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問有人這樣玩嗎?AV環擴前級+二聲道後級?


scottching wrote:
如果有,各位怎麼解...(恕刪)


我來告訴你重點為何

講兼顧音質太沉重了......
本來就可以兼顧,
首先你看待二聲道前級的價值為何?

1.中控台功能性
2.音量級進品質
3.自家音色潤飾

所以一台專業的前級價值在於第二點,也就是環擴礙於成本吃虧的地方.


所以你可以用一台可以電子遙控或機械式切換(integra, power in)綜擴身分功能 來搭配環擴,

就解決問題了。如果更講究品質,那就把綜擴拆解成一套前後級就好,道理同下所述。

比方我跟Bear4212網友一樣 ""CD player"" to CD DIRECT IN, av amp preout

TO POWER IN, 只是Bear4212網友因av amp秀逗就先撤掉
========================================================================

那環擴場合(power in),當然就方便拿來當成數碼流取向,你說跟純二聲道比起來如何,

老實說,經過電子分音'ypao處理+sub,當然會有所不同,就算開純音模式也會因為訊源不同sub作不作動

有所差別,但是駐波減少以及可用7ch stereo 別有一番風味,我不認為我家走單純的綜擴就會好過環擴,

駐波太嚴重了(喇叭+stereo amp > 自家空間),超過十分鐘的音樂你也不會在乎到底是走

avamp+power in 或 cdplayer + intera amp,早就忘記差別了. 也就是音樂才是目的.
要兼顧看電影跟聽音樂還有數位流
我是這樣做的

1.器材:av擴(主聲道有pre out功能),二聲道綜合擴大機(也可當純後級用的機種),USB DAC&CD播放機,電腦

2.接法:
喇叭主聲道->(喇叭線)->綜合擴大機,
中央聲道喇叭及環繞喇叭及重低音->(喇叭線)->AV擴,
電腦->(USB線)->USB DAC&CD播放機,
AV擴(主聲道PRE OUT)->(RCA線)->綜合擴大機(main direct後級直入)
USB DAC&CD播放機->(RCA線或平衡線)->綜合擴大機

3.看電影時,
開AV擴,綜合擴大機(切換到後級直入)
影片播放機->AV擴->(主聲道)->綜合擴->主喇叭
影片播放機->AV擴->(其他聲道)->中央聲道喇叭及環繞喇叭及重低音

4.聽音樂時,(不經過AV擴)
開USB DAC&CD播放機,綜合擴大機
USB DAC&CD播放機->綜合擴->主喇叭

5.數位流時,(不經過AV擴)
開電腦,USB DAC&CD播放機,綜合擴大機
電腦->USB DAC&CD播放機->綜合擴->主喇叭


scottching wrote:
如果有,各位怎麼解...(恕刪)
我會組個雙系統
劇院規劇院
音樂規音樂

speedrock wrote:
我會組個雙系統劇院...(恕刪)


實際上我就是已經有一套完整的二聲道系統了,想弄第二套
這種玩法其實很多變化也很多,從便宜的一路到發高燒的都有,但一般比較常見的小弟舉例兩種..
1.樓主所說的中低階帶有主聲道Pre out端子搭兩聲道後級的作法


做法是不管什麼訊源全接到環擴,把環擴當成訊源整合平台然後將主聲道透過Pre out輸出到獨立後級,環繞聲道依然使用環擴本身的後級喇叭端子去銜接即可.
好處是..
1.方便整合與操作
2.遇到空間產生駐波問題時可藉環擴聲場修正技術去解決駐波與殘響問題
壞處是..
1.雖然加了台後級但如果後級的推力比環擴小太多那只會使你的主聲道軟掉動態跑不出來
2.如果後級等級比環擴高推力比原本還擴大..那恭喜你,你的主聲道是ok的,但環擴只要對於空間聲場修的越多兩聲道所需的頻段恐怕也會招致衰聲,聲場自動修正像是雙面刃...

2.上述前輩所說的另一種常見的玩法,將純兩聲道後級改成支援Direct IN的綜擴


做法是如上圖:使用一台支援Pre out的環繞擴大機加上一部支援Direct IN的綜合擴大機,BDP、AppleTV等接到環擴,CDP、DAC等接到綜擴,然後主聲道透過Pre out輸出到綜擴的Direct IN,當你要享受劇院時綜擴組別切換到Direct IN此時綜擴只是一台純後級模式去推主喇叭,環繞聲道依然使用環擴本身後級喇叭端子去銜接,當你要享受兩聲道純音樂模式時,環擴不需開機只需開啟CDP、DAC與綜擴即可,將綜擴組別切回CD或AUX如一般綜擴使用習慣即可...
好處是..
1.劇院、音樂各有所長又可以使用同一對主喇叭
2.CDP等訊源直接到綜擴不會因環擴的聲場設定因此被犧牲掉某些頻段,完全不被干擾
壞處是
1.切換上就比上述的麻煩一些
2.又要前級夠好又要後級推力不輸環擴太多....這台綜擴的成本恐怕...自己斟酌囉!!

如果第一種您搭配的高階環擴,除了Pre out外它還含有純音樂輸出模式那當然就可以在環擴前級直接跨過聲場校正直通後級音質上當然不會被修正掉,但環擴畢竟使用的FPGA的DSP運算模式去處理音效不像綜擴的前級講求音質外更講求最短路徑去減少訊號衰減與干擾,所以到底能真正的在這種晶片運作中如何"直通"又可以省略跨過多少環節讓音樂不被加油添醋這就很難說了,不過就像我先前所說...當你的喇叭所發出的某些頻段在您的空間中已造成駐波或過多的殘響...那修與不修就是兩難了....除非您要換喇叭,或換空間...

給您參考參考...音響玩法千變萬化當然還有很多玩法....
scottching wrote:
實際上我就是已經有...(恕刪)


音響玩法真的千奇百怪
您對目前的兩聲道系統滿意嗎?
如果滿意,那我建議不要去動它
在另組一套劇院系統

劇院,音樂雙修並不會比較省錢
效果也不會比較好
您的銀彈夠那就另當別論

一點小小經驗......


speedrock wrote:
音響玩法真的千奇百...(恕刪)


是的,我就是對第一套已經滿意,我也不可能動它

所以現在想弄第二套,就是av前級+二聲道後級,就是我貼文出來問的這樣
看了這麼多,感覺樓主還是把原本的設備弄好就好嚕,真的要很顧慮兩聲道到最後
其實根本就是一套AV跟一套stereo系統擺在一起共用一個主喇叭而已
可能搞到最後連主喇叭都多了一對
scottching wrote:
是的,我就是對第一...(恕刪)


我知道您的意思

這樣弄當然可以

這取決於您的兩聲道系統等級到哪?

如果是我....

我一定會在組一套劇院

也就是現有的兩聲道系統聽音樂就好

在買一套av系統

也就是在買五隻av喇叭和av專用的擴大機

小弟也是同十五樓Bear4212所描述的這樣玩,
BDP接環擴,CDP接後級。

若開版兄預算在十萬左右,可以去試聽看看馬蘭氏的環擴,看看合不合口味,
他們的環擴走向有別於市面上各電子大廠的環擴定位,
把音質放在環繞性跟功能性前面。

若預算在二十萬以上,就建議您兩套系統分開獨立了,
這個級別以上Hi-End跟Hi-Fi差異逐漸拉大。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