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DIY喇叭的音響旅程


k3 wrote:
從去年設計第一對全音...(恕刪)


很佩服,木工做得很漂亮.
我也自己做喇叭,當初也是K了不少文章才動手
不過我是本科系,分音器電路及喇叭等校電路對我不難懂
也是改了幾版分音器才定下來
我的低音採12吋氣墊式設計,現在的商品少用這種手法
但是聽起來特別過癮

老兄最後一套的箱體好像也是密閉式,但是目測公升數似乎少了一點
可能低頻延伸稍微受限
低頻軟Q度可用箱體體積調阻尼係數,有一叫做"lalena"的網站
有線上免費計算軟體
喇叭單體我都向 madisound買, parts-express 也不錯
參考參考

對樓上幾位真的佩服到六體投地~

我有一個12吋的主動式低音,前一陣子因為它的擴大器機板有問題送修,我只是說出怪音、老板就知道全部的症頭… 我心頭一涼~ 這還是美國某大廠的主動式低音,怎麼才二年多就壞,而且看來是很多台都有這種症狀。

雖然目前換回來一片擴大器機板後,可以繼續用了。但我心裡總有個感覺,應該一、二年內又會壞,到時我想把它的機板換掉,直接用擴大器來推,但我好像沒有看過單純為大低音喇叭出的擴大器喔?

看到各位的文章,至少都有用8吋以上的低音單體了… 但二、三聲道的配置,和我原來二聲道+1個重低音的配置應該是不能一概而論~ 最重要的是各位還有自己作分音器! 這對手不巧的我來說實在是太難了~

希望能藉著這篇文章,看有沒有高手能看看我的症頭並給點建議… 感恩~

wkh2006 wrote:
很佩服,木工做得很漂...(恕刪)
因為我選用的8吋單體AHE 22L180P,FS=24.235 QTS=0.27



先前用於3音路反射式音箱,箱體容積計算為Butterworth B4 Ported 19.59公升,實際聽感覺得此單體表現的低頻過於鬆軟,與AHE討論的結果,也是認為若要有低頻較好的PUNCH感,另顆同樣阻抗的碳纖維音盆單體22L180P表現會比較好,因此就將原本的3音路反射式低音換為22L180P碳纖維8吋,低頻的力道及控制比先前的22L170P好上許多。



但我不認為22L170P這顆紙盆4層音圈的低音單體不好,而是這個單體的QTS實在太低,雖然FS點超低,可是FS 24HZ的效率已經掉到75DB左右,其有效的頻寬應為50-2.5K HZ 87DB+-3DB,我認為這較為適合做密閉式音箱,由箱體Q值設在0.707最平緩空氣阻尼來增加低頻的控制力,在輸入計算機得到的結果為7.98公升,再加上單體的容積、分音器及使用墊材的容積約1.5公升,實際箱體容積約在10公升,所以才會只有這麼小一顆,實際上聽起來,利用密閉式做為氣墊,確實有效的改善的這顆單體的低頻質感及控制力,而且我是習慣小聲聽音樂的人,密閉式的聲音細膩度比起反射式更好,這就是我的心得。
另外箱體的製做上用2種不同的材質,面板用柚木實木指接,箱體用MDF,再加上中高音分音器獨立上隔開於上方箱體,也確實能有效降低箱體的諧震,並方便我在調整分音器的中高頻。
樓上專業,連箱體都自己搞

這裡也有喇叭diy,用的是Hiquphon+ETON,低音反射式

www.easyhifi.net

k3 wrote:
從去年設計第一對全音...(恕刪)


mosi1108 wrote:
對樓上幾位真的佩服到...(恕刪)


有超低音專用的擴大機, parts-express 特別多,
可以去看看.
像廠製機常用的Bash超低音擴大機,parts-express就有許多選擇

若改為被動式比較不容易,因為主動式通箱體積設計較小,
靠擴大機調頻率補償來補箱體容積的不足,所以改被動式低頻不足外,
恐怕聲音也有點怪.

不過若有時間和興趣,仍可試試.記得加上被動喇要用的分音器.

k3 wrote:
因為我選用的8吋單體...(恕刪)


太強了!
一般決定單體用在ported或密閉式常看EBP值

EBP=Fs/Qes,
接近100以上用ported, 小於50以下較適合密閉式.參考參考.

