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square2000 wrote:
所以頂級音色,是看聽什麼,如果聽不出音場是寬廣,狂野,拘謹,保守...的地域性特色,或者是人聲的清脆,喉音,氣音,顫抖...,只要聽不出音樂的獨特情感,其實都不能算是頂級,因為沒有特色。
這點我認同
如果什麼樣的CD聽起來都是相同的音場
那會讓人難以忍受
所以看來叫朋友複製一台給我
至少不用一下就花那麼多錢
還只能買到平面的音樂
但喇叭方面就真的要花心思了
各位大大介紹的我會用心去比較
至於說價格多少只是給自己訂個上限以免敗家
如果說10萬能買到滿意的當然更好
只是想說在自己接受的價位中做最佳的評估
其實我朋友的材料並非是用頂級的
他強調的是依元件特性做搭配
譬如說功率晶體每顆的倍數都不一樣
要做配對及電路上的配合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強調原音重現
避免過多元件或過長之線路導致各音頻的衰減不一致
但要如何做我就不知道
我並非指他做的是頂級的音質
只是把我聽到的聲音盡可能表達出來
正如wingsquare2000大大所說的音場與音色的表現一樣罷了
因為自己是一個外行
所以想請較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到什麼
還有就是喇叭的搭配
音響是無底深淵
然後又很主觀
我想都是沒一個定論
只能在自己能承受的負擔下
追求最適合自己的
多謝大家的賜教
這條路還有很遠要走
誰急就得花冤枉錢
還是慢慢來好
570 wrote:
我的看法是這樣,
用料到了一定程度後的 擴大器的電學表現與喇叭的物理表現差不多就是這樣,
規格都破表了..
剩下的就是各家廠商如何催眠買家把這些高級產品去
又一次的階級定位.
資料庫建立後. 最受歡迎的就把它訂最高價, 依此類推,
把調音差異當成產品等級包裝. 最後再以外形來個 XX週年
像 B&W ,KEF , MBL 都有外型獨特的SPEAKER
這點我還蠻贊同的
以現在的科技要做到跟現無二
應該不是難事
但每一套音響如果都這麼做
那還真的蠻單調的
所以才產生各種不同的音響
然後對不同的音色做處理
才有其特色
這點就是很主觀的東西了
所以像我朋友強調的原音重現或許我會認同
可換了別人就會嫌說低音不夠渾厚或中音不夠溫潤或是高音太尖銳
不過撇開這主觀因素不談
一套好的音響對音場和基本的音色表現至少不能低於CD錄製的狀態
才能再談說如何對不同的音色做強調或處理
否則這等於失去靈魂般了
honorth wrote:
其實我朋友的材料並非是用頂級的
他強調的是依元件特性做搭配
譬如說功率晶體每顆的倍數都不一樣
要做配對及電路上的配合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強調原音重現
避免過多元件或過長之線路導致各音頻的衰減不一致
但要如何做我就不知道
這幾句應該可以推斷您對擴大機的構造跟元件不是很了解
配對總是廠商跟DIYER朗朗上口的詞
當然
配對好真的好
但是有些東西不只是單純配對的問題
另外
喇叭才是影響聲音走向最大的關鍵
(前提是擴大機不要亂搞奇怪的調音)
這些東西大家都會說是工具
音樂才是目的
既然是工具
那就該有基本的準確度才能應付不同類型的音樂/各種版本的錄音...等
難道你只聽人聲還是某種樂器演奏嗎?
有人只聽蔡阿姨唱歌
有人啥都聽
這兩種人對一套四平八穩的器材的評價你覺得會一樣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