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的早期產品故障率不低,這部機器算幸運吧,的確是很少使用...也許是這樣才存活至今...它的確會挑片~但是不是不讀,而是跳針,而且挑的很沒邏輯...大部分刮的花花的燒錄片它也照吃不誤,亂七八糟來源不明的片子也都吃,夜市盜版片也吃...但是有時一點刮痕也沒有的原版片卻會跳針....不過大部分會跳針的都是超長片的後面幾首,據當時在SONY任職的家人說因為那時候CD的規範還沒有很成熟,所以後來的才出的超長片機器不認得...不過一樣是老古灰的STUDER卻沒問題??真奇怪...
rolf_racing wrote:不過大部分會跳針的都是超長片的後面幾首,家人說因為那時候CD的規範還沒有很成熟,所以後來的才出的超長片機器不認得......(恕刪) 關於這一點你家人說的沒錯,和CD比對一下就知道跑那麼後面對有些機器真的很勉強,這一台是我的,世界第一台SONY D-50 workman cd打工2個月才買到,聽不到1個月就燒了
tommy1223 wrote:關於這一點你家人說的...(恕刪) 阿~這我也有一台~沒幾下就掛了~印象中在保固期內它一直處於不斷送修狀態....還有一台SONY錄音帶的餅乾機~耳機插孔還是走類似金手指的設計~線控不能分離,耳機葛屁就得連線控一起換掉....記得一條兩千多...
S' wrote:這台不就是漫畫"島耕作"系列,某一場景提到的嗎? XD原來長這樣阿。 哪一集?我想珍藏~~rorososo03 wrote:但是SONY早期的雷...(恕刪) 我很好奇SONY有哪些型號的雷射頭提供調教功能?很欠缺這方面的知識~這部老骨頭裡面也沒有找到調整焦距之類的功能,倒是有看過就CDM4以前的雷射頭有提供調整的功能
rolf_racing wrote:哪一集?我想珍藏~~...(恕刪) 雷射頭上的VR通常只提供雷射光功率調整,少數幾顆還會加上軌跡調教,焦距以及焦距增益值早期SONY與大部分的日機在CD驅動電路上都會設計幾個VR,大部分是FB(焦距平衡),FG(焦距增益),,TB(軌跡平衡),TG(軌跡增益),與PLL等等,而電路板上也一定能找到RF與TRACKIN的波形訊號輸出點,透過示波器監控,雷射光強度是否足夠,焦距是否對到,軌跡是否偏移....一目瞭然,就像打電玩一樣,數值都調到正確了,讀取自然就正常了!!這樣的設計一直到CD尾聲,MD與DVD剛出時就改成軟體控制了,電路板上類比式的VR調整已不復見,還是能調整!!但要透過維修手冊才能知道如何進入維修模式,如何以機器的按鈕調整數值改變設定...而且每一台幾乎都不一樣,非專門的維修商實在很難得到這一切的資訊
rorososo03 wrote:雷射頭上的VR通常只...(恕刪) 感謝大大無私的分享~看到您的回答,內心不住的想為您喝采~所以這部CD101有時挑片的問題或許可以透過調整改善,但想請教大大可有印像有那些機型可以這樣做?因為當初我的Wadia 860以及我拆過的幾部Wadia上面TEAC VRDS機購用的KSS151系列完全找不到任何可以調整的地方,最後只好忍痛報廢雷射頭,但是當初心裡總認為KSS15X系列看起來做工不錯,應不至於如此不堪...應該是我找不到調教的地方吧
rolf_racing wrote:我不玩High-En...(恕刪) 看完之後真是一整個感動~話說小弟我仍擁有一部19年歷史的Pioneer PD-4700 1bitDLC (高二買的MIJ)依然頭好壯壯還可讀取燒錄片哩 捨不得換掉~聆聽起來的味道...好淳厚啊 感謝分享 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