鍍金的香蕉叉鎖上去就好了..,聲音大港但是稍嫌氣質粗線條了一點。

如果預算多一些的話找看看 Siltech G3 的 FT-12,LS-288 這些早期的藏金線版本,G5 跟現在的 G7 就都可忽略過去了。

台灣比較冷的品牌 Tara Labs the One,the 0.8 左岸跟香港有些許好評,Kharma 的純銀喇叭線(牌價六十萬台票三米一對..)也有一些燒子玩...

Nordost 傳輸速度極快!用做跳線串接高音喇叭端子還是拿來串接超高音喇叭跳線非常理想。

Silvercom 銀線但是有銅線的韻味,但是解析不是很行..,代價也不大價格合理!是銀線裡面必須首推的!...

Transparent 跟 NBS 不熟!~~~

參酌!Good luck!~~~

PS.:鍍銀線(非包銀..)在所有訊號端跟電源端的使用上必食惡果!只有在訊號接地端跟電源接地端上有特別理想的傑出表現!慎之!慎之!不可不查!~~~
寧與同好爭高下,勿與傻瓜論長短...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