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全音域討論]兩三坪空間考慮2聲道系統

我也想來問問 JB3 跟SmartQ哪個好呀?各有什麼優缺點呀?
除了這兩個還有甚麼其他的選擇呢?(Smart2之前有人跟JB3比較過了,所以想問問SmartQ)

最後再問一個問題,這種喇吧我目前只知道是被動式,不過音質表現跟電腦喇吧比起來有什麼差呀?
像Bose Companion 3和5 ,還是像B&W MM-1(雖然還沒開始賣,不過先問),
不過我像知道被動式跟主動式的音質表現到底差在哪呀?是多了擴大機的選擇性?喇叭比較大一點?
這些電腦喇叭也都破萬,買MP5+JB3說不定還有得找...

小弟才疏學淺,還請各位大大幫忙解惑囉!
誰阿 wrote:
很謝謝各位先進參考資...(恕刪)


其實全音域合不合適你..這邊三言兩語也難以定奪決定..不過也還是要耳聽為憑才可以知道..

駐波問題..跟空間擺設有很大的關係..假若一個長方形房間..聆聽面大多數的人都會擺在寬面..
若擺在長面..即使小喇叭也很容易會造成駐波..首先從擺放調整成寬面是最不花錢且有效果的..
再者便是牆角..牆角的直角地帶..是最容易產生駐波的地方..多數人會想辦法製作一個羅馬柱..
來打散低頻..其材質..弧度所對應的低頻頻率範圍也有所不同..只是這必須要動到裝潢..而且也會有點花費..
小弟尚未處理..可以多請教有獨立音響室的玩家們..這方面經驗一定都會有所研究..

吸音棉只能吸中高頻..對於低頻是沒辦法處理的..吸音棉用處在於讓背景黑..線條層次分明..
若本身系統就是中低頻過量的話..吸音棉很容易讓聲音更糊..造成反效果..

小弟不清楚你的三音路喇叭的大小..但若依你的空間..喇叭能量太大..而若又沒空間也沒正確的打散能量..
就如同我早前說的..被聲音的反射掃死..時間短倒還好..長時間聆聽便會吵雜..不自然也不舒服..
空間對應喇叭..若真要換喇叭..小弟會建議你從書架喇叭..高不超過30公分..低音單體不超過5.25吋為基準..
喇叭能量的均衡..也是靠二顆喇叭跟四面牆的距離調整..這些都是學問..若是擺放得體..
不用很貴的喇叭..也很可以很輕鬆的聽音樂..
個人使用過 4" full range,缺低頻
8" fill range 缺高頻。
full range 無法帶感情的面面俱到,但對某些音樂的表現又恰如其份。
對DIY 族趨之若鶩。因為不用許多武功秘笈的分音器,就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

小尺寸的 full range 用在大編制的音樂上,並不合適。
但拿來聽小品不錯。
如果你習慣聽的是大編制,搖滾,...我想小尺寸的 full range 是不合適的。
但如果是藍調,....小品,搭配管機,那應該還不錯。
terry19840720 wrote:
要聽三吋全音域首先要有點心理準備..就是它不像二音路跟三音路喇叭頻寬那麼寬..
但是中頻的小品..可以幹掉很多多音路喇叭..小弟目前全音域跟二音路二者喇叭都有留..
有時一些動態大或樂器多的音樂..全音域聽起來會很怪..但有些歌卻能讓全音域好聽到噴水XD..
大提琴的感動..薩克斯風的延伸..人聲的飽滿等等..同價格下的全音域的確都比多音路到位很多..
若是二者選其一..小弟會比較喜歡全音域的聲音..先前沒多久才跟樓上吳董買了一對JB3..

其實要聽全音域..就不能去講效果了..而是種味道..建議你可以先試聽看看全音域的特色..
看你是否合適那種味道..不然其實全音域的聲音..先天缺點明顯到不行..不高不低就死一大堆聲音了..
小弟給全音域的評價是..它很適合入門者要享受部分中價位喇叭聲音的一種捷徑..
前提之下你不能以挑喇叭毛病的心態去看待它..而是去品嚐它的優點..這樣你可以聽到很多好聲..

小弟空間大約只有4坪..其實單體若稍大(5.25吋以上)低頻很容易爆倉..容易被聲音亂射掃死..
所以原PO的空間..可以選擇聲音質感性高一點的..效果性便是點到為止..利用三角擺設的聽直接音..

長3跟JB3的差異..長3聲音動態細節比較明顯..頻寬也比較大..聲音比較直接..
JB3就是比較重視人聲..比較柔軟..韻味也比較明顯..有音染但卻是討喜的音染..
簡單說就是長3比較像日系..JB3比較像歐美..這是個人感覺啦..觀念不同不要戰我..


你講的很棒阿!
的確如這位先進所示中高音部分擺在牆角處聲音相當不自然聽久反而覺得很吵雜.聆聽位置離喇叭大約一公尺內.而且小弟喇叭是HECO偏清亮型看來是可以加裝吸音棉試試關於吸音棉品牌和價位也可以討論看看好幾千元跟幾百元到底差在哪.
目前自己是用金字塔吸音棉..位子對了..真的有效..太多了..也會變糊..
製於品質差異..小弟就真的不是那麼金耳了..我真的聽不出來~"~..

