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la123 wrote:兄台可否PM一下pm...(恕刪) Bella123前輩...小弟已經PM給您囉!!!這台綜擴越來越難找,本想放棄改買低一點的B90(白)或高一點的8200A但就是忘不了他推B&W的那聲音.....決心天涯海角都要找到他!!!我想改款後大概除了變成大陸製的外最可惜的應該又要調回4~5萬的那個售價囉!!!音響前輩都知道...沒有人脈要買到那種特殊的"畜生價"還真的是難上加難!!話說昨天跟小弟合作影音工程的廠商朋友給小弟2條約10米左右做工程剩下的CANARE 4S8 去當喇叭線,換上去後驚為天人....讓原本PM8004搭B&W書架本已經很甜的音色中高音的細節變得更多空氣感更足了,真是甜外加甜啊~~~~爽啊
calvinjai wrote:感謝Bear兄的推薦...(恕刪) 如果你的喇叭支援的話記得一定要設定成Bi-AMP來聽看看,推力更足聲音會更好喔!!這一個多星期來小弟也每天都沈浸於Marantz那細膩的音樂裡,每天下班洗個澡然後就期待趕緊進書房打開這套Marantz來聽個小品或爵士再泡杯咖啡享受B&W搭Marantz的細膩甜美音色......讚不過小弟也有點意外,馬蘭士搭B&W與ELAC所呈現的風格聲底雖不同但都有著不能抗拒的磁性......好棒
小弟之前就有試過用Bi-amp的功能去推喇叭,但是感覺還是用單線去推,聲音聽的比較習慣些吧,另外的是我有試過去用pre-out去接谷津的U1,很奇怪聲音並沒有出來,還在研究中....感覺是main amp 設定成zone2時,後環繞就會變成zone2的2聲道喇叭,必需設成Bi-AMP的模式,pre-out的zone2才會輸出,但是我還是只想用單線去推,這樣的模式可以嗎?不好意思,之前沒玩過pre-out的功能,問題比較多些...
Bi-AMP的推法是由擴大機做分音後在輸出去喇叭的高音、中低音單體,但如果以傳統接法是由擴大機送訊號給喇叭再由喇叭的分音電路去決定如何分配訊號給高音、中低音單體,這兩種一定多少會影響同一對喇叭的聲音走向,可以玩看看...我也覺得單線去接好聽,小弟比較過如果又得需要把劇院的高動態推到位不軟腳那小弟會覺得Bi-AMP會比較好.另外你可能有些誤會囉!!另外一部綜擴的MAIN IN是接到6008的PreOut區域而非ZONE2喔!!紅色爲PreOut專用端子 黃色爲ZONE2 RCA輸出,而你說的那種設法是將AMP設定成5.1+ ZONE2時可以把後環繞拿去推ZONE2.....注意此時"你的ZONE2 同時間有兩種輸出一個是ZONE2(RCA)一個是後級喇叭端子,這樣子的設定是為了讓ZONE2不想在增加一部擴大機就可以直推被動是喇叭!!
如果你要使用ZONE2(RCA)將前級訊號送往U1去,那你的AMP SETUP怎麼設(9.2&5.2)完全不會有影響,也就是說當你AMP設成MAIN + ZONE2時:MAIN爲5.2聲道後環繞爲ZONE2(可獨立調整音量)BiAMP時 :MAIN爲5.2(主聲道推高音)(後環繞推中低音)而ZONE2就只能從ZONE2端子輸出要使用ZONE2時記得面板上有個ZONE2 ON/OFF打開,要調整音量記得先按一下ZONE2 SOURCE在調整音量選扭這樣你的ZONE2 RCA才會輸出前級音量出去
了解,假日再來試試,另外想請教的是重低音的分頻點通常設多少會比較適合?我的重低音是YAMAHA YST-SW315,測試後的結果,是系統自動訂義為120 HZ,感覺聽音樂時,重低音好像不大會做動,但是我之前接到谷津U1時,重低音幾乎都會做動,不知是否設定多少的分頻點會比較適合呢? 謝謝您的經驗分享...
這裡有一篇精研前輩調整重低音的訣竅你可以試試看http://www.hd.club.tw/thread-40728-1-1.html依我自己來說我的喇叭是B&W DM601S3 中置B&WHTM62 環繞B&W DM600S3 主動式重低音威力登DEQ-8R因為本人的喇叭都是書架型的系統所以在Audyssey測定完後會把喇叭設為Small分頻點爲40,重低音的分頻點設在100,而小弟會手動把喇叭改為Large 分頻點不動 其實這樣以一般音樂聆聽來說低音的感覺已經夠Q也夠凝聚了,而重低音的部分本人會手動將100上修至120左右讓劇院觀賞時可以讓重低音在120hz左右開始工作替主喇叭增加一些量感,不過小弟也還在調整讓重低音的工作可以跟主喇叭銜接的更完美一些,只是前輩有說過...重低音的調整不是只有擴大機與重低音而已還要看擺位與空間,是整套系統最花心思的器材其實聽音樂時我不太喜歡開重低音,一來是小弟喜歡聽一對喇叭的原始特性那原汁原味的感覺,二來我覺得重低音一直是加味的器材,我本人所聽的音樂本來就屬小品即輕音樂為主所以重低音就比較不吃重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