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Logic A-35 II 感想_20110625增加幾張照片

事實上而言, 應該很少看到開箱文的總結是不好的,
大都是推坑文.

畢竟網路上有熱心的開箱文, 但也有不少是廣告文,
在無法正確分辨時, 當參考就好了
我有1台PIONEER A-307R 買蠻久了
因為買了環擴就封箱 之前也是想選AMC 306D
但個人喜好問題 還是選PIONEER A-307R(出力較大)
接JVC老喇叭 也不錯 聽了1年多
後來接過KEF IQ1/IQ3 也粉好 勝過JVC老叭
只是307R面板還真是有些老氣 個人是粉愛啦!!
等有地方放 再拿出來玩吧 我的是馬來西亞製造

以後2聲道會想買Marantz系列
PM5004+CD5004 OR PM-8004 SA-8004
(湊整組-縱擴+CDP)然後接KEF吧!!!(或去買AE ONE試試但好貴阿AE ONE!!)

網路上有人分享的影片(YOU TUBE 搜尋Pioneer A-307R)
可看到
Pioneer CS 5070; Pioneer A-307R; Jamo Sub 200

這...其實有點歷史的

當時真正令人驚豔的(也可說是評價兩極的)

其實是第一代

我個人覺得第一代的好聲 是誤打誤撞生出來的

因為後來推出的50、100就沒有那樣的效果了

這種新不如舊的案例在音響史上屢見不鮮

至於第二代不再驚豔是否有其他考量就不說了


其實以它的價位來說(用成本來說就不好聽了)

用料簡單是顯然的 所以「當初的」好聲令人驚豔也是合理的

但是要說成飛天遁地 那當然不可能

不過同樣的線路 還是有厲害的人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文聲老黃老闆曾改良過此機 可搜尋Audio Ambiance

音樂性絕對提昇 當然要說成飛天遁地 那還是不可能的


同樣價位後來我都推薦B-80、PM5004 A-15太小了

不過B-80偶有雜音 PM5004較穩定 可惜功率略小
pcian wrote:
這...其實有點歷史的

當時真正令人驚豔的(也可說是評價兩極的)

其實是第一代

我個人覺得第一代的好聲 是誤打誤撞生出來的...(恕刪)


我不認為一代會有什麼差異,就網路的照片看來,PCB、零件是一樣的,有實際差異的也只有電源改為可換、廻授電容不同。我這台機器是二、三十年前已賣過,只是換個面板、貼個Mark就再拿出來賣。

音色這東西沒個準,爭不完。我提它的硬體問題.....讓有意想入手的人可以思考一下。

keroro-2007 wrote:
我有1台PIONEE...(恕刪)


我有一台好像是A104、還是A106,最早是專科時學長的。後來前幾年在露天看到,好像是$1500左右,就買一台回來回味。

A307有聽過東南亞版的,差不多與A35相同時期的風格,好像還有遙控器。這次有去看5004,蠻喜歡它的外型,不過考慮到電視櫃的深度,最後才決定A35。

比較不解是這樣一台的東西怎會讓多個音響媒體會甘願一同炒作。
PM5004 好像是最優選擇

造型美 聲音佳 XD

果然還是買馬蘭士好.....

雖然我用雅馬哈

傳說中的勇者 wrote:
PM5004 好像是最優選擇

造型美 聲音佳 XD...(恕刪)


外型是真的不錯,但聲音佳.....我覺得就這價位該有的是有做到,想多一點,也沒有。不過,如果它可以做的淺一點,我會更有興趣.....明明就空空的,可以更小一些~~~

pcian wrote:
....不過同樣的線路 還是有厲害的人可以化腐朽為神奇...(恕刪)


這句通常是指Layout重拉、或是重新配置,就A35來說它的PCB本身太多設限,例如:訊號走線拉的太長、前級似乎沒有穩壓(目前只看網路上的照片、未去拆殼來track.....)。別說音色調整,光是它訊號路徑的走線那般安排,要能達一般廠機有的音質,我就蠻懷疑的。

我不是音響行家,只懂一些基本電子學。就這幾天看了些改A35的機器,不是下重本換高檔料、就是動變壓器、跳過高低音線路等等,這些做法只是改變並不一定能改善。就個人的看法:這種老舊Layout方式(應該是幾十年前手繪,廠商直接拿來再用,連重新layout也沒做),最簡單可以試著提高輸入阻抗,或許可以改善音質問題、與訊源搭配,但對音色應該是沒什麼幫助。
下雨天閒閒在家拆機器,已把圖補上.....這台音響雜誌、網路名氣很大的A-35 II是否見面不如聞名,就請網友們看圖自行判斷。

今天年會閒到去拆機,實在是想換掉那顆VR、與找出前級是否有做穩壓.....

A-35 II用的這顆VR看似與一般賤價機種沒兩樣,事實上它似乎更xxoo。一般電子材料行賣的雙連可變電阻約台幣30元上下,外觀似乎與這個很像,可參考照片左邊高低音VR。,梢比較就會發現這顆VR連簡單的遮蓋也沒。


這也是A-35 II相當狠的一個地方:找的到好一點點的VR來替換嗎?

1.ALPS藍殼之流想都不用想了,A-35 II此處的空間完全限制住了。
2.ALPS鐵殼、或台灣福華之流? 同1,想都不用想了。A-35 II的固定方式,有經驗的網友看一下VR與PCB的距離、加上前面那塊鐵板就可能曉得我在講什麼....

看來,若未來VR出問題,只得找原廠了.....
面板幾顆VR都很LOW.倒是真的.

廠商cost down之下.把VR也犧牲了.

個人覺得不划算.(VR真的很重要)
好聲需全方位平衡,亦是中庸之道, 不是失真越低越好,也不是瓦特數越大越好, 而是洽到好處。 那如何才是洽到好處!?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