至於你說的幾千元..好像很"高級"的吸音棉..小弟是沒見過..
Y拍上看到的幾千元..是量多面積大..而不是真的單價貴..
不知道你說的幾千元高級貨是哪種..
可能是因為量大關係小弟誤會了價格.另外低頻陷阱小弟裝上花崗石板後發現部分與地板木頭共振減少後的確就無那麼嚴重(轟聲)也有可能是書櫃放書關係減少了駐波.但高音的不耐聽頗明顯.主要想請問金字塔吸音棉適合擺放的方式位置面積等?
全音域有幾個重點

第一、單體
一般8吋算是主流
小於8吋的低頻欠缺,大於8吋的高頻不足
單體又以紙盆布邊較佳
因為好推動
磁鐵愈大顆控制力愈佳愈好
如果是古董單體一般是alnico(鋁、鎳、鈷),也有人說是天然磁鐵

第二、音箱
全音域搭配適合的音箱,目的是榨出更多的低頻
最簡單的是密閉式、低頻反射式
再來就是TQWT
再來就是背負載號角或折線式

也有一批人覺得用音箱榨出來的低頻不自然
所以改用帳版,帳版的優點是聲音十分乾淨
缺點是非常佔空間

第三、音樂的類型
樂器(包含人聲)的種類與數量愈少愈好
因為只用一顆單體要同時發出高、中、低頻,愈多樂器聲音會愈混亂
所以很多人拿來聽jazz,因為jazz有很多是小編制,並且很多solo
另外人聲絕對是全音域的強項
因為中頻往往也是全音域表現最好的部份

第四、為什麼聽全音域
全音域避開分音器,所以污染聲音的零件變少
同時喇叭單體的效率很高
因此只要很低瓦數的擴大機就能推得很好
這也是為何全音域喇叭的玩家幾乎都會嘗試用真空管擴大機的道理
這些小瓦數的玩家的名言是:如果聲音好聽1w就夠了,另外的99w是多餘的




我自己是全音域與真空管的玩家
這是自己的一點心得~~
Blue as Sky! http://tw.myblog.yahoo.com/kuen1972
花崗岩會有一定的抑震效果..正確的抑震..
是要把連自己都感覺不到的震動也抑止掉..
小弟也只擺了一層黑金石跟黑檀木角錐跟喇叭架..
至於要怎樣才是很完美的抑震..我也不知道..
一切依聽感為主..我不想搞的那麼痛苦..哈..

吸音棉小弟只能大概把知道且明顯的方法提供出來..
基本上頭一個要處理貼吸音棉就是第一反射點..
喇叭能量的第一反射點通常有4個點..左右上下..

左右:
左右點就是聆聽者與喇叭之間的左右側牆..這是也是最多人處理的..
假若你喇叭跟聆聽皇帝位距離相距3米..那在1.5米的左右側牆就是第一反射點..
也有人用鏡子反射看去抓點..但除非要十分精確..否則我覺得不用很痛苦的去抓明確點..
個人認為有處理這2塊之後很難聽會聽不出來..
上下:
上下點同理..天花板有些人會不處理..或者靠其他裝潢材質打散..
地板很多人會用地毯..我想也應該剩地毯能用了..美觀又有效果..

其他的點就自行研究了..畢竟小弟也不是聲學專家..因為每個房間的大小不同..
其實在房間裡的每個角落都會有效果..只是那個效果是不是正面的..是不是你想要的..
量多量少也要靠自己的聽感調整..這些並不是照本宣科就可以調的完美..
這是小弟一點點小經驗..不是很專業..但是對自己確實有用..

前幾天在蘋果區看過許多網兄們的電腦擺設..尤其是學生們..都是把喇叭放在電腦桌的螢幕兩邊..
而桌子是靠牆貼的方式..近距離方式在聽音樂..偏偏這些喇叭都不是電腦喇叭..還有點高級..
有9.1..S520..JB4..甚至還也Si..心中想說想說提供一下經驗..或許有些人知道了..
因為畢竟不是人人的空間都許可能擺喇叭架的..這時只要1塊吸音棉..不用多大..
只要不要小於你的螢幕..往你的正前方(就是螢幕後方)一塞..或者用螢幕跟牆面去夾它..
錢多的可以買3M的(來去不留痕跡)去貼..這點也是近距離聆聽相當有效的改善方式..

kuen1972 wrote:
全音域有幾個重點第一...(恕刪)


棒..我又上了一課了..尤其3.4.點..就是聽全音域的目的..
若小弟是以角度向內的擺位聆聽(落地試三音路)是否喇叭正後方牆也要裝設吸音棉?.左右離牆米數不對秤大約差0.8m.以對稱方式裝設吸音棉效果是否會有大小聲?可能3.4坪空間不容易聽出不對稱裝設吸音棉抑或真的要精準儀器測量(這也太累)?真的很多謝您的解說小弟完全獲益良多.還有是受幾百元吸音棉是否會有掉毛屑問題因視聽空間即為作息空間怕有弄髒問題.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