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ario wrote:這是 Bi-Wire 沒錯吧Bi-Amp 是一台 Amp 推一個喇叭呀~~ 你說的應該是指綜擴的Bi-Amp,環擴也有Bi-Amp,是在5.1聲道時把環繞B(或用在 Zone 2)拿來當前置喇叭Bi-AMP使用
presario wrote:一台 Amp 推一個喇叭呀~...(恕刪) 一台 Amp 推一個喇叭-另外一台 Amp 推另外一個喇叭----mono mono也不是BIAMPBIAMP是第一台AMP推2個喇叭高音第二台AMP推2個喇叭低音
建議google「雙擴大機療法」觀念不錯,推薦BIAMP後晉階會玩分音器,就是喇叭上被動式分音器拆掉換主動式分音,就是自己調分頻點同時因為主動式分音有插電,不耗損AMP功率,所以分別推動高低音的AMP瓦數會較小不需要怪獸級AMP訊源--前級--主動式分音--高音AMP--高音--低音AMP--低音
雖然是舊文但2022年的現在,我才嘗試了這樣的接法一樣是綜擴的BI-AMP效果真的很顯著,很有趣的嘗試其實我個人是覺得的確算是BI-AMP,畢竟不是同一條線也不是跳線去處理而是實在的把不同聲道的輸出,用各自獨立的連接(雖然來源還是同一台AMP就是),供應給不同的喇叭聲道,本質上很BI-AMP吧(門外漢的理解角度....)
stevechang wrote:一樣是綜擴的BI-AMP 這個問題並不複雜:BI-AMP顧名思義是兩組立體功率擴大(不必拘泥“機“)單元BI-WIRE顧名思義是兩組左右聲道線連接多聲道環繞擴大機內建多組功率擴大,應該不是問題(須注意輸出功率可能不同,也可能附加效果,總之聲音表現才是重點);而綜合擴大機幾乎都是一組立體聲道(或兩組單聲道)功率擴大,鮮少看到有兩組立體聲道(或四組單聲道)功率擴大(不排除有特殊設計),但,是類綜擴經常可以看到機背有兩組立體聲道的喇叭端子,是給BI-WIRE使用,應避免比照環擴接兩組(含)以上喇叭。
Volf wrote:我前一陣子試聽Cambridge EVO 150就有此功能,蠻好奇只聽1W以下的小音量可以聽出差異嗎? 1W其實已經很大聲了, 一般喇叭效率85db, 長時間聽超過80db會傷害耳朵...我現在就是接bi-wire, 擴大機A/B組 共4x L/R個頭一起輸出 到喇叭高低音 4xL/R,如果你擴大機是大電流機種,聽感就是變大聲了...有如有一台推高音, 有一台推低音...因此相對上來說...高音細節變多...小音量也是...可是要是遇到推力不足的機種...就會烙賽...低頻糊糊的...小聲也一樣...(例如A類3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