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數位流 好聲的黃金方程式 (附接線圖)



週末輕鬆一下

黃金方程式 對兩聲道音質大幅提升,

不僅音樂 任何餵給它的訊號 都走
DSP-codec,upsampling,Room correction/DAC/HDAMs -> Stereo Pre-amp 相同路徑
現場吵雜,擊球聲,講評 ...... 呈現出 Hi-end 的音質



Hi-end 音質下, Delpo 還是輸球

畢節望族後裔
前輩您好,

可否依您經驗, 指點一下"AVR環擴" 和 "兩聲道系統 的實際駁接方式?

朋友的音響系統如下

A. AVR= Yamaha RX-V775 (具有 Pre-OUT功能) 新購器材
B. 兩聲道前級擴大機 為 Rotel RC-1070
C. 兩聲道後級擴大機 為 Rotel RB-1080
D. 喇叭為 Sonus Faber Concerto Domus (4歐姆阻抗)

他想要保留兩聲道系統, 但想要在前面串接 [AVR環擴] 以處理其他 HDMI的訊號及數位流訊號
並擴充成 5.1CH系統

問1: 請問如何串接[AVR綜擴]及[兩聲道系統]? 兩聲道前級需要串接嗎? 如何接聲音較好?

方案一: 訊源-> (A)RX-V775 -> PreOUT接口 -> (C)Rotel 後級 ->(D)喇叭
方案二: 訊源-> (A)RX-V775 -> PreOUT接口 -> (B)Rotel前級 -> (C)Rotel 後級 ->(D)喇叭

問2: 如果建議為方案二, 請問Rotel前級的音量要如何設定, 再進行 AVR 的音場調整?

謝謝

cytsai wrote:
問2: 如果建議為方案二, 請問Rotel前級的音量要如何設定, 再進行 AVR 的音場調整?




午安
哪家的音控層次高 ? 用那一家.
音控是兩聲道前級 極重要 & 考究的元件,不太可能輸平價 AVR RX-V775

和一般作法不同, 宅爸並不用環擴可能多達 11.2 的 Pre-out
AVR 會有一對類比音訊輸出端子 Analog audio out, 音量增益不作用,干擾線路更少
從此端接 兩聲道前級全權處理 類比放大 & 音量增益
聽兩聲道串流,Densen B-275 全權音控, AVR(or 環繞前級)音量不會作用.

聽 5.1 以上 數位音樂串流 如 DTS-ES,才用 pre-out 直入後級, bypass B-275
此時 AVR 音控.

畢節望族後裔


XT32 or AVR 大廠各家的軟件 MCACC,YPAO,ARC 等

對環境反射音,駐波 幫助不小
每當宅爸聽女毒時, XT32 讓環境背景(反射音)黑掉
Room correction On/Off 間
歌手的齒音,口水,換氣,微喘 清澈見底 vs 夾雜反射音

宅爸空間因無背牆,特有的低頻凹陷 也靠 XT32 修正 (大空間較少駐波,可是會有凹陷)



黃金方程式啟用後,
AVR 原本專為音樂設計的 Pure Direct mode 明顯被比下去.
Under Pure Direct,Marantz 機種會自動關閉面板顯示幕,Room correcton...等電路

比較過後,宅爸是 DRC 派的
Room treatment alone is never enough

高階兩聲道前級,提升音質功不可歿,但沒法處理環噪
一個消滅訊噪,一個處理環噪 ........ 兩者相輔 成就數位流好聲.

畢節望族後裔


常聽高階玩家說 "空間處理是好聲最重要的基礎"

宅爸黃金方程式陶醉了幾週, 120% 同意 空間處理 No.1 的認知

Why ?
1)高階器材的賣點之一 就是它們對微弱訊號 保鮮 & 再生的能力 (Know-How & Cost)
普通器材 這些弱訊號要不衰竭到不聞, 要不被噪訊遮敝 聽不出來

常見形容詞 : 高密度,細節極豐富,樂器的形體感,宛如置身現場 .....

2)什麼是微弱訊號 ?
錄制時 音符以外的 現場各種反射音,衰減音 or 錄音瑕疵 => 現場的聲波
花大錢買高階器材 就是要聽到音符以外的 "現場空氣"

回到主題
大戶人家 : 大面積的光滑石牆,客廳幾十坪的進口大理石地板,6m 以上的落地景觀玻璃,五金配件
再放一套幾百萬的音響, 面子十足
上述微弱訊號被 過度反射音遮敝 變成 客廳的聲音
過度吸音的裝璜, 吸音棉,數不清的木作,木地板,地毯 也有相同問題.

OS : 如果要聽自家客廳的聲音 ...... 應該不用花到百萬元


高階器材有能力保鮮的 "母帶空氣" 被 Room mode 糟蹋殆盡
還不如買平價器材 聽音符就好了.

