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新 wrote:
越好的演算法頂多就只是越接近原始的電流波形,
永遠都沒辦法完全等同於原始波形...(恕刪)
印象中有看過一個說法,當類比訊號用384k錄製再用384K DAC回放已經是很接近人耳能聽到的類比訊號.(現行的CD才只有44K)
和目前我們看到的影片也是類似的原理,fps在作祟.
DAC的重點在於clock時基,板上有人在玩也就不多說了.
和"演算法"似乎關連性沒那麼大.
以上還只是談訊源,
就算是"純真"類比訊號,還是要再放大(前級+後級)再經過揚聲器(耳機/喇叭)這裡就有音染和失真了.
同一片膠片經過不同的器材出來的聲音就有不同.
同一片膠片,相同的器材,但是不同的人聽起來的音感又不同,why?
那,那個才是正確的聲音? 類比一定Hifi? 數位流比較差?
或許人耳能接受的才是正確的聲音吧.
就像是目前最新的4K影像雖然清晰,但是看起來假假的...3D看似立體也是覺得假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