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教音響性與音樂性的不同

Giro育大 wrote:
小弟是個入門新手,最...(恕刪)



音樂性:最簡單的就好聽與否、有沒有感情、長時間聽音樂也順耳不感壓力
音響性:音場定位、形態聚焦的表現能力

「細節多,臨場感夠」是偏音響性述敘法

如憋腳表演者的唱片音響性可以很好
歌手、拌奏樂器定位聚焦清析,但演奏的音樂不堪入耳
音樂性就差了

宅爸也來參一腳

音樂性 : 音樂進入家門前 由音樂製作人主導
如何詮釋 演出者,作詞作曲 讓音樂 好聽,感動,引起共鳴 最好還能賣座
包括 知名度,嗓音本質,唱技,樂團功力,後製作功力, 製作人創造力
歌手(樂團)本身天賦 或 賣座電影配樂,主題曲 可以大大加分

單一天賦 => 不夠 !!!
試想你已是朋友間 KTV 歌王歌后,全校鋼琴,小提琴演奏第一名
更別說 你能寫的一手好譜, 誰要聽你的 solo, 聲音,技巧,詞曲能力 ?
要有懂音樂的製作人幫你才行, 把各種音樂元素串起來 變成音樂性.

經典女高音要配低沉的大提琴 or Bass , 男低音就配中高頻弦樂器
提升音樂性 才耐久聽

男低音, 女高音清唱 ? 會不耐久聽 或說歌藝佳但音樂性不夠好
節奏明快的樂曲,卻拿掉 bass .....音樂性立即滑落
一首樂曲 高頻該加小提琴 or 古箏 哪一種音樂性更好 ?
要找磁性嗓音 or 中音 來唱 ? 沒有標準滴

錄製加入堂音,聽來會像聖歌, 增強 Bass 讓人想聞樂起舞
近期的新人專輯,後製作 樂器,音效 常見豐富的變化 動見 "創造力"
來包裝競爭激烈的新人歌手圈

如何進入家門 ? 架上購買, 網拍, 友人借(送),Internet .....

音響性 : 進入家門後, 每個人的空間,器材 必然重新詮釋上文所說的音樂性
either Follow 製作人的原汁原味 or 自行加以變化
哪些因素影響最大 ? 空間第一,喇叭第二
其餘項目交由斂財神棍排序

通勤學子 mp3 + 耳機 or 神棍推薦可打趴下例的耳機
社會族HD(wav)+Harmon Kardon premium 選配,車廠找 studio 工作室專案規劃
居家音響室 小套房,客廳,獨立空間 & 各種訊源,器材搭配
音響性....... 可以天差地遠, 看你的預算

臨場感 ? 沒幾人的空間,器材 能媲美錄音室,演唱現場
於是神棍們跳出來,創造這個名詞
說他家的器材最有臨場感,忽略空間,足以打趴高價位器材
bla,bla,bla ....
畢節望族後裔

T-MAX 500 wrote:
所以有人能白話些的說...(恕刪)


提出音響性與音樂性這種看法的人
很可能只是模糊的概念
再加上聲音受到每個人心理層面影響,而感受不同

就個人粗淺的認知,以一般流行樂舉例
如果聽音樂受到感動,是因為背景樂器的呈現
或是因為向高低兩端延伸寬廣的
這樣就算音響性強

如果受到感動的是因為歌手情感技巧的表達
這樣就算音樂性強
大部分人都拿音響性用來形容器材

向高低兩端延伸寬廣的就是音響性強

而把音樂性用來形容演奏或錄音的詮釋

演奏或錄音令人動容的就是音樂性強


我倒認為無論音響性或音樂性都是用來描述器材本身的

向超高超低兩端延伸寬廣的就是音響性強沒錯

而音樂性強則像是僅高中低頻平衡迷人耐聽的器材


舉例來說 很多喇叭都做的到超高超低兩端延伸寬廣 音響性佳

但是roger 3/5a不高不低、中頻迷人耐聽卻讓人忘不了它

也許這就是音樂性佳了


不過音響性佳跟音樂性佳的器材不能同時存在嗎? 未必

只是要能同時存在 可能屬天價級器材

預算不夠多的 可能在這兩端就要有所取捨了
簡單的說

音響性是以硬體的角度去做評斷
比方録的好不好啦、細節啦、解析力啦、空間感等等,相對的也考驗音響!
有的專輯雖然是錄的多好多棒,但買回家過一次就沒再拿出來聽過,為啥?
錄的很好是沒錯,但就不是我喜歡聽的東西!

音樂性是以軟體的角度去做評斷
比方整張專輯是什麼曲風啦、好不好聽啦、是不是一聽就會很想買回家,很單純的只考驗聽的人本身對音樂的接受度!
有的專輯雖然啥D都不是,不是XRCD不是SACD不是HDCD,只是普通的CD,但我就是覺得很好聽,會一直想拿出來聽!
ju5888 wrote:
提出音響性與音樂性這...(恕刪)


觀念大致認同

不過有點小小不同

我個人認為的音響性和音樂性如下

音樂性:音樂本身的節奏.編曲.演奏技巧.歌唱詮釋就是夠吸引人(無論有無人聲都可以有音樂性)

音響性:比較著重於樂器的音色.錄音的優劣.空間上"形體"的呈現

器材的優劣影響對於音響性有絕對的影響

不過音樂是聲音源頭..沒啥音響性的錄音搭再好的器材也是白搭

相對的音樂性就不是那麼挑剔了


我認為音響性和音樂性是有機會並存的

日常生活中 我們也會調整音樂性
小朋友練琴,彈的2266, 此時打開節奏器 立刻順耳多了
民謠吉他彈不出啥味道,改用電吉他來加料, 作更多聲音變化 提升音樂性
KTV 例子更多, 原 key 太高(太低)拉不上去 , 升降 key 來唱 讓音樂性變好

音樂制作人更是箇中高手,深知表演者優缺點,如何去弱補強,替音樂加分
音樂中甚至加入大自然音效

但莫札特這種神童 是可以把大自然的聲音轉換成音符,音樂 因此留名千古.

畢節望族後裔
音響性:偶爾上夜店看到眼睛快脫窗的比基尼爆X辣妹

音樂性:家裡結婚十幾年身材或有稍稍走樣的太上老婆

海璟工坊
civic333333 wrote:
音響性:偶爾上夜店看...(恕刪)


音響性:就「咚茲咚茲....」、「砰、砰、砰,砰砰....」

音樂性:絲帶高音,會聽到「斯~~~~」、「伊~~~~」的聲音....

哇賽~說法愈來愈多種~~~~

感覺很模糊~

有看沒有懂!哈哈~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