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似乎屬無損壓縮 有神人可幫忙確認嗎?我覺得有幾種可能:1.若錄音本身非多聲道 則多聲道必屬後製 可能輸二聲道現在有多少訊源是多聲道母帶?2.母帶即多聲道 則多支喇叭的擺位應該比二聲道更難吧?3.多聲道解碼模組是否比二聲道的好?
我想這回歸到一個基本的問題,就是多聲道的目的是什麼?古典音樂的演出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位置,所以多聲道的優勢並不能夠凸顯出來,或者乾脆說沒有必要,古典音樂錄音時就算採用多軌錄音,也都是在舞台上方與前方收音,主要針對的是聲源,而非整個現場環境就算錄音時採用多聲道的規格,頂多就是"稍微"重現錄音現場的整體音感,可是再加上播放系統的差異,我想應該做不到分辨出"台北國家音樂廳"和"柏林愛樂廳"的音場差異吧pcian wrote:藍光似乎屬無損壓縮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