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開箱] 新叭進駐 PMC TB2i Signature


喜米茲 wrote:
年初經由朋友幫我預約...(恕刪)


請問一下 這是傳輸式的喇叭嗎

還是一般反射孔式的

kuku2285 wrote:
請問一下 這是傳輸式...(恕刪)


搜尋一下標題就知道囉,PMC是傳輸式的大廠
這顆也是傳輸式的

一般認為傳輸式就是更複雜的反射式喇叭
也會有一些常見缺點,對功率需求大,低音會拖或是濁
上面說的都是"一般"...樓主這顆顯然"不太一般"...
至於是喇叭的功勞,系統或空間有處理好,就請樓主分享吧



記得我初次造訪南方時,試聽的搭配是Naim Uniti當訊源,文聲Overture當綜擴,喇叭是TB2i。
一聽就中毒了,印象尤深的是那透明純淨的音質和充滿氣勢的低頻,超出我對書架喇叭的預期。

後來機緣巧合下,朋友借我Naim CD5i-2測試,搭配文聲擴大機,取代當初的AMC CDP。
聲音在音場和中低頻的層次有長足進步,沒想到好訊源連帶會有推力增加的感受。
但是一來Naim超出我的預算,二來搭配文聲西裝,只要一支遙控器,也滿方便的,所以就沒入手了。

我覺得PMC i系列的音色有亮一點,高頻表現不錯,低頻的量感不缺,但速度感要有所要求,
或許有人喜歡拖一點尾韻,也未嘗不可,純粹個人喜好。

考慮到擴大機和訊源已經選定文聲西裝,在控制力方面無法強求,只好用線材略做修飾了。
Nordost訊號線的速度感飛快,低頻量感較少,重量感會差一點,但有收束之功。
Audioquest CV8喇叭線,聲音結棍扎實,背景極黑,在音響性好上一皮。

目前整體就呈解析、清亮、速度快,有考慮加點溫暖韻味,
或許電源線上Cardas Golden Reference不失為一個選項。

另外,南方黃Sir來裝機時,亦建議房門打開,對聲音有幫助。
所以音響系統擺書房,在聆聽時會打開隔壁臥室的房門。
南方音響的黃Sir確實知無不言,
涵養以及學識俱佳。
小弟於今年初選購書架型喇叭時,
曾走訪南方音響一趟;
雖然最後因小弟與內人所喜好之調性問題而沒挑選Admonitor Preference Plus,
不過,對於黃Sir的熱心印象深刻。

小弟曾在台北的越點音響試聽過PMC TB2i,
對於這組喇叭評價相當不錯。
以小弟之聽感認為:PMC是屬於溫和耐聽型之調性;
雖然高頻延伸不是特別突出,
但中低頻之表現相當優異,
人聲特別溫潤有感情。
不知,這樣的聽感是否與版主一致?
小弟之小姨子跟越點購入一套PCM Ob1i,
以之前借住台北時曾聽過一段時間。
對於PCM這廠牌的喇叭頗有好感。

小弟曾想過是否購買一對PMC TB2i,
放在高雄給小女聽音樂?
不過,考慮到個人財力問題,
也只能作罷。

恭喜網兄入手一對好喇叭!
http://www.southaudio.com.tw/Audio%20SAPB01.htm
南方服務的用心,可在細微處體驗,喇叭出貨前均會run個幾日。

這幾個月和TB2i相處以來,滿室音樂繞樑於耳,之前的換換症竟不藥而癒,的確安定不少。
而且發覺喇叭擴散性很好,也不必拘泥於皇帝位,隨地而坐更顯自在。

不管是播放人聲,或者是古典,深覺音質相當不錯,彷如珠滑玉潤般的質感,聲音自然耐聽。
而且味道並不厚重,適度的透明度和活生感,讓聲音躍然紙上般生動,極富感情。

很滿意沒有箱音的乾淨聲底,加上溫和不毛躁的個性。
很容易讓人沈醉在音樂當中。
真羨慕新開箱的這一台TB2i。我在音響店聽過小一號的DB1i,聽陳淑樺的夢醒時分,當時對它的低頻跟音場定位,非常的訝異跟喜歡,不過當時沒注意老闆是用哪些高端器材來伺候它。

這台TB2i應該表現更好吧,書架型的音場定位應該都比落地的好。
其實二十多年以前的日本"床頭"套裝音響的喇叭有多半


都是所謂傳輸式設計,只不過PMC是利用箱體的高度來走最大化迷宮


日系床頭音響是利用箱體深度空間來走個兩摺半迷宮,而PMC 竟取了一個傳輸線的名稱.......堅持至今,算好榜


樣。


只不過現在反射式的喇叭真的是代表歷年來省成本太直接了,開個洞加條管子真是太懶惰了



箱體內部本來就要轉折一下低音才會增幅的跑出來,就跟BOSE 的加農砲,


YAMAHA 早期的 YST 一樣.


恭喜開箱
刪~~~
感謝樓主的分享~
雖然尚無機會接觸到PMC喇叭
但從您的分享中,可以感覺到它是音樂性頗佳的喇叭...
感謝樓主的分享~
雖然尚無機會接觸到PMC喇叭
但從您的分享中,可以感覺到它是音樂性頗佳的喇叭...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