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萬元DAC開箱

11moon wrote:
光隔離 是用光纖嗎 ...(恕刪)


你有用隔離器,就知道USB有無隔離的差異了,Amanero的combo 384的USB卡是沒有隔離的,上了隔離聲音會有明顯的提升。

至於你貼出來那款隔離器,我沒用過,也不知道裡面的設計;但一般這種迷你隔離器受限體積,結構大多很簡單,應該就是一顆晶片做磁隔離,效果肯定是不如光纖隔離。光纖隔離是物理上的完全隔離,USB訊號進到發射端,轉成光纖訊號送到接收端,再轉回USB訊號。光纖不導電,兩端之間沒有電氣連通,所有雜訊全被擋在發射端,只有轉成光纖的USB訊號過得去,以此得到近乎零雜訊,最乾淨的訊號。

但無論如何,電腦USB的雜訊嚴重,再怎麼初階的簡單隔離,都比沒隔離好。你既然已經有隔離器就先用,如果要再升級建議換成光纖隔離。隔離器隔一次就好了,不要重覆隔離,兩層隔離器重疊聲音不見得會比較好。
JW75 wrote:
你有用隔離器,就知道USB...(恕刪)


你說的那個晶片usb是普通款的不能用在音響
我這個是音響店專賣的 裡面有礦物石+一堆電容 +主機板+看不清楚 因為 不敢拆塑膠殼怕拆壞了 😆
之前用安卓電視盒播放 用這個沒甚麼感受
結果現在用電腦,也是前陣子拿出來試試看 效果還真的乾淨呀👍
11moon wrote:
你說的那個晶片usb...(恕刪)


你貼的那個silent power隔離器,我有上去看過了,先別提隔離器裡面放礦物石到底是要幹嘛,但就體積而言,ifi那個不過就隨身碟大小,裡面其實放不了完整的隔離架構。

以公認磁隔離效果最佳的intona產品為例,下列網址有intona的拆機圖,這架構顯然放不進silent power那個迷你的塑膠殼裡面。受限於體積,silent power那個隔離器的效果即使有,也很難優秀到那裡去。

https://tw.my-hiend.com/%E6%9C%80%E5%B0%88%E7%B2%BE%E6%9C%89%E6%95%88%E7%9A%84%E7%94%A2%E5%93%81-%E5%BE%B7%E5%9C%8Bintona-usb3-0-superspeed-isolator%E9%9A%94%E9%9B%A2%E5%99%A8/

我剛找到網路上有silent power那隻的拆機圖如下,數數上面的元件,這東西要賣2500,價格還真敢開。更扯的是PCB板上線路就這樣大喇喇從輸入直接連到輸出,連最基本的銅箔絕緣都沒做,這玩意兒反而比較像濾波器,不像隔離器。跟上面intona的拆機圖比起來,silent power應該要學一下別人真正的磁隔離是怎麼做。

https://www.wifimedia.eu/en/silentpower-idefender-max.html
JW75 wrote:
你貼的那個silent...(恕刪)



你說的那個淘寶的 我有去看一下 他是不是PC USBA>隔離器A USB >光纖>隔離器B USB 到DAC
用這樣子做隔離對嗎

阿不過我這個USB 隔離器 確實有淨化效果 沒有其他產品比較 目前 有裝沒裝 AB TEST感覺效果還真不賴

你說的INTONA 我看起來就是芯片用的高等級 可以3.0以上 所以一切還是堆料 ??
用料感覺也是 SOSO 可能是線路又很厲害吧
JW75 wrote:
你貼的那個silent...(恕刪)


另外老虎魚的USB隔離器 看起來不錯 但是他沒有光隔離 可以接時鐘
這種晶片都是用ADUM41XX USB2等級而已
我的是USB3等級的 不知道是哪一顆晶片 因為有銅箔 所以 無法拆開
最近有入老虎魚的USB隔離器 ,感覺差蠻多的,感覺較有空間感,3D感?還有接DAC線不要用太差.
BOZII wrote:
最近有入老虎魚的USB...(恕刪)


感謝提供使用心得 我也想要入手而已
看是要用2台的光隔離器 還是 老虎魚的 USB 隔離器

但是怕買回來 居然跟我這個USB 差不多就搞笑了....
JW75 wrote:
你貼的那個silent...(恕刪)


下面的這個說了光隔離的缺點 我也不知道效果 感覺好像很厲害...
但是都是ADUM 4166 4165 心片 所以其實5V是很夠用的 USB外若是用了這個芯片 也是很夠用的喔

USB隔離器

改天請朋友帶可以測試的儀器來測試看看應該可以知道 我這顆是不是唬爛的了...^^
11moon wrote:
你說的那個淘寶的 ...(恕刪)


silent power那隻的主要問題不是出在堆不堆料,而是架構本身就有毛病。

任何有用的USB隔離,不管是單台隔離器或是內建在DAC、DDC裡面,都一定要確保USB輸入端及輸出端的電氣間彼此絕緣,不會互相連通,以免雜訊從輸入端又跑到輸出端去。以INTONA的機器為例,他是上下兩片PCB板,但兩片PCB板中間都有一條黃色的帶子把USB的輸入跟輸出端隔開,那條黃色的帶子就是銅箔絕緣,只有聚酯板沒有任何銅箔可以導電,輸入端的雜訊不能跑到輸出端去污染,只有USB訊號能透過架在絕緣上的隔離晶片傳到輸出端。

但你在回來看silent power的圖片,PCB板上的線路是直接從USB輸入端連到輸出端,二者連通沒有任何絕緣或區隔,無論輸入端有多少雜訊進來,全都會隨著線路跑到輸出端,這樣是要怎麼隔離?PCB板背面少量元件頂多就只能濾波整個形讓讓訊號好看一點而已,但他根本沒「隔離」。

至於市面上的隔離器雖然所在多有,但INTONA號稱是德國黑科技,他不是單靠堆料就能堆出這樣的威名,你看他上面那塊PCB板用上了兩顆智霖的FPGA,輸出輸入各用一顆,這是不惜血本的做法,所有的黑科技到底程式怎麼寫的應該都藏在裡面,而且隔離晶片超大顆也是客製的,不是什麼路邊就能買到的TI或ADI通用晶片。他們家隔離器網路上評測很多,基本是用過都說好,唯一的缺點只有貴。如果大陸的隔離器,不管是什麼老虎魚或弦韻,價格壓在台幣3、5千以內的話可以買;賣到1萬的話我的建議是別想太多,直接買INTONA就好。
想到之前有拿兒子的DDC來玩
試了半天,有比同步的USB好
但是比非同步USB仍有段距離

結論:
有些訊源設備沒有非同步USB驅動
此時不用執著USB輸出,改接DDC+同軸或直接光纖還比較好

改善傳輸要從根本傳輸架構做起,如非同步
選擇適合的現有設備的傳輸方式,非常重要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