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_ben wrote:牽專線最重要的是要將家裡其他電器與音響的迴路分開,再來才是線材與接地~~如果迴路沒分開的話,那用再好的線材還是一堆干擾與雜訊啊~~ 這才是音響拉專線真正的用意.只是不知何時變成線材愈粗愈好?rongbin wrote:房子正在整修,我也打算用5.5mm平方的線~應該很夠用了吧!! 5.5可以到30A,30A X 110V =3300W.你的擴大機沒這麼吃電吧.在台灣要找到 110V 30A以上 的插座也很困難.被吹捧的醫療級插座規格(聲音好壞見人見智,但咬合力真的沒話講,感覺比一般插座安全):品名: Hubbell IG8300規格: 125V 20A 橘紅色 獨立接地 (可使用最大線徑 5.5mm平方)所以我一直想不通,有NFB,插座這兩個瓶頸的存在,為什麼有人拉專線會拉到5.5mm以上?
我覺得就算沒牽專線, 換壁插、電源線也是有效果,可能效果沒牽專線好吧,我牽不了專線, 加減用隔變, 效果可能沒很好, 但換壁插聲音也是有改善 但似乎真的有些人是因為 外觀好看霸氣 價錢高一定好 在玩音響
但我覺得壁插攻頂大約三、四千, 入門幾百元, 若讓系統上有更好表現, 能聽出差別,比起器材(簡單可能只有訊源,綜擴兩台, 多則可以分離到好幾台)一樣從幾千元的入門機種到數十萬甚至百萬的級距來說,說不定壁插C/P還高囉 ^_^像我家兩孔的panasonic壁插, 換了ATL最入門的880CU, 已經讓我很有感了 不到一千元能有這樣升級感, 小弟覺得很值得.若我把其中一樣器材賣掉先虧一筆 要再升級更好 那個級距可能好幾萬 幾十萬囉 機器附贈的電源線沒意外都是小黑線, 換成網路上很多入門一兩千元的電源線也是就能聽出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