吃過海鮮嗎 ? 保鮮挺花錢的, 鬧區高級餐廳吃上等海鮮 要花粉多錢滴
OS : 所以也不要過度幻想 路邊攤的保鮮能力

參考高階播放機多自備迷你前級做好保鮮,不是 DAC 直接輸出傳到下家綜擴/環擴


為何不直接到漁港餐廳吃海鮮 ? 沒錯,去音樂廳(現場)聽音樂 粉經濟
畢節望族後裔


近日再擴充黃金方程式到 2.1 (2.2) (見圖)


宅爸澄清一點, 黃金方程式並非用 環擴的 Preout 接綜擴,形成兩次 "前級放大"
必須透過 AVR 的固定電平輸出 Analog Audio output
Thus
> Front/surround/center/surround back/SW...等 Preout 輸出不起作用
> VR 也不會作用

追加低音輔助單元 Subwoofer 須接綜擴 才有 2.1(2.2) 音效
因 SW 非 AVR Pre-out 輸出, Audyssey XT32 的 Room correction 不適用
或可加減用 ? 請樂迷自行嘗試

SW 有 DSP 者,可另行做空間頻響校正.
畢節望族後裔


能坐擁 2.2 的樂迷是幸福的

宅爸替黃金方程式 鋪最後一段路 => 2.2 架設心得
1)Pre-pro(AVR) 兩聲道模式下 room correction 無法輸出 (.1).2

2)主叭本身仍有空間頻響上不夠完美的地方 如 60~100 Hz 凹陷
so 附近不宜重覆放置低音輔助單元,會有相似的頻響,dip is still dip

3)另覓能互補的地方 安置低音輔助單元
所以說 2.2 的優點在此 ,單一顆必有 Room mode, 兩顆則可互補

4)互補處 60~100 Hz 相對平滑, 這裡放 Subwoofer

透過 SW 的 DSP 自行校正

5)X.over 設在 100~120 Hz
不是說 Paradigm S8 的低頻延伸不夠好,SW 要提早介入 ?
空間頻響為最高指導原則

6)SPL level,Phase 則參考 theater XT32 設定

集數位,類比 兩者精華 => 黃金般的聽感 令人無法起身了


OS : 宅爸有點運氣, 2011 才切入音響領域
搭上 Blu-Ray 影音數位科技躍進列車
Do the right thing right at the right time


Audyssey most update FAQ 2013_07

畢節望族後裔


Next question : 從黃金到鑽石 有多遙遠 ? 非常遠 !

歐美高階環擴 開始有新作 迎戰小日本,
其中 AV8801 是小日本的指標 audiowise
粉多燒友必問題, Pre-pro 聽兩聲道音質好不好 ?

宅爸心得
$3500 鎂 AV8801 音質就難以匹敵 $10800 鎂的 B-275 類比成本差太多了,有拼才怪 !

Hi-end Pre-pro under $10,000 鎂 (更貴的還有)
$9000 鎂 Anthem D2v
$8500 鎂 Classe SSP-800,
2 顆 64 bit DSP, 運算能力達 5600 MIPS
OS : 幾乎是 AV8801 的 五倍 !

先從親民一點的 Krell Foundation 看起
$6500 鎂的 Krell Foundation,
A happy user wrote
Overall, the bass was tighter, the highs sweeter and the soundstage was much more pronounced (in a very good way). Also, the speakers COMPLETELY disappeared sonically and it was literally impossible to pinpoint where the sound was coming from. Truly amazing!
(The best processor I have ever heard in my system was a Marantz 8801, which this unit destroys and I much prefer the 8801 over the Integra DHC 80.3).

他前一台愛將 AV8801 被 Krell 幹掉了 .......
但 AV8801 已是日系老大 temporarily
畢節望族後裔


港友剛辦了幾場盲聽會
測試機種 Classe SSP-800/Cary 12/Anthem d2V
不少人完全猜對 厲害 !

$8000 鎂以上的環繞前級 performance 明鮮拉出一段差距
$4500 鎂的 Cary 各方面相對小弱,因此殿底

各家調音方式 有所不同
Classe SSP-800 相當於 Pioneer 風格,犀利,高音亮,空間感好
Anthem d2V 則以精準,包圍感極優 著稱 .....低音量感適中,相對耐聽

但歐美機種 高成本,高性能之外 有若干共同罩門 :
1)Interface 太弱, 畫面老氣
2)擅做精品的這類小公司 付不起 Audyssey 昂貴的 license.
要靠自己.

日系 AVR 友善前衛的介面,網路音樂串流 等基本功 優於歐美機
想輕鬆聽串流音樂 日系 AVR 標配的 iOS 操作相當方便

參考黃金方程式 網路 + 數位(空校) + 類比 的概念
喜歡耐聽細膩的類比味 另以綜擴(前級)補強.

Try airplay this clip to justify your system
Percussion band
畢節望族後裔


無意間想起有兩對 店家甲 送的 銀跳線, 等級不詳,從未用過
Day 1 宅爸就換掉喇叭的原廠銅片,用 店家乙 送的銅跳線,聽到最近

銀跳線極細,直接鎖在端子上,低跳高

主叭 S8 v.3
前端仍是黃金方程式,器材組合 => more than good

微弱的高頻訊噪, 大音壓下,換曲時,人耳隱約可聞
與樂聲齊鳴時 容易誤判為空氣感 .....
短短的銀跳 Run-in 幾張專輯後,便可正常發揮.

心得 : 高頻並沒有變尖(亮),高音更乾淨,音樂換曲間背景黑到耳鳴
約同資深燒友們的心得,合宜的器材/喇叭前題下,銀跳是加分項目.

進一步歸納 銀跳 適用時機
前級專用迴路,大水塘....等 超低噪訊的前端 => 避免高頻訊噪一路放大,過於尖亮
喇叭是後級的 "奴隸", 後級可輕鬆駕馭喇叭,底聲非常紮實 => 高頻再優,也無法越位

畢節望族後裔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