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

要說電源線,USB線,其他線都是騙錢的,那如果討論到網路線不就...Wireworld Starlight 8

這樓歡樂感之所以豐富是因為酸民太多跟著起哄。

EC不算厲害的品牌,我用過NEMO,聲音雖然不粗且功率也夠但是電流不夠大,在現今低阻抗喇叭當道的時代,市場佔有率下降也是剛好;Magico實力強且商業操作厲害,不到20年就有高知名度。很多行業都有類似例子,不足為奇。

以音響為例,大廠的產品,貴的一定比較強,沒有例外,消費者看大廠產品的CP值對本身會比較有幫助。例如siltech的線都不便宜,如果我的器材也就二三十萬台幣,那我絕對不買,因為買了也浪費。而千萬級系統就很值得去試,不是因為看起來才配,而是聲音的質感最終還是要靠線材。

這幾年我聽過的厲害喇叭大部分都是鋁合金箱體,跟不算有音箱的MBL,信不信?這些厲害的喇叭在整體系統的成本比例只佔25%最多35%。

舉個我聽過的例子分享,眾所周知ATC中頻的魅力歷久不衰,有一次完全顛覆我的認知。有位老闆用的是ATC100的主動式,我在他家聽的是很全面的聲音而且有甜蜜清亮的高頻。他用的前端是Burmester配siltech,而喇叭只佔他系統總成本不到20%。

前述都是親身體驗,正確與否我也不敢斷言。音響就是吃喝玩樂之類的消遣,沒辦法比賽也不必比賽,更不必為了自己的信仰去否定別人的實證心得。

上述有補充的、指正的都歡迎。
brandonhu

音響大器材到位後。 剩下的就是線材調味道

2024-02-25 12:31
dirtsa wrote:
其實看完這一串就知道...(恕刪)
保根毛

不就都你們老實教的鬼扯蛋
dirtsa wrote:
其實看完這一串就知道...(恕刪)

音響本來就是奢侈品, 一定等級以上基本上是十分錢一分貨。 多少預算做多少事,預算不夠就忍一忍,等有預算了再升級。  

低預算有低預算的玩法,都不想花錢,電腦插個小喇叭或聽手機也行,不需要酸葡萄別人的高價系統。
dirtsa wrote:
其實看完這一串就知道...(恕刪)


我覺得可先花點時間認識Dr. Floyd Toole提到的“Circle of Confusion”。

很感謝他們的研究團隊在電聲學領域有不少貢獻,網路上還有不少免費公開的文獻可以參考。🙂
今天特地去音響店實證網路線到底有沒有差異。

測試的音響系統整體實售價應該就幾十萬吧,一條是一般cate6、兩條音響用網線,其中一條無兩端接地、一條兩端有接。三條線輪流接在交換器與音樂伺服器中間,都用同一port。

三條線都能聽出差異,而一般cate6的聽感就是有聲音而已。

盲測這三條線毫無意義,因為差異太大,不聾的人一定聽得出來。

不信的自己也去試試吧!
139140F

SebastianT 老闆請看清楚後再來噴吧

2024-02-17 22:20
大維0840

可惜很會靠北曬衣架跟線材聽不出差別的老實教都聾的

2024-02-17 22:53
說得好像說數位線是腦補騙錢玩意的人
都是新手,沒用過高價器材,沒幾箱線亂搞過,分不清器材好壞之人
這貶低不同論調之人與自抬身價手法,從哪開始學的?

其實除了特徵聲音,細節的記憶是很短暫
當你屁股癢,喜歡聽某片段音樂拿小工具去改變時
建議換好後先別聽,出去抽根菸上廁所都可
再重新聆聽,仔細聽聽自己心裡理性的聲音再決定
李明益
樓主
「我因為是從事音響銷售..有此帖後,幾乎有人來選購音響,我就請她麻煩他來試試,網路線是否會造成聽感上的不同...要能檢測網路線數據差異的機器,那我還真沒有.」

聲音改變表示音頻資料改變
那這條網路線用在哪都這麼厲害囉,因該不只串流上的應用吧

別又跟我說雜訊抑制
數位線與發送接收端設備又不是紙糊的,這麼容易干擾
若是這樣,這器材可以填海了,EMC都過不了
李明益
李明益 樓主

我不再跟你說....

