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ung320 wrote:
讚 - "另外個人心...(恕刪)
這個我就要講一下了.我不是鼓勵買貴的線.
常看到新手被線材神話所迷惑,以為換條線就能飛天遁地.
但實際上器材還沒到位的話,先把錢花在器材上,效果會比換線好上幾十倍.
線材才是最後升級要考慮的目標.
第一次布線可以買有品牌的切線,怕買到仿冒品的話,就買整捆包裝.
這也是我推 MONSTER XPMS MKII 的原因,它有 20 feet, 30 feet, 50 feet不同長度的包裝.買來自己裸接不怕浪費.
在台北的永悅有30 feet包裝,不到1千元,網拍有更便宜的.
就算7.1的七條喇叭線都用上,負擔也不會太重.
線材是音響店最大的利潤,有品牌的喇叭,擴大機可以便宜賣;因為市場價格很透明.
線材只要包裝精美,別的地方查不到資訊;就能高價賣出,賺回喇叭少賺的錢.
新手怕被坑的話,辨別的方法是切線1公尺超過400元的,就可以不用考慮了.因為這價位可以買外國廠線,以後脫手也比切線容易.
上萬元的就一定要買廠線才會保值,千萬不要買到切線.
同樣是萬隆,切線的價格與廠線天差地別.
另外schung320兄說錯了,線是可以活40年沒錯,但沒有一個人會擁有它40年.
會玩高價線的人,只要手裡有錢,一定是一直換線,愈換愈貴,後來發現器材匹配不上,就又開始升級,落入惡性循環,直到銀兩不足才會罷手.
當他不玩換線時,就表示退燒了,這時一切就又反璞歸真,清空所有設備,當然也包括線材.
人的每個階段都有特別感興趣的事物,真的堅持到底的發燒友不多.
從大學時代一路走過來,身邊的發燒友已全消失,他們賺更多的錢,但興趣也轉移到更花錢的地方(小白球,名車,甚至豪宅等)
schung320 wrote:這一點我不認同,我覺得線材是音響界最黑的一塊,也是其中最模糊且商家容易惡搞的區域,例如有商家喜歡把器材的聲音缺陷怪到線材上來藉機勸敗。我承認線材有調音作用,但也是看器材而定,不是貴或純銀就一定適合我的系統,但商家就是喜歡欺騙買家外行的心態坑人。想想若我的器材有如汽車一般高貴,有完美的聲音是當然的,怎麼還需要高貴線材來確認它的價值呢?
其實音響器材內的線材是是最便宜的物品, 您說2萬的訊號線/喇叭線/電源線便宜還是貴? 20000/40=500, 每年只花你500元而已跟看場電影的價格差不多, 您說找得到比線材便宜的東西?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