當初會踏入自製,就是記憶中小時候聽過 AR-LST的15吋氣墊式喇叭,
至今懷念不已,想要嚐嚐那種味道.
長知識了,謝謝前輩指導。我用的8吋22L170P FS=24.235 Qes=0.314 EBP=77.18 ,剛好介於中間。現在裝在低音反射式的碳纖維8吋22L180P FS=36.485 Qes=0.282 EBP=129.38,果然適合做反射式音箱,算是矇對了,謝謝前輩指教。
mosi1108 wrote:
雖然目前換回來一片擴大器機板後,可以繼續用了。但我心裡總有個感覺,應該一、二年內又會壞,到時我想把它的機板換掉,直接用擴大器來推,但我好像沒有看過單純為大低音喇叭出的擴大器喔?

看到各位的文章,至少都有用8吋以上的低音單體了… 但二、三聲道的配置,和我原來二聲道+1個重低音的配置應該是不能一概而論~ 最重要的是各位還有自己作分音器! 這對手不巧的我來說實在是太難了~



wkh2006 wrote:

若改為被動式比較不容易,因為主動式通箱體積設計較小,
靠擴大機調頻率補償來補箱體容積的不足,所以改被動式低頻不足外,
恐怕聲音也有點怪.

不過若有時間和興趣,仍可試試.記得加上被動喇要用的分音器.


可改成被動式

1.喇叭單體參數重測
2.箱體重分析並製作
3.測量檢測、調修

小小建議,若要做重低音,依目前的單體技術,8吋單體受物理、材料...等特性的局限,要有較低的頻響延伸不易.



PS.
TO樓主及各位,若要喇叭DIY的好,電聲性能測量及驗收不可少.
如SUB,在下因在友站某些因素下進行所公佈者,供參. http://www.hifidiy.tw/forumdisplay.php?f=51
理性與感性、科學與藝術 http://blog.xuite.net/thxisf/twblog

k3 wrote:
另外箱體的製做上用2種不同的材質,面板用柚木實木指接,箱體用MDF,再加上中高音分音器獨立上隔開於上方箱體,也確實能有效降低箱體的諧震,並方便我在調整分音器的中高頻。

看到這麼熱血的同好真是開心,
小弟也是在去年做了第一個Fostex FE208 Sigma 8吋全頻傳輸式落地後, 又一頭熱的做了一個Penaudio Serenade CLONE 的3分頻音箱,從去年9月一直到現在都還在調整當中,目前已經測試到一個階段準備要封裝了.
Penaudio Serenade CLONE:


小弟也是非電子相關科系,也完全沒木工基礎,秉持著實驗的心態,網上找Penaudio Serenade 的剖面圖,用層疊工法方式再用CNC挖出箱體的結構做箱體,從找樺木板材到加工完成初步的箱體就花了2個月(每天晚上12點安頓婆小孩就寢後,才有時間做木工,還得忍受老婆的白眼及臭臉)(相信這段時間鄰居晚上一定不好睡)
接下來沒有電子基礎的我也是跟樓主一樣在diy audio and video網站參考箱體及線路設計及分頻器材料的數據,從最早的"一階"分頻一直調整到"三階",高音太多也加了L-PAD,三不五時跑唐竹燒料燒錢討論分頻及箱體設計雖然每天晚上睡不飽,每天被老婆辱罵,但聽到喇叭一步步的進步也就值得了~!


Specifications:
Dimensions (w x h x d): 147 x 1200 x 300mm,
Weight: 30kg
高音 SEAS:E0006 T25CF00
中音 SEAS:H1152 CA12RCY --> 後來升級到 E0044-08S W12CY003
低音 SEAS:H1471-08 CA22RNY
Cross-over: 180Hz, 3200H, 3階分頻
小弟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看到這些電容電感,就會有一種莫名興奮的敢潔


另外,想請教樓主,小弟的音箱總覺得低頻量感不足(可能是小弟都是小音量測試), 大約估算低音箱體的部分(扣除單體及吸音棉)只有20L,可是網站上依單體數據建議的是30L左右,量感已經不多加了吸音棉又再少了點,看到您說有加入低音的阻抗調整(Zobel circuits or Impedance Equalization Circuit)不知是否對於低頻的驅動有幫助...?
據詢問,Zobel circuits用在低音單體如果要拉左邊的阻抗需要極其誇張的電容數值(4000以上)
上述網站上的計算數據只是拉平低音單體右半部的阻抗
低音單體 CN22RNY Frequency response







喇叭: 自製土炮 Penaudio Serenade 3分頻落地 自製土炮 Fostex FE208 Sigma 8吋全頻傳輸式落地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