2024-02-17 18:17
大維0840

你的diy系統聽不出來,不代表別人的廠機系統聽不出來

2024-02-17 22:56
今天去實證時感冒還沒好,聽力狀況不佳,但是我仍然非常確定一般網線跟音響用網線聲音有明顯差異。

精準一點來表達吧,我認為並非是音響用網線讓聲音變好,而是音響用網線沒讓聲音變糟。

讀文者信不信我並不在乎,只是陳述經歷而已,我也不在乎被打臉,也許若干時間後我恍然大明白了。

懶得再多說了
就這樣吧
tt_koupe

.....叫我去聽有啥用?我聽了,我聽不出來,我還是不支持你的觀點阿? ....... 喔喔!終於了解!!! 聽不出來在這攪和啥咧? 自己就自爆了,根本不用黑你

2024-02-18 12:59
139140F

真的建議親身試試,真打我臉也是幫我糾錯。

2024-02-18 13:35
vicence wrote:
先說說你做什麼的工程師吧
連弦波載波解調變與類比數位轉換都搞不清楚
還能說什麼呢?

調變方式有 ASK, FSK, PSK, QAM, 多工協議有 TDMA, FDMA, CDMA, OFDM.
4G/5G 用 TDMA/ODFM 的 256/1024 QAM, WiFi 6/7 用 1024/4096 QAM.
我交大資工學士/清大資訊碩士, 在同一間公司待過 VGA, DT, Mobile, NB 等部門, 現已退休.
在做 數位電視(DTV)/ 3G 手機軟體開發時, K 過一陣子數位調變規格.

vicence wrote:
聲音改變表示音頻資料改變
那這條網路線用在哪都這麼厲害囉,因該不只串流上的應用吧

先搞懂網路 protocol 之間的差異: TCP/UDP/RSTP/RTP, 不要停留在只看線材的 IEEE 電氣特性規格.

頻繁 resend packet 的網路線, 容易造成封包 repack, modify time stamp 等動作, 形成類似 jitter 現象.重傳動作一多, buffer 機制就 crash 掉, 擺爛給你看. 動態範圍不大的音響聽不出這類差異, 但在高靈敏度的音響系統上, 普通人很容易就聽出來. 我在第 7 頁有做 protocol 的簡單介紹: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all=1&f=348&t=6904599&p=7

拿常見的 roon 系統來講, 它自有的 network protocol: RAAT (Roon Advanced Audio Transport) 其設計目的與本討論串有關的是:
Stable Streaming over Ethernet and WiFi networks. We take this for granted now, but it's easier-said-than-done, and a huge set of implementation choices are driven by this requirement.

Audio devices must own the audio clock. Many other protocols get this wrong, including AirPlay. It's not possible for two clocks to agree perfectly. Letting the DAC control the pace of streaming removes the need for a clock-drift-compensation mechanism that is bound to increase cost, decrease sound quality, or both.
因為論點不曾被推翻過

請容偶再次提醒以下兩點結論呀

所有所有的音響配件都沒什麼用啦~~

會存在的原因就是法律根本不會插手管屬於模糊地帶

跟有沒有用並不直接關聯喔

另一點是音響線材/墊材/架子/貼紙/架線器/電源器。。。巴拉巴拉一大堆

除了音響圈9成沒有人要用根本完全沒競爭力呢
tt_koupe

好一招的圍魏救趙

2024-02-18 13:01
davidcche

打字辛苦了~~請記得繼續給網站充值喔[笑到噴淚]

2024-02-18 16:59
  